從去年6月開展招商引資至今,短短一年內,試驗區已婉拒20個不符合產業發展定位的項目,涉及投資30多億元。一邊是搖旗吶喊地招商引資,一邊卻是毫不猶豫地抬高准入門檻,這看似矛盾的做法卻顯示出了試驗區的「大智慧」,在提門准入門檻的同時,也增強了企業的投資信心,取舍之間,體現的正是科學發展的理念。
試驗區拒資的底氣從何而來?
首先,試驗區在規劃之初就確立了生態為要,環保為先的發展理念,堅持環保基礎設施先行,杜絕「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一切的產業決策和規劃都必須在這個前提下進行,并以制度的形式確定下來,給產業發展套上了生態為先的籠頭,有效杜絕了產業發展的短視和隨意性。
另一方面,試驗區在產業規劃的整體設計中,不是被動的承接、引進來集聚產業,而是順勢而為,將區位、政策、生態的相對優勢發揮到了極致,積極地參與和融入到珠三角新一輪的產業分工中去,以滿足東盟國家逐漸壯大的環保產業市場化需求和珠三角、粵港澳新一輪產業調整和梯度轉移的需要。如構建起試驗區股權交易中心,試驗區環境交易所等產業載體,搭建中國-東盟環保技術和產業合作交流示範基地、粵桂合作企業總部基地等發展平台。
試驗區也因此呈現出巨大市場前景,展示出了強大的產業集聚效應,吸引著眾多國內外知名企業的進駐。致力於利用風力、太陽能研發、制造發電系統的愛能森新能源公司,從洽談到落戶只用了不到兩個月時間。該集團董事張海濤就坦言,愛能森的生產基地之所以選擇落戶試驗區,就是看中了中國-東盟環保技術和產業合作交流示範基地這個面向東盟環保產業市場的平台。國光電器甚至把位於廣州的1100畝產業制造基地整體遷入。
產業發展「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的目標實際并不矛盾,關鍵在於轉變觀念和有效作為。粵桂合作試驗區的成功實踐,引人思考值得借鑒。李麗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