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是秋收的季節。俗話說「兩廣熟,天下足」,現在隨著黑龍江糧食商品量和調出量雙第一,完全可以說「龍江熟,天下足」。2008年以來,黑龍江全省糧食總產量以年均近100億斤的速度增加,先后跨越了700億、800億、900億、1000億、1100億和1200億6個百億斤台階,糧食總產量、新增量、商品量、調出量均居全國首位。今年黑龍江風調雨順,糧食產量更有望創新高。在豐收的季節走進黑龍江,不僅能分享豐收喜悅,同時更能感受到這里巨大的綠色商機。香港商報記者 孫晶波
生機:建設現代化農業產業體系
「中國人每10碗飯中,就有1碗來自黑龍江」,黑龍江省委書記王憲魁說,抓住國務院批覆黑龍江「兩大平原」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總體方案的歷史機遇,黑龍江正努力從產糧大省邁向農業強省。
國務院明確指出,黑龍江建設四區,即商品糧生產核心區、綠色有機食品樣板區、高效生態農業先行區、城鄉協調發展先導區。
黑龍江省科顧委主任陳永昌介紹,黑龍江省對扶持農業發展進行了重點部署。今年以來,黑龍江省正以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兩大平原」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上升為國家戰略為契機,采取新機制、新措施,千方百計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全面啟動建設全國「生態大糧倉」和「綠色大廚房」工程。省委、省政府提出黑龍江要率先建成全國現代化大農業示範、生產、供給基地。黑龍江一些全國產糧大市正向健康食品產業強市邁進。以黑龍江省農業第一大市--綏化市為例,綏化市糧食總產量占黑龍江省四分之一,商品量約占是全省三分之一。綏化市現代化大農業的裝備水平僅次於黑龍江農墾。綏化市農機合作社的建設推進了全市農業標準化生產,提升了現代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促進了糧食增產、農民增收。現代化大農機使農機技術和農藝技術實現高度融合,為實現農業節本增效、提質增效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農機合作社的建立還促進土地流轉,推進了土地規模經營,加快連片整地和連片種植。據統計,綏化市農機合作社連片整地作業面積已達80%以上,最大連片面積達1萬多畝,促使更多的農民從土地中解脫,加速了農村人口向城鎮轉移,加快城鎮化建設步伐。
近年來,先后有中糧、雙匯、康師傅等多個世界或全國500強的大企業入駐綏化投資辦廠。其中,2009年底,中糧集團與綏化市簽訂了30萬噸稻穀加工項目實現了地產水稻就地加工增值。今年,廣州恆大集團在經過認真的考察后,表達了在慶安縣投資開發食用油項目的願望。
國家發改委農村經濟司巡視員胡恆洋說,在「兩大平原」開展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是進一步挖掘黑龍江省糧食生產潜力,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的迫切需要,對全國具有重要的示範意義,對探索建立農業現代化與工業化、城鎮化協調發展道路具有重要的全局和戰略意義,對豐富國家綜合配套改革內容、優化改革規劃布局具有重大意義,走出一條具有黑龍江特色的現代農業道路。據了解,黑龍江省兩大平原綜合改革規劃期到2020年,內容包含完善農村金融組織體系、創新農村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構建新型農業保險體系等。按照計劃今明兩年黑龍江省涉及農業投資超過300億元。
商機:寒地黑土 引領朝陽產業
寒地黑土,國之瑰寶。寒地黑土在全球有三塊,其一分布在烏克蘭,其二分布在美國密西西比河流域,在中國主要分布在黑龍江和吉林兩省境內,北起黑龍江省的嫩江、克東縣,經海倫、綏化、哈爾濱等縣市,向南沿京哈鐵路斷續延伸至吉林省四平市的南部邊界。
黑龍江省省委副書記、省長陸昊在推介黑龍江省情的時候,多次提到寒地黑土。黑土是寒冷氣候條件下,地表植被經過長時間腐蝕形成腐殖質后演化而成的,每200-400年的寒來暑往才能積累1厘米的黑土層。寒地黑土是黑龍江的寶貴資源,更應該是健康食品的源頭和基地。黑龍江省綏化市地處中國寒地黑土最肥沃的地帶,這塊與黃金同樣珍貴的資源,在綠色浪潮席卷世界的今天,作為「土中之王」,其稀缺的資源價值愈加顯得彌足珍貴,國家已經授予綏化「寒地黑土特色農業物產之鄉」的稱譽。
也正是因為寒地黑土,綏化擁有中國奶牛之鄉、中國優質大豆之鄉、中國甜菇娘之鄉、中國東北民豬之鄉、中國亞麻之鄉、中國健康食品之鄉、中國油豆角之鄉、中國有機食品葵花之鄉、中國柴胡之鄉的眾多美譽,并形成了11個門類200多個知名產品。
截至目前,綏化市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已發展到600多個,示範帶發展到2000多公里。示範園區不但內容豐富實際,科技含量較高,已形成綏化的特色標準,而且建設形式也發生了質的變化。園區涵蓋了種植業、畜牧業、城市建設等多個方面內容,集現代農業展示、科技創新研發、技術推廣帶動、成果轉化示範、休閒旅游觀光於一身,增產增收示範效應明顯,發揮了示範引領全市現代化大農業建設的作用,達到了做給農民看、帶領農民干、全面輻射、全程示範的目的。科技園區已成為現代農業最有效、最直接的載體和平台,已成為企業家的舞台、科技人員的講台、領導決策的指揮台、農業休閒旅游的觀光台和干部農民的示範台。當地憑藉優勢大力開展招商引資上項目,深度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大幅提高農牧產品附加值。
先機:慶安大米 塔尖上的綠色物產
慶安縣三面環山,九河匯流,空氣清新,水質清澈,土質肥沃。優美的生態環境,豐富的自然資源,具有開發健康食品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2009年,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價格評估報告顯示:「慶安大米」以33.69億元的品牌價值,被評為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價值評估第14名,列全國大米品牌第二位。依據地理優勢,慶安縣搶抓先機,目前通過國家認證的A級健康食品作物面積已經發展到221萬畝,占耕地面積的90%,健康食品品牌有5大類31個,健康食品作物認證面積、品牌數量都位居全國縣級前列。
綏化市慶安縣縣委書記孫景山說:「『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帶領的寒地雜交水稻研究團隊已與慶安縣合作3年,寒地雜交水稻品種即將培育成功,我們出售水稻原種的夢想正在實現。目前,慶安縣正在集中精力打造『慶安大米』的品牌,『慶安大米』的品牌已經註冊了商標,并通過了國家質檢總局組織的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申請。」
據介紹,慶安人通過積極探索,總結出了多種節約資源、能源,實現農產品優質高產的生產技術和生產模式,有力地推動了綠色產業的發展。其中超早缽育、機械插秧等多種水稻栽培模式和節水控灌技術,不僅大大提高了水稻產量,還減少了對資源的消耗,降低了生產成本。同時,不斷擴大農家肥和生物菌肥使用量,堅決杜絕高殘留農藥進入農田。
為了保證健康食品大米質量,慶安縣建立健全農產品的質量監管體系和安全追溯體系,對縣內健康食品生產企業和農戶建立嚴格的生產、加工、銷售等項檔案,達到了基地有統一編號,有示意圖,有農戶姓名、資料,地塊面積清單和生產手冊;要求龍頭企業要有完善的原料收購、加工、倉儲、運輸、銷售等記錄,并有加工操作規程和質量管理手冊,進行微機管理;慶安縣還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健康食品檢測中心,負責對基地環境質量、原料質量和企業產品質量進行全程監控監督,做到不合格的環境不許生產,不合格原料企業不准收購,不合格的產品不能流入市場。 培育健康食品加工龍頭企業,通過企業把健康食品的品牌做大做強,同時通過企業連接基地,形成健康食品加工產業化。目前,慶安擁有國家級龍頭企業1家,省市級龍頭企業18家,年加工能力可達240萬噸,縣內水稻加工轉化率達到了100%。
在產業化龍頭企業的帶動下,慶安縣形成了一大批綠色知名品牌。「七河源」牌大米獲國家免檢產品,「慶鑫」牌大米被中國糧食行業協會授予「放心米」稱號,「雙潔」牌富硒米被北京十幾所高校確定為專供米,「源升河」牌、「慶泉」牌白酒分獲「黑龍江省著名商標」、「黑龍江名牌產品」,「源升河」牌大米白酒還遠銷韓國,慶安鎮的綠色蔬菜端上了俄羅斯居民的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