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激起千層浪。6年前,貴州省甕安縣因「6.28」群體性事件震驚中外,讓黔南州甕安縣成為熱議點。而今,甕安把產業布局和城市規劃完美融合,把民眾需求和城市功能完美結合,不僅縣域發展升檔提質,經濟走向也獨領風騷。
近日,記者再訪甕安,當地兩位主官--黔南州委常委、副州長、甕安縣委書記蔣映生,甕安縣長尹德俊道出「一圈兩翼」區域發展新格局和「工業強縣、城鎮帶縣、文化興縣、生態立縣」的發展思路,力爭讓甕安成為名符其實的引領黔中東北區域發展的中心城市。香港商報記者 許入介 黃慶松
大交通拓城 融入長江經濟帶
過去交通不便,發展受到局限,現在大交通將改變整個甕安的發展趨向。甕安正著力規劃建設貴陽-甕安、道真-甕安、甕安-馬場坪、江口-甕安四條高速公路和永溫(開陽)-甕安-福泉鐵路、烏江航運甕安港,構建「四高一鐵一港口」的立體交通大格局。今年已經打通了第一條高速公路,另外3條高速公路將在2015年左右開通,將使甕安融入貴陽一小時經濟圈,并為甕安進入長江經濟開發帶尋求發展提供有利條件。
作為連接川、渝、黔、湘、桂、鄂的交通樞紐,處於貴陽、遵義、黔南、黔東南、銅仁五個市州的交匯點的甕安,從區域功能及輻射作用對城市發展和產業布局進行了全新定位。依託中心節點城市的區位優勢,規劃引領,以生態、綠色發展的理念來保證城市宜居、宜業、宜游。
以「立足黔中、融入貴陽、連接成渝、面向珠三角」的戰略構想,甕安提出了「一個中心,三個基地」(建成黔中區域性中心城市,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黔中商貿物流基地、文化休镕旅游度假基地)的發展目標。目前,已啟動對現行《甕安縣縣城總體規劃》的修編,將縣城規劃區面積從9.12平方公里擴展到75平方公里,規劃構建「一城四區」發展格局。
促工業轉型升級興城
甕安牢固樹立「工業興,甕安興;工業強,甕安強」的理念,著力推進工業化建設。按照建成全國磷產業基地、西南特色制造業基地、貴州工業強縣、黔南州第一工業大縣的目標,甕安出台文件強力支持和促進開發區改革創新、做大做強。并以新型工業化和循環經濟要求,大力發展「四個一體化」產業。目前,貴州金正大、芭田、源翼礦業集團已獲省「四個一體化」重點項目認定,貴州文真鋁業納入省「四個一體化」重點調度項目。
與此同時,加快返鄉農民工創業園及中小企業孵化園建設,大力發展工業園區園中園,加快推進產業集聚發展,促進中小企業鋪天蓋地。積極承接珠三角的產業轉移,推動工業更好更快發展,規劃建設廣州產業園;大力支持發展農產品加工、特色食品,引導企業走「專、精、特、新」的路子。目前,全縣共有工業企業337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71家。
藉助把「支持黔南州建設甕安-福泉地區磷煤電一體化基地」列入國發2號文件的歷史機遇,依託強大政策支撐,搶抓工業,助力轉型升級。一方面,堅持依託資源謀發展,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優勢,引領加快發展精細磷煤化、鋁化工產業,優化工業結構,拉長產業鏈條,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另一方面,大力發展裝備制造和勞動密集型產業,以及為煤電磷、煤電鋁產業配套的加工、包裝等新型工業產業。重點扶持一批成長性好的科技創新型、專業配套型、勞動密集型和綜合服務型中小企業,發展區域性生產性基地和產業集群,提供優惠政策讓企業抱團進入,使小加工形成大產業。
同時搶抓園區發展,實施「區鎮合一、鎮園合一」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整合資源、理順體制,實現了區鎮、鎮園共同發展的良好態勢。於2011年規劃建設了甕安工業園區,已從30.04平方公里拓展到120餘平方公里,并成功獲批為省級經濟開發區。目前,甕安與福泉工業園區已被列為全省首批3個「511」千億示範產業園區之一。甕安工業園區引進了金正大、芭田等上市企業,園區已入駐項目87個,所實施的煤電磷、煤電鋁、煤電化「三個一體化」進入了省級「四個一體化」重點項目。
2013年,開發區實現生產總值94.49億元,占全縣生產總值的75.6%;實現工業增加值26.23億元,占全縣工業增加值的67.23%,成為工業強縣戰略的重要陣地和載體。
目前,甕安正突出把經濟開發區內的返鄉農民工創業園、廣州產業園、科教園和商貿物流園等建成具有極大吸引力的「園中園」,建成中小企業孵化基地和產業創新基地。力爭通過5-8年的建設,把開發區建成全省產業競爭力強、基礎設施齊全、服務功能完善、內外開放度高、生態環境優良的先進開發區和千億級產業園區、全國磷化工循環經濟示範基地,構建起以新型磷化工、特色輕工、裝備制造、高新技術產業和新興產業為重點的特色產業集群,培育形成一批產值100億元以上的大型企業集團,綜合經濟實力進入全省經濟開發區前列。
到2017年,實現工業總產值300億元以上,建成5億元企業10個、10億元企業5個、50億元企業2個,直接和帶動就業2萬人,聚集人口3萬人,開發區總產值占全縣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85%。到2020年,實現工業總產值800億元以上,建成5億元企業20個、10億元企業10個、50億元企業4個、100億元企業2個,就業人數達到6萬人,聚集人口達到10萬人,開發區總產值占全縣生產總值的比重提升到90%以上。
工旅互動 多元發展
甕安文化底蘊深厚,浸潤著豐富的紅色文化歷史記憶,且生態資源良好,有「千年古邑草塘」、「猴場會議會址」、「朱家山原始森林公園」、「甕安江界河風景名勝區」美譽,是「龍獅文化藝術之鄉」、「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中國辭賦之鄉」,「烏江文化」、「紅色文化」、「古邑文化」等多元文化在這里交融發展。
近年來,甕安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特別是文化旅游業,做到了工旅互動,完美融合。集「紅色文化」與「古邑文化」於一體的猴場鎮,在「小城鎮大戰略」的理念和思路下,以秀甲黔中的精品旅游勝為目標,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強度推進以草塘千年古邑區建設為龍頭的城鎮建設。
選址在猴場鎮的甕安猴場文化旅游產業園區,按照「合理布局、發揮優勢、突出特色、集約發展」的原則,結合文化旅游產業園區的發展方向、功能定位和旅游市場需求,以實現創新區的文化產業與旅游、特色農業與旅游、城鎮與旅游、旅游商品與旅游融合互動發展為重點,猴場文化旅游產業園區規劃為「一鎮、六區、十二景」的總體空間結構。
規劃面積19.40平方公里的文化產業園,主要景區有紅軍長征猴場會議會址、猴場古鎮、下司石林等,核心是開發以「猴場會議」為主題的紅色文化旅游產品,以猴場古鎮為重點的歷史文化產品;同時,利用猴場特色民俗文化、佛教文化、鄉村旅游、特色農業等資源,發揮良好的自然氣候環境優勢,開發相關特色文化旅游產品、休镕度假產品和鄉村旅游產品。
據悉,甕安力爭在2016-2020年,基本把甕安猴場文化旅游產業園區建設成為特色突出、風光優美、環境一流、設施配套、服務優良的國家文化旅游創新示範區和新型文化旅游目的地。規劃到2020年,旅游總收入達到18億元以上;接待游客將達到300萬人次以上。并將珠三角游客規劃納入4小時旅游經濟圈,廣西游客納入2小時旅游經濟圈,形成新的旅游變化及業態,加快發展第三產業,堅持以紅色文化為連線,以生態旅游為主題,以科考旅游為補充,突出紅色之旅、綠色甕安、黔中文化三大主題,著力打造紅色旅游、休镕旅游、生態旅游、文化旅游、科考旅游五大產品,唱響「千年古驛、紅色記憶、鄉愁回憶」的旅游品牌。
新合作模式聚民心
以民為本,讓利於民,是甕安和諧發展的理念。政府利導,依託園區,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和特色生態種養殖業,采取農產品公司+基地+農戶和發展農業協會、專業合作社等模式,以及在鄉鎮規劃建設產業園區,引導鄉鎮企業、農業產業集中發展,培育一批生產、加工、銷售為一體的龍頭企業和專業合作社,把分散的農產品集中起來,把零散的產業集中起來,解決甕安農產品的產銷矛盾,帶動甕安農業在更高水平實現產業化、規模化、效益化發展,讓百姓實際受益。目前,主打的茶葉、烤烟、養殖、精品水果、辣椒五大產業發展利好,下步還將計劃直供珠三角地區,促進百姓增收。
此外,甕安開發區返鄉農民工創業園被列入國家發改委「西部地區促進農民工創業試點工程」和貴州「省級中小企業孵化器」,為地方群眾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和政策待遇。
同時,在完善基礎設施、健全體制機制、強化優質化服務,為企業打造最好的發展環境的同時,確保企業「引得來、穩得住、能發展、做得大」。按照「環境留人、事業留人、服務留人、感情留人」的思路,留住本地勞動力,吸引更多人才到甕安發展。除常態的人才優惠政策及激勵機制外,還以項目為載體、產學研合作形式招才引智、產業為支撐集聚人才、需求為導向定向引才。每年將預算3000萬元大力實施萬名返鄉農民工創業帶富工程,3000萬元培訓專項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