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科學技術水平發展至今,讓農產品升值增效已經成為觸手可及的現實,一不缺技術,二不缺設備,三不缺資金,唯一缺乏的或許是農產品研發的想象力,即如何通過產品研發創意,把資源優勢轉化為項目優勢,讓市場資金看到項目潜力和巨大客觀的利益前景,從而把項目優勢轉變成產品優勢、市場優勢,最后成為造福生產者、消費者、提高經濟效益和生活品質的商品優勢。
吉林省立足於確保糧食安全和食品安全形勢出發,堅持「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原則,以保障農產品生產與消費安全,全面提升全省農產品品質安全水平;加快發展無公害農產品、健康食品和有機農產品,實施「健康米」、「放心肉」工程,創建全國食源性綠色農產品生產基地。省委、省政府支持各類農業主體實施「走出去」戰略,開拓國內外市場,打造吉林農產品品牌,擴大吉林省名優特農產品影響力,提高市場占有率。鼓勵和引導工商資本到農村投資發展適合企業化經營的現代種養業、儲藏保鮮加工業,向農業輸出現代生產要素和經營模式。
正因為如此,吉林農業現代化發展正如沐春風,農業和農產品成果共同奏響現代化交響曲,實現了農產品的價值倍增。香港商報記者 冀文嫺 李欣宇
農林牧漁特」「點亮農交會燄火
吉林省政府一直嚴把農產品品質安全關,吉林農特產品在第12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熠熠生輝,點亮了展會的耀眼燄火。
據了解,本屆農交會展出總面積6萬多平方米,有40個展團組團參展,包括33個省級展團(含台灣和新疆兵團)、國際展團以及農業信息化、獸醫用品及獸藥、茶葉、農業文化遺產、水產和農機6個專業展團。本屆農交會更加突出貿易洽談和產品銷售,更加注重農業消費轉型和農產品品質安全。
吉林省政府高度重視此次盛會,副省長隋忠誠率團參展。由400餘家企業組成的吉林省參展團,在展會上展示具有濃郁吉林特色的優質農產品10大類1000餘種,大力宣傳吉林農業傳統優勢產業、資源特色產業和戰略新興產業,展示展銷涵蓋農、林、牧、漁、特等行業的吉林特色優質名牌農產品。
走進吉林省展區,人參、林蛙、梅花鹿等吉林特色的農產品十分搶手,尤其是20餘家人參產品生產企業的近百種人參食品、藥品、保健品格外引人注目。
展區內,吉林大米、食用菌、亞麻籽油、肉用畜禽等產品的展台前,青島當地市民紛紛駐足,諮詢選購。來自松原的一家家禽養殖、屠宰、深加工企業,此次參展多種肉食畜禽產品。在展會開幕當天,十幾隻白條鵝就被搶購一空。
「近年來,我省進一步提升優勢農產品的綜合生產能力,增強農產品加工業整體實力和品質效益,全面提升吉林農業和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吉林省農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參展產品集中體現了近年來我省農業發展的成果。」
長白山工坊展台展出的亞麻籽油在此次展會上備受青睞,來自山西的采購商有意向采購2000-3000噸。「亞麻酸對保護心腦血管、降『三高』特別有效,日益受到國人的重視,這些年逐漸成為常用保健產品。」吉林省展區共設立26個精品展位,400餘家參展企業重點就糧食、園藝特產等吉林綠色特色優質名牌農產品10大類1000餘種進行了推介。
吉林綠色特色優質名牌農產品受到追捧,現場銷售火爆,呈現出展銷兩旺的態勢。吉林省展團貿易成交額達37億元,產品現場銷售額達1000餘萬元,并榮獲展會最佳組織獎和設計金獎,參展的大米、亞麻籽油等5個農產品獲得「農交會參展產品金獎」。
優質「粳稻貢米」京城飄香
今年年初,吉林省通過完善生產經營體系、整合大米品牌、加強宣傳推介等措施,使吉林大米在國內的市場覆蓋率不斷擴大,檔次和知名度不斷提高。吉林大米,走出了一條突圍崛起之路。
10月29日,北京。來自「中國粳稻貢米之鄉」吉林市的一場推介會吸引了北京市糧食流通領域的多家企業。當日,購銷雙方即簽訂了大米銷售意向性協議,并建立了穩定的產銷合作關系。這一協議的簽訂,意味著吉林大米正昂首挺進京城市場,而這,也僅僅是吉林大米向全國市場進軍的一個縮影。
如今,在國內很多一線城市的大型超級市場貨架上,有了吉林大米的身影;大城市的繁華街頭,出現了吉林大米的直銷店;全國各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餐桌上,飄起了吉林大米特有的香氣。
一畝稻花香十里,一家煮飯百家香。從當初的默默無聞到如今的脫穎而出,春華秋實之間,吉林大米畫出了一條品牌跨越式發展的精彩路線。
吉林省糧食局副局長張卿槐對記者說:「要打響吉林大米的名氣,就要靠品牌化發展,去除缺陷,將區位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今年年初,吉林省建立了大米品牌建設重點聯繫企業制度,通過總結和推廣松糧集團、東福米業、梅河米業等龍頭企業開展大米產業化經營的經驗,指導各地引入市場「倒逼機制」,鼓勵龍頭企業通過「企業+合作社+基地」方式,與農民結成利益共同體,建立優質水稻生產基地,開展水稻訂單生產。
據統計,2014年上半年,全省重點大米加工企業自有基地面積9.55萬公頃,同比增加15%。「市場牽龍頭、龍頭帶基地、基地連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格局已初步形成。
現如今,吉林省內大米米業公司,不約而同在產品包裝加上了地理標識的防偽標貼。對於地理標識的標簽,吉林省糧食局科技產業處處長張長城介紹,今年上半年,吉林省調整了大米品牌建設總體思路和工作目標,對吉林大米重新進行了市場定位,結合吉林省東部火山岩、西部弱堿土、中部黑土地特有地理環境,在現有14個大米地理標誌品牌中,重點打造3至5個基礎較好且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地域品牌。
以「綠色優質」征服上海灘
11月6日,由中國健康食品發展中心和上海市農委共同主辦的第15屆中國健康食品博覽會在上海農業展覽館隆重開幕。吉林農委組織省內22家企業赴滬參展,參展產品涵蓋了糧油、果蔬、飲品、畜禽、林特產品等8大類100多個品種。農業部總經濟師孫中華視察了吉林展團。
走進農展館吉林展區,火紅的裝飾背景、整齊的特裝展位使吉林展區在整個展館中十分搶眼。天景玉米、老懷德酒、金裕大米、佳樂寶玉米油、吉雲鹿業等知名品牌紛紛亮出自己的拳頭產品,藉助綠博會這個平台向全國各地的參展商推介吉林省綠色安全優質農產品,尋找合作夥伴,為產品爭得更廣泛的市場份額。
吉林省榆樹是國家級產糧大縣,此次參展主打金裕大米和藍河壩大米。綠博會開幕當日,湖北的采購商徐賜陽對榆樹大米十分感興趣。榆樹市委農辦主任宋曉峰表示,這次榆樹市把自有的綠色有機、品種優良、產品無污染的農產品進行了充分展示。今年特別篩選了藍河壩、金裕兩家有代表性的大米品牌參展,明年還準備把白酒再推介到展會上來。吉林省輝農粳稻科學技術開發有限公司是農業產業化省級重點龍頭企業,擁有多個自主知識產權的水稻品種。此次參展,他們帶來了一台家用型磨米機,將水稻倒入機中,經過三次脫皮,就能實現大米在家中現磨現吃,不僅完整地保留了大米的營養與味道,而且還有利於科學的貯藏。「我們不僅要生產優質的水稻,還要告訴大家怎樣吃到更新鮮的大米」,企業負責人如是說。
吉林省健康食品辦公室楊林主任表示,近年來,「三品一標」已經成為農產品生產消費的主導產品。吉林省是國家生態建設示範省和重要的商品糧基地,發展「三品一標」具有得天得厚的條件和優勢。經過20多年的發展,從單一產品開發到「三品一標」整體推進,實現了品質、速度、效益的協調發展。到2013年末,全省「三品一標」總量達到3115個,其中健康食品358個、有機食品314上、無公害農產品2429個、地理標誌農產品14個。環境監測面積達到4900萬畝,產量2900萬噸,產值870億元。
「機藝結合」邁進農業集成時代
「機藝結合」是一種綜合增產技術,集成應用了包括優良品種選擇和處理、測土配方施肥、免耕播種、壟間深松追肥、病蟲草害防治、機械化玉米收獲、高標準深松等在內的多項技術。
2014年,長春市共建立了100個示範點,其中包括9個重點監測點。在這9個重點監測點,農技人員均劃定了對比監測田,對土壤、生長、根系、產量等22個階段數據進行對比監測,用來歸納和總結「機藝結合」技術效果。
在長春市100個「機藝結合」示範點所在村,絕大多數農民對「機藝結合」技術青睞有加。究其原因,除了國家相關惠農補貼政策鼓勵外,更重要的是他們切實感受到了該項技術帶來的增產效果。
測土配方施肥、免耕播種、高標準深松……集多種增產技術於一身的「機藝結合」技術,在集成出1萬公頃高產田的同時,有力地推動長春市農業生產邁入「集成時代」。
「玉米『機藝結合』增產集成技術示範項目整合和規範了玉米機械化生產的相關技術,各項子技術在集成技術中的應用效果得到了充分體現,從示範田與對照田比較結果看,表現出諸多優點。」市農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說,采用「機藝結合」技術的地塊春季升溫快,適宜早播。
通過各監測點數據看,「機藝結合」示範田出苗率高、出苗齊。各地示範田株數基本在6-7.5萬左右,比對照田多1萬多株;土壤含水量高,蓄水抗旱效果明顯。「機藝結合」種植的玉米長勢快、株莖粗、根系發達,抗倒伏性更強。
「采用『機藝結合』技術種出來的玉米產量、費用等綜合效益高。」市農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說,示範田里的玉米普遍穗大,子粒均勻飽滿,成熟度高,每公頃增產效益在1000元以上。與此同時,農業生產費用支出明顯降低。免耕播種較其他播種方式每公頃可節約500元以上;機械收獲較人工收獲每公頃可節約600元以上。從整體上看,采用「機藝結合」技術,每公頃地節支增效在20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