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訊】記者張麗娟報道:中國經濟下行持續,央行近日降息更引發坊間對中國經濟形勢的擔憂。國務院智庫專家認為,若經濟增速下滑過快,必要時仍將采取刺激措施,但目前轉型期下,刺激目的只為托底,并不是重回高增長。一年一度的重頭戲——《財經》年會,如期在京舉行,出席年會的智庫專家紛紛把脈中國目前經濟形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世錦認為,按照經濟增速看,目前中國經濟下行壓力仍較大,形勢不太樂觀,但從增長質量角度,總體表現還不錯,就業壓力整體不大;財政、金融風險確有增加但未到不可收拾的程度,守住了全局性、系統性風險的底線;節能減排亦取得重要進展。過去經常詬病的以投資為主、工業為主,依靠外需的增長模式,正在發生實質性改變。
必要時仍需刺激
劉世錦同時提出,今后一兩年防控風險的問題,應放在更重要位置。「最近兩三年時間,在轉型完成以前,對防控風險必須要高度關注,即使其它指標難看一點,如果不出大危機,不出大風險,守住了底線,就是很大的成功。」他認為,目前經濟屬於由高速增長向中高速增長的過程還沒有完成,中高速增長的底還有一個探究過程,「我過去講過三個落地:基礎設施、出口和房地產。現在房地產開始落了,但還沒有落實。」對於刺激政策帶來的諸多猜測和分析,劉世錦表示,「刺激政策本身是一個中性詞,我們現在負面化了。如果增長下滑過快,該刺激還是要刺激。但在目前這個轉型期,刺激的目的是為了托底,不要讓它下滑的過快,而不是為了提高。」有種觀點認為中國還有8%甚至更高的增長潛力,主要是改革沒到位。言下之意,改革到位了還可以釋放很大的增長潛力,還可以回到高增長的時期,「我覺得這是認識上的問題,本身對改革不是非常理解」劉世錦強調,判斷目前時期改革對錯及效果的重要指標是,改革最終是要提高效率、提高生產率和促進創新。
建議下調增速底線目標
下月初即將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圍繞「新常態」下的宏觀經濟和深化改革,提出明年的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和宏觀政策基調。市場對增速目標下調的猜測日益增多,不少經濟學者和機構認為,7%-7.2%為合理增長區間。國家發改委副秘書長王一鳴亦認為,目前中國經濟結構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增長動力也在重塑。同時,也在消化過去高速增長時期積累的矛盾,包括壓產能、去杠桿、擠泡沫。在這個階段,對中國經濟增長速度不應預期值過高,可以把速度底線目標適度下調,給結構調整和改革更大空間。他相信,經過這一輪調整以后,經過3到5年,中國經濟質量一定會有根本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