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滬港通短期利港中介
2014年 11月 28日 01:21    香港商报
 

  建築師蔣匡文

  與朋友午膳,熱議城中話題,除了占中之外,便是滬港通。滬港通理論上是香港及上海部分上市的股票可以互相買賣,變成在香港可以投資上海股票市場,而上海股民也可以買香港股票,但每日每邊的成交額有一定限制,結果第一天香港買上海股未到結市已滿額,而上海股民買港股,卻只有很少成交。

  熟悉內地市場的「投資陸」有一番分析。其實市場內有不少人早已預測會有上述情況出現,因為現在國際上的游資,想投資發展神速的中國企業,但又受到外匯管制的限制,苦於不得其門而入。而過往多年,上海股市主要是消息市,不少股市被大鱷利用消息舞高弄低,使不少股民在內地股市上損手而歸,股民對投資內地股市都有戒心,所以現在內地的股價會比香港較低。

  現在政府正想利用滬港通,把國際上想投資內地的熱錢,不單只是投資到香港,還希望把資金投資到上海而轉入內地。這點與內地這幾年的全球戰略有關,但過去幾十年,內地是依靠包括香港及外國的投資,在內地建廠生產,利用中國工人的勤奮及較便宜的勞動力變成世界工廠。但過去幾年,內地要求廠家把部分利益分配給工人,加入最低工資、社保勞保等以保障工人的利益。理論上確保工人退休后,不會成為國家之重擔。

  雖然內地還有不少公司廠商以不守法來剝削工人的福利,一般外資公司不會也不敢犯法剝削工人。加上2008年金融風暴后,人民幣相比美金、歐元有所升值,所以與其他如印度、越南、泰國等工人相比,中國工人的工資并不低廉。因此近年直接投資入內地建廠生產的外國資金日漸減慢。

  中國似乎是希望利用股市把資金吸入中國企業,幫助它們擴張。所以阿里巴巴不到香港而跑到美國上市,也正好是把資金吸到中國的一個例子。

  據「投資陸」指出,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后,中國有智囊作出分析,中國人在股票投資等財技上往往不及有幾百年經驗的歐美財經人士,如果一下子全面開放市場,歐美資本便可以乘中國出現經濟低落時攻襲中國,搞亂金融繼而影響民生以至政權之穩定。但正因為人民幣未能全面國際化而使中國避過1998年及2008年的金融風暴,所以在可見將來,中國在未能掌握金融主導權之前,是會利用人民幣未能國際化作保護盾。

  而滬港通正好是在此條件下,中國可以有限制去吸入國際的資金,不單幫助中國企業擴張,還可以幫助中國GDP的繼續增長。在內地炒消息,民間放貸的收入,遠遠高於香港股市的升值及利息,所以香港股市短期內不太吸引上海及中國的股民。滬港通開,香港主要的得益是作為中介的收入。但朋友「投資陸」也指,世事常變,十年河東,十年河西,當外圍大環境有所轉變,可能有一天港股因為其穩健性,會成為內地股民的愛戴呢!

 
(來源: ) 編輯: 李曉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