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隨本報組織的「皖北十年發展看商機」采訪團一行走進皖北主要城市,走進工業園走進企業,一探皖北十年巨變發展路徑和新商機。
地處淮河之濱、依礦建市的淮南,素有「中州咽喉、江南屏障」之稱。淮南市境內資源豐富,得享「五彩淮南」之美譽,是中國能源之都、華東工業糧倉、安徽省重要的工業城市。而作為沿淮城市群的重要節點,淮南市亦是合肥經濟圈的成員之一,目前正進入深度融入合肥經濟圈的加速發展期。在「加快皖北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方略中,淮南市借力政策扶持,依託自身原有優勢,進一步加大產業結構優化力度,紮實推進新型工業化。自2004年「加快皖北地區經濟發展座談會」召開以來,淮南市在實現經濟社會較快發展方面取得顯著成績。香港商報記者 吳敏 李沫穎
依託傳統煤電 開創產業新格局
作為一座傳統重工業城市,淮南是國家重要的「煤電化」能源基地,被列為全國13個億噸級煤炭生產基地。資料表明,煤電工業在淮南市產業結構中占比達80%以上。過重的煤電工業占比不僅顯示出淮南工業經濟發展過度依賴煤電工業的困境,更對淮南經濟持續增長產生影響,增添市場風險。
有鑒於此,淮南市委、市政府確立「立足煤、延伸煤、不唯煤、超越煤」的「四煤」戰略,旨在面對新的發展機遇,不斷加快新型能源城市建設,加速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其中「立足煤、延伸煤」要求推動煤炭資源由燃料向原料調整,在發展煤電工業的同時,大力發展以潔净煤技術為支撐的新型煤化工產業。與此同時,淮南亦享受到來自國家、安徽省的多項政策指引及扶持。在國務院批准實施的《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規劃》、國家發改委《中原經濟區規劃(2012-2020年)》、國家《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安徽新型化工基地發展綱要(2013-2020)》政策及規劃中,淮南市在煤化工項目大型化、規模化發展方面得到了政策支持。淮南市處在資源型城市結構調整,實現科學發展、轉型發展、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節點,安徽省委、省政府對此做出了建設淮南新型煤化工基地的重大戰略決策。
據了解,淮南新型煤化工基地規劃重點發展的煤基石化產品、替代燃料產品、高端精細化工產品、基礎化工及下游產品四大產品板塊的66個產業項目,加之在此基礎上再延伸的產業鏈,可形成4000億元的生產規模。此外,另有與之配套服務的第三產業,由此一來基地將具有形成萬億產業規模的潜力。可以預見,淮南新型煤化工基地的巨大溢出帶動效應,將有力促進和帶動皖北地區工業經濟整體發展,對區域經濟的拉動作用巨大。有關數據顯示,該基地將是安徽省GDP由2萬億向3萬億跨越的增長極和重要引擎。
目前,淮南新型煤化工基地及相關基礎設施建設工作有序推進。記者了解到,基地按照94.98平方公里控制,分期實施,規劃至2030年,構建基礎設施功能齊全、公共服務完善的發展平台,形成完整的新型煤化工產業體系;并於2013-2020年主要依託於2010年獲安徽省政府批准籌建的省級開發區--淮南現代煤化工產業園。
據悉,基地在招商引資方面已取得良好進展。未來,基地亦將進一步宣傳、推介,針對重點企業明確招商引資路徑方案,開展定向、精準、專業招商,積極搭建招商平台,為基地帶來更有活力的發展前景。
探索新型工業化 推進產業升級
淮南市「不唯煤」的戰略部署,要求淮南工業產業發展積極推動以煤炭產業為主向非煤產業轉變,著力推動電子信息、新能源、生物醫藥等高新技術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等快速崛起。
工業園區則是淮南市發展非煤產業、實現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重要內容,其在淮南市經濟發展中的地位日益提升。也正因此,淮南市對市內園區的規劃建設及入園企業發展等,在園區管理、政策支持、投融資體系建設、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平台建設、招商引資機制建立與完善、人才引進等方面予以保障。記者在走訪多家淮南市工業、產業園區過程中,明顯感受到園區內各項工作有條不紊運行的良好態勢。
淮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重點發展電子信息產業、光電產業、生物醫藥產業等,其中不乏中移動數據中心、江淮雲產業平台、日芯光伏等一系列龍頭企業。位於淮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內的淮南江淮雲產業平台,是淮南市委、市政府大力推進的雲計算產業集聚平台,主要發展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衛星應用、互聯網金融等產業。平台運營模式堅持「政府引導、政策支持、社會參與、市場化運作、專業化管理、產業化發展」,在淮南市高新區形成「雲谷園」(即江淮雲平台、淮南智慧谷、數據應用產業園)聯動發展的電子信息數據產業集聚區,帶動引領區域經濟轉型發展。未來,平台亦將按照淮南市委、市政府要求,以邊建設邊招商為原則,依託已開工建設的中移動(安徽)數據中心,加速產業集聚。
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在招商引資方面實施引資引智并重戰略,目前正加快推進與中科院合肥院等離子所、大氣所及中國電科八所等重點科研院所的項目合作,同時亦有多個重點項目進入簽訂合作協議階段。
除此之外,作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於1988年建設的淮南經濟技術開發區已形成機械裝備、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醫藥化工、電子電器、服裝紡織、輕工食品等六大產業門類,并依勢轉型,以先進裝備制造、生物醫藥、輕工紡織等主導產業培育為重點,加大扶持力度。在加強經濟運行分析和調度、強化對企業幫扶的基礎上,經開區工業經濟增速明顯。
引進人才谷大學生創業
淮南江淮雲產業平台作為淮南市委、市政府近年來大力推進的雲計算產業集聚平台,主要發展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衛星應用、互聯網金融等產業。規劃顯示,五年內江淮雲信息產業集群將建成2萬平方米雲數據中心,10萬平方米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服務區,帶動5萬名大學生創業就業。由此,淮南市在資金、政策上進行多方面扶持,以吸引更多有創業激情的大學生入園發展,在幫助其順利實現從學習到經營的轉變的同時,推動淮南市創新型經濟的發展。
據了解,為充分發揮江淮雲產業平台在優化產業結構、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作用,同時鼓勵、支持大學生在平台就業創業,淮南市與安徽理工大學、淮南師範大學、淮南聯合大學、淮南職業技術學院、安徽工貿職業技術學院共同建立大學生創業聯動機制,每年從幾所高校中選出約50個創業項目入駐平台。同時,在費用補助、貸款貼息、創業補助等多方面為大學生入園就業創業減輕負擔。比如,對於畢業兩年以內的高校畢業生初始創辦科技型、現代服務型小微企業入駐平台的,自工商註冊登記之日起正常運營6個月以上、吸納3人以上的就業并按照規定繳納社會保險的,給予一次性創業扶持補助,個人自主創業的按5000元標準補助,合夥經營的根據合夥人數按每人2000元給予補助,合夥人經營補助金額合計最高不超過10000元。
淮南市在人才引進方面做出多項工作,不遺餘力為大學生在淮南就業創業提供便利條件。其中更有「萬人計劃」,擬在未來五年內面向全國普通高校(高職、高專),平均每年引進一萬名大學生在淮南就業創業,并給予生活補助、學費資助、助學貸款貼息,房租補貼,創業獎勵等5項優惠政策。
人才創新機制無疑符合目前淮南市建設新型工業化城市、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崛起的發展要求。可以預見,淮南市在人才引進方面所作的諸項努力,將有助於增加全市人才資源總量,提高人才資源質量,從而增強產業競爭力,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及產業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