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蚌埠 矢志崛起 領舞皖北
2014年 12月 01日 07:59    香港商报
 

    從一百年前津浦鐵路開通到如今的重要交通樞紐,開埠百年的蚌埠早已由當年的小漁村變成如今的魅力城市。作為安徽重要的工業基地,蚌埠主要經濟指標曾經在計劃經濟時期與合肥并駕齊驅,有「合老大、蚌老二」之稱。
    但從上世紀80年代后期,因工業經濟的滑落,蚌埠的發展一度落后於部分兄弟城市,老工業城市發展困局引起廣泛關注。事實上,作為安徽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地處沿淮,背靠皖北腹地,蚌埠的發展一直被寄予厚望,特別是在皖北崛起的大環境中,蚌埠一直被各界認為是擔負起帶動皖北崛起增長極重任的「不二城選」。在《安徽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中,蚌埠就被定位為皖北中心城市。
    皖北中心城市的定位要求觸發了蚌埠順勢崛起。「重振雄風、再創輝煌,重返全省第一方陣」的「蚌埠夢」成為當下激發蚌埠人前行的重要目標。香港商報記者 吳敏
    走出去戰略成效顯著
    蚌埠市最大「走出去」項目,安徽豐原集團與巴西NUTRIPLUS食品技術公司簽署的戰略合作項目,總投資12.1億美元。此外,蚌埠玻璃工業設計研究院以9490.5萬美元收購世界500強聖戈班集團旗下德國CNBMAVAN-CIS公司100%股權正式獲商務部批准,這是迄今為止該省第二大海外併購項目。
    周春雨介紹說,近年來,蚌埠市深入推進「走出去」戰略,取得顯著成效,有力地增強了蚌埠企業的國際競爭力,促進全市開放型經濟穩步健康發展;同時,蚌埠正在全力倡導「一站式服務」,實行「一站式審批、一表制收費、一條龍服務」,為客商提供便利的「請進來」服務。
    目前,全市在境外設立的企業和機構共計33家,對外投資總額累計達20億美元。其中,累計對外投資超5000萬美元的3家,超1000萬美元的7家。境外投資目的地遍及亞、歐、非、美四大洲14個國家和地區。
    周春雨說,今年圍繞壯大境外投資主體隊伍、提高「走出去」組織化程度、加大對「走出去」企業服務力度等,認真做好對外經貿合作工作,目前已將蚌埠中恆新材料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安徽鈺誠融資租賃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列入「走出去」孵化名單,通過多方努力,今年有望再度實現新突破。
    本土企業走向海外市場,海外的企業走進蚌埠。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蚌埠已累計批准境外投資企業476家,2013年底該市實有境外投資企業105家,從業人員22889人。現有企業分別來自港台地區及新加坡、日本、美國、加拿大、德國、意大利、法國、比利時等19個國家和地區。
    以重點項目建設促轉型升級
    蚌埠市委書記周春雨介紹,近年來,蚌埠堅持「項目是零,發展就是零」的理念,把加快重點項目建設和擴大投入作為轉型升級、跨越發展的主動力。全市固定資產投資由2010年的528.7億元增長到2013年的1060.8億元,累計完成投資2582.8億元,年均增長22.1%。
    蚌埠制定了實施「5116」工程加快重點產業發展的意見,著力培育壯大5大重點產業、實現千億元增加值、打造10戶百億元企業、落實6大推進措施。調整結構優化項目,聚焦現代大農業、傳統加工業、先進制造業、文化旅游業、高端服務業等關鍵領域,切實發揮重大項目的支撐帶動作用。
    其中,現代牧業(五河)項目是集農業、牧業、草業和旅游業於一體的綜合性項目,總投資24億元,擁有亞洲單體最大的4萬頭奶牛集中養殖牧場、全球最大的10萬畝紫花苜蓿種植基地、全球最完整的「牧草種植-奶牛養殖-牛奶加工」體系。該項目實現了農戶、企業和政府的三方共贏。
    在先進制造業方面,圍繞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和生物醫藥等主導產業,積極藉助央企合作、自主創新試驗區等戰略平台,不斷補鏈、強鏈。「十二五」以來,全市累計完成先進制造業投資810億元,全部建成后可新增產值1200億元以上。
    在產業培育上,全氧燃燒電子信息顯示玻璃、德豪潤達LED產業化基地、新威電子產業園、萬達廣場、義烏國際商貿城等不斷創造、刷新蚌埠速度,逐步成為產業發展龍頭。
    「突出招商重點,堅持招大引強,注重招商服務,強化招商管理。」蚌埠市長白金明說,蚌埠注重項目建設與擴大招商引資相結合。依託現有產業基礎,聚焦新型顯示、LED照明、生物醫藥等重點,大力開展產業鏈招商、以商招商,新引進了德豪潤達、中科電力裝備、新大地汽車、中賽科技、今上導電膜、漢景智能顯示系統等龍頭企業和重大項目。
    在現代服務業方面,著力推進業態上融合、布局上集聚、功能上綜合、定位上高端,重塑區域商貿重鎮。引進了全省唯一投資超百億元、工貿一體化的義烏國際商貿城,啟動實施小商品批發市場劃行歸市。成功引進實施了花鼓燈嘉年華、森禾現代花卉科技產業園、大明文化產業園、湖上升明月、星宇文化創意產業園等一批超10億元以上重點項目。同時,依託淮河黃金水道和交通區位優勢,著力實施大通關戰略,被列入鐵路貨運改革試點市,引進中遠、中海、普洛斯等國際化公司,推進實施了長淮衛臨港產業園等重大項目。
    招商比拼商務政務環境
    「一個地方的發展必須從實際出發,必須從其所處的階段性特徵出發,必須針對所處階段的主要矛盾,集中力量,重點突破,只有這樣才能打開局面,加快發展……」周春雨如是描述了一座現代化山水園林城市的現實路徑和未來藍圖。
    記者了解到,蚌埠對招商引資的企業、項目、產業同樣慎之又慎。在招商引資過程中,蚌埠市一直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重點引進和發展電子信息、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文化創意等戰略性新興產業。
    地方招商尤其要招到大企業和好企業落地是件不容易的事,現在政策已經不是最重要的因素,因為比拼政策沒有止境、不可持續,取而代之的是商務環境和政務環境之間的比拼和競爭。
    「你的產業配套是否齊全,產業工人是否成熟,城市環境是否適合人居,政府是否履行承諾,服務效率是否高效,這些問題往往會成為企業權衡的重點。」對於各地日趨激烈的招商大戰,周春雨頗有心得,「企業來投資,政府不要輕易去承諾,一旦承諾就要將承諾內容寫到合同里去,答應企業的事不僅要做到,而且要用合同去約束。」
    近年來,蚌埠堅持間接融資與直接融資并舉,盤活存量和優化增量并重,積極引導各類金融資源集聚集效,努力促進多渠道融資、多領域創新、多層次交流、多方面合作、多方位服務,不斷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和水平,實現了經濟金融良性互動、共生發展的良好局面。
    該市金融業支持引導力度持續加大,先后出台了金融機構支持地方經濟發展考核辦法等20多項金融支持政策和措施,2013年全社會融資規模突破1000億元,存、貸款增速均居全省第1,增量存貸比連續2年超過100%。
    據悉,全市力爭用2年時間完成10家企業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挂牌,形成新三板資本市場上的「蚌埠板塊」。
    形成「1+2+N」政策體系框架
    為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逐步減少財政對競爭領域的直接投入。日前,蚌埠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關於扶持產業發展政策的若干規定,同時對產業扶持政策進行重大調整,形成了「1+2+N」的政策體系框架。
    其中,「1」指《蚌埠市關於扶持產業發展政策的若干規定(試行)》,統一規範全市產業扶持政策資金投入和運作、管理方式。「2」指兩個管理辦法,對產業引導基金和「借轉補」資金操作方式進行統一規範。「N」指N項產業扶持政策,是一個可擴充的開放體系。
    蚌埠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張孝成介紹,過去,蚌埠市政策資金扶持產業發展存在「撒胡椒麵」現象,點多、面廣、分散,這也使得本就有限的資金投入不過是杯水車薪。今后蚌埠市扶持產業發展的各項措施均納入本政策體系,實行一個口子出政策。對投資量大、產業關聯度高的重大項目,可采取「一事一議」等辦法給予支持。
    新政策體系對政府資金的投入方式進行調整,除原有的事后獎補外,增加了基金、「借轉補」、財政金融產品三種投入方式。「調整后,循環使用的政策資金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多、越滾越大,真正實現扶持產業發展的目標。」
    「新政策體系的著力點從過去單純的直補企業向為企業創造外部環境轉變,在搭建服務平台、拓寬融資渠道、降低商務成本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蚌埠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王勇勇表示,這次政策調整,為集聚各類資源、實現招商引資開辟了一條新途徑,同時對放大財政資金效應,充分發揮政府職能具有重要推動作用。

 
(來源: 深圳新闻网) 編輯: 庄春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