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全球供應量四成的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上月決定不減產。為奪回市場份額,以沙特為首的OPEC主要產油國發出了打價格戰決不手軟的信號。嚴重依賴石油收入的俄羅斯將因此大受影響,未來12個月原油出口額可能減少45%,損失至少800億美元(約合6211億港元)。
產油國價格戰無緩和迹象
沙特石油部長近日提出,即使油價跌至每桶20美元也不減產。OPEC最大產油國沙特絲毫沒有透露價格戰會緩和的迹象。美國能源部下屬能源情報署(EIA)預計如果國際油價未來12個月持續在當前約每桶60美元的水平,俄出口原油的收入將減至950億美元,遠低於去年的1740億美元。不僅是原油出口,國際油價下跌還會導致煉油產品和俄羅斯國內原油銷售損失,后兩類收入去年合計1220億美元。
EIA數據顯示,俄33%的出口商品都是原油,石油與天然氣出口創收占去年俄出口總收入的68%。而當時國際基準油價布蘭特原油價格還高達每桶108美元。今年6月以來,油價跌幅超過40%,在上述沙特石油部長表態后前日油價又大跌3%,目前稍有回升,略高於每桶60美元。
上月底普京表示,上月OPEC會議不減產的決定對俄有利。OPEC公布決定后,國際油價下跌是正常反應。俄一開始對此就有清醒的認識和判斷。他認為,經過這個冬天到明年上半年國際油價將逐步穩定。上周的年度新聞發布會上,普京將國內經濟問題歸咎於「外部因素」。
俄可依賴中國購油防衰退
與此同時,有美國媒體認為,在油價暴跌可能使俄羅斯陷入衰退之時,普京總統至少可以依賴中國不斷購買其原油。彭博社近日報道指,根據北京的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隨着油價降至四年來最低點,俄上月對華出售原油創下紀錄,比去年同期增長65%,達到331萬噸。該網站稱,中國對俄石油需求的增加對於因美歐制裁和盧布大跌而受到嚴重削弱的俄經濟來說是很有利的。中國則得益於基準油價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最嚴重的暴跌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