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回應7萬億 非新增刺激冀引入社會資本
【香港商報訊】昨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就「投資項目核准制度改革的有關問題」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國家發改委投資司副司長羅國三就「加快300項基礎設施項目,大概總共會花7萬億元」傳聞作出回應,他說,并非通過新增的大量財政投入來強刺激,而是引導社會資本積極參與投資,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政策取向。同時強調,數據應該是外媒的估算,事實上,總投資根本無法統計,這也與之前4萬億有著本質區別。
官方主動回答熱點問題
在當天新聞發布會上,關於最后一個問題,道瓊斯金融通訊社記者提出關於7萬億基建投資是否算是刺激措施的問題,羅國三對此表示,「雖然和今天的發布會內容沒有直接相關,但是我還是願意回答這個問題。我注意到大家非常關心,最近這兩三天成為一個熱點問題。」
七大工程權威發布為準
2014年末,中國官方推出一系列的「工程包」,其中的項目主要集中在生態環保、農業水利、市政、交通、能源、信息、社會事業等領域,以突出調結構、補短板和增加公共品供給的效果。針對有外媒日前曾報道(詳見本報1月7日2版),中國政府批准了總投資超過10萬億元的400個項目,這些項目將從2014年底持續到2016年。今年開工項目預計約300個,投資超過7萬億元。對此,羅國三回應說:「國家重大工程開過幾次新聞發布會,七大工程的問題,要以正式、準確、權威的發布為準。七大工程目前推進的進展比較順利,而且每月都會召開一次中央項目的協調推進會。目前來看,很多項目已經開工建設,也有一些項目還在開展前期工作。」
政策引導社會資本參與
「投資組合拳就是推出七大工程包來解決投向問題。而且國家重大工程包也是滾動推進,除了七大工程包里面明確的2014年、2015年重點項目外,后續還需要繼續推進,這是以國家重大工程來明確重點投向的問題。」羅國三表示,通過創新投融資引導社會資本積極參與國家重大工程的建設,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政策導向,而不是政府要新增多少財政投入來刺激投資或者通過措施來協調經濟穩定。
「在中央政府投資并沒有怎麼增加總量情况下,通過內部調結構,減少一般性的投資,加強重點領域的投資,來引導和加強國家重大工程建設。什麼叫一般性的?比如一些小而散的補助專項可能需要縮減,縮減以后用於重點領域,這個重點領域包括重大工程。關鍵的是,不是新增的大量的財政投入來強刺激,而是引導社會資本積極參與投資,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政策取向。」羅國三補充道。
與之前4萬億相比無意義
發改委在回應「今年投資將超7萬億」提問時最后強調,是7萬億還是10萬億,是媒體自己推算的,而具體投資額目前很難計算。而且,羅國三表示,將目前投資額與之前的4萬億相比沒有意義,這也與之前4萬億有著本質區別。在發布會上,國家發改委投資司副司長羅國三表示,不知道這個數字怎麼算出來的,計算口徑是什麼,7萬億可能是媒體記者從相關部門公開信息推算的。
投資數字無法統計
羅國三認為,事實上,這個總投資數字根本無法統計,因為有的項目已經開工建設,還有的項目正在開展前期工作,建設任務要落實到具體項目還需要分解,不同地方,不同地形條件,建設成本不同,在沒有完全分解到具體項目的情况下,這個總投資是計算不出來的。羅國三強調,講總投資沒有意義,而且它跟2008年的4萬億沒有關系,甚至是說有本質上的差异。不管是7萬億還是10萬億,跟目前經濟體量相衡量,「算什麼呢」?
國家發改委秘書長李朴民在會上表示,分析投資發展和投資形勢,就要多分析投資的結構、投資的方向,還有就是投資本身的活力和投資的效益,多關心這方面的內容,恐怕更符合中國目前的實際。
年內完成項目核准改革
在昨日新聞發布會上,發改委有關負責人還透露,國務院已就「投資項目核准制度改革」做出部署,去年底已初步完成事項清理工作,今年將全面完成改革任務,有望大大增加中國經濟活力。
過去兩年,需報中央層面核准的投資項目減少了76%,但現行投資審批仍然存在前置審批過多、手續繁雜、效率低下,依附於前置審批的中介服務行為不規範、收費不合理等問題。發改委投資司副司長羅國三表示,這些問題已經成為制約企業投資的重要因素。
企業審批需時千日
國家發改委投資司副司長羅國三稱,前置審批,梳理發現,大概有30多項,涉及20個部門,還有一類,20來項前置手續,就是沒有法律法規甚至部門規章的規定,由核准機關自行要求企業提供的這些手續,辦理每一項20天,舉一個極端的例子來說,50乘以20就是1000天,這樣一定帶來效率低下的結果。
去年年底,有關部門先后下發通知,要求對銀行貸款承諾等18項等屬於企業經營自主權的事項,不再作為企業投資項目核准前置條件。今年6月底,政府核准和備案投資項目管理條例將上報國務院,實行新的網上併聯核准制度。羅國三強調,變串聯審批為併聯審批和網上辦理,是這次改革的核心目標。
羅國三表示,只保留規劃選址、用地預審(用海預審)兩項行政審批,對於少數重特大的項目,也會把環評審批作為前置審批,就是剛給大家介紹的30多項前置審批,今后就保留這兩項半。其他的經過清理確認以后該取消的堅決取消,該保留的還要保留,保留之后這些審批程序都要優化審批程序。
併聯審批網上辦理
按照改革方案,將建立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台,實現中央層面「橫向聯通」和全國範圍「縱向貫通」。通過這一平台,發改委與相關部門可實現信息共享,并實現覆蓋全國。
羅國三說,過去的企業投資項目核准是「串聯辦理」,即由一個部門辦完文件后再轉到下一個部門辦,而現在是「網上併聯」,即多個部門可同時辦理,能極大提高辦理效率并實現公開透明。
羅國三說,「併聯」以后,通過網絡連通和信息共享,多個部門可實現同時處理。
此外,「網上辦理」還體現公開透明,既能發布各種宏觀政策和發展規劃,引導企業投資,又能通過平台所設置的電子監察功能,全程跟踪投資項目審批情况,做到及時預警,嚴肅問責。
交通基建占半數投資
回顧發改委作為主管固定資產投資的部門在去年11月下旬、12月上旬分兩次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七大工程包的遴選及進展情况。發改委秘書長李朴民曾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七大工程包)對經濟社會發展具有全局性、基礎性、戰略性意義的重大工程,促進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梳理這兩次發改委召開的新聞發布會發現,清潔能源項目工程包、礦產資源工程包、交通工程包的項目數量分別為26個、37個、203個。如果彭博新聞社此前報道的七大工程包數量420個屬實,那麼交通工程包的數量占一半,交通工程包是各工程包的重中之重。地方層面上,河北和浙江兩省在去年年底召開的全省改革發展會議上都提到要推動七大工程包項目建設。其中浙江省發改委主任謝力群披露該省進入七大工程項目包的數量單體項目為26個。謝力群還表示,今年國家將擴大有效投資放到穩增長非常突出的位置,國家層面已經建立了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七大工程包)的推進機制。
鎖定中西部城際項目
國家發改委固定資產投資司副司長羅國三表示,鐵路、軌道交通項目屬於七大重點工程包中的交通領域工程,在2015年肯定會重點積極推進。專家分析,除中西部地區重要干線的項目外,短距離的城際鐵路項目將成建設重點。
「基礎設施的投入是為下一個增長點的發育奠定基礎,這是為了中期發展和培育新的增長點。」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劉元春表示,「另外很重要的短期意義,就是對很多產業有需求的拉動。」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研究員董燄接受采訪時分析,隨著絲綢之路經濟帶等國家區域戰略的推進,重大鐵路干線項目的重點逐漸明確指向中西部地區。不過,除了這種遠距離的大型干線項目之外,串聯城市之間的城際鐵路項目也將成為2015年鐵路項目投資重點,通過加大鐵路網絡密度凸顯城市群在產業、人口等方面的輻射帶動作用。
交通工程具重要意義
2014年四季度基礎設施投資步伐繼續加快。四季度前兩個月,發改委共分七批集中批覆鐵路等基建投資項目,累計投資額度已經超過9000億元。加上12月批覆的項目,四季度發改委批覆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累計投資額度已逾萬億元。官方此前曾表示,七大領域工程包中的交通工程包主要選擇對中國區域經濟統籌協調發展、新型城鎮化建設和與周邊國家互聯互通等具有重要意義,其中在鐵路建設方面要構建高效的鐵路網,加快中西部鐵路建設和快速客運網絡建設及有效銜接的城際鐵路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