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跡 失落 突破
黑龍謀脫縛衝霄
年關將至,本該購物買年貨迎接傳統新年,可是黑龍江普通百姓卻不像以往那麼積極了。最近幾天,無論是在地鐵還是公交車上,記者聽到的議論最多的是很多企業的福利和年終獎基本都已取消,最多就是發幾百元獎金意思一下。一位基層公務員對記者抱怨,他的獎金沒有了,福利取消了,車補停發了,養老金基數提高后個人繳納部分多了,拿到手的工資變少了,甚至連辦公室都變小了,這一切讓他覺得工作失去了動力。此乃黑龍江基層生活的一個縮影。
2014年,是近24年來中國經濟增速最低的年份。統計數字顯示,截至2014年11月底,全國31個省市已全部公布了前三季度GDP「成績單」。前三季度中國經濟增速為7.4%,共有24個省市經濟增速達到7.4%或以上。黑龍江GDP增速為5.2%,排名和上半年一樣繼續全國墊底。2013年黑龍江GDP增速為8%,在多個省份下調2014年增長目標時,黑龍江逆勢上調了0.5%,以前三季度的情况來看,2014年的目標無疑是鏡花水月。
《黑龍江經濟發展報告(2015)》藍皮書日前正式發布,預測2015年,黑龍江地區GDP增長為6.0%左右,經濟增長有所回升但仍處於低速運行狀態。有專家稱,這種低速運轉或將成為一種「新常態」。香港商報記者 孫晶波
1.體制積弊集中發難
國際經濟危機帶來的外部風險,使中國經濟發展的舊有模式難以為繼。中國領導人將這種挑戰形容為「三期疊加」:增長速度進入換擋期,結構調整面臨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進入消化期。
就黑龍江而言,經濟落后欠發達,已經是不爭的事實。2013年以來,東北地區經濟增速持續回落,黑龍江、吉林和遼寧2014年前三個季度GDP增速在中國31省市中位居最后五位。
這并不樂觀的經濟現象被經濟學家稱之為「新東北現象」。經濟學家、黑龍江省科顧委主任陳永昌說:「改革開放35年,在向市場經濟轉軌的過程中,看東北現象,完全是體制性落后造成的。黑龍江經濟下滑是結構性下滑,產業結構不合理導致經濟增速變緩。黑龍江離前蘇聯最近,計劃經濟實行最早,向市場經濟轉軌過程中撤出計劃經濟最晚,身上的計劃經濟的『胎記』最深。黑龍江舊體制、舊機制、舊結構、舊觀念,都是計劃經濟的后遺症。在向市場經濟轉軌的過程中,通過改革有變化,但并沒有大的改變,沒有脫胎換骨的改造。經濟發展好的時候可以維持,經濟下滑時就出問題了。」
黑龍江的資源型產業比重相當大,13個地級市中,7個是資源型城市:油城大慶,林城伊春和大興安嶺,煤城雙鴨山、鸡西、鶴崗、七台河,產業結構高度同質化和單一。大慶油田1960年投產,保持5000萬噸穩產27年,4000萬噸穩產12年,2014年大慶石油量價齊跌,2015年計劃減產150萬噸,到2020年產量將調減至3200萬噸,年均減幅逾130萬噸。2014年,大小興安嶺全面停止商業性采伐。霧霾引發全民關注,國家淘汰落后產能,鋼鐵廠水泥廠大量倒閉,用煤大戶減少,替代性新能源介入,使四大煤城深陷危困。黑龍江比鄰俄羅斯,盧布貶值使對俄出口受到影響。
在歷史遺留原因和現實突發情况的共同作用下,給黑龍江2014年的經濟帶來巨大壓力,有專家估計,2015、2016年將是黑龍江發展壓力最大的年份。
2.4大經濟短板亟待轉型
第一個短板:非公經濟、民營經濟起步晚,比重低。黑龍江省是中國重工業省份的典型代表,受前蘇聯模式的影響,黑龍江重工業太重,輕工業太輕,重工業占到經濟總量的80%,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占到經濟總量的70%。產業結構不合理,制約經濟發展。
第二個短板:現代服務業起步晚。受計劃經濟影響,黑龍江省一產農業大而不強,農產品缺精深加工,附加值低,二產工業大而結構欠優,傳統制造工業比重太大,戰略新興產業比重太小,三產現代服務業發展太晚,比重太小,今后要重點發展現代服務業,把三產做強做大,徹底改變三次產業結構。
第三個短板:新能源結構不合理。黑龍江省以煤、油等化工能源為主,新能源比重太低。風能、水能、太陽能、生物質能剛剛開發。前兩個季度黑龍江經濟增幅最低,這與石油產量大幅下降,四大煤城全面危困有直接關系。這就是能源工業比重過高帶來的弊端和后遺症。
第四個短板:重資源開發,輕市場調節。市場開發不足是黑龍江發展真正的短板。黑龍江是資源大省、生態大省、對俄貿易第一大省,把獨特的資源推介出去,是下一輪經濟振興的重點。 補長4個短板,構建轉方式、調結構的新平台,將是未來黑龍江發展的主要方向。
3.標本兼治 須壯士斷腕
以黑龍江省屬最大國有企業,同時也是東北地區規模最大煤炭企業--黑龍江龍煤礦業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龍煤集團」)為例,該集團2013年整體虧損23.4億元,今年前三季度净虧損達到45.78億元。黑龍江省省長陸昊分析認為,企業生存發展遇到困難,客觀原因是全國煤炭市場變化、價格大幅下降、需求不足帶來的挑戰。主觀原因是人力資源配置扭曲,歷史積累的富餘人員多;社會負擔重,改革推進不及時;礦業生產接續能力不足,煤炭深加工沒有實現集團成立時的工作目標;內部經營管理體制與市場化改革、與激烈的市場競爭還有很大差距。
陳永昌說:「黑龍江歷史遺留下來的農墾、森工、龍煤三大系統,影響了并肢解了縣域經濟的發展。龍江森工過去靠森林開采和加工為生,現在全面停伐后做營林撫育,森工總局1.3萬人靠天保資金維持。伐木為森林工業,林木加工為林產工業,這是「森工」二字由來,如今兩項都已停止,森工完全可以和林業廳合併。農墾是文化大革命時期生產建設兵團轉型而來,對黑龍江大糧倉建設作出了貢獻。農墾和龍煤都因體制性原因出現了高集權高腐敗現象,這些根子上的深層次問題一直沒有結局。產業結構的調整,不僅需要治標,更需要治本。改革肯定會有陣痛,這就要看政府是否有壯士斷腕的決心了。」
4.優化投資環境 重塑發展信心
媒體報道,黑龍江投資環境差,腐敗貪婪是黑龍江省吸引投資最大攔路虎。為此,中央財經大學財經研究所研究員、中國企業研究中心主任劉姝威,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說:「如果要從表面上看就是歷史遺留下來國企、地理位置比較偏遠,這些都是表面的,實質問題還是人的問題,它有一個政風就是政府的作風。怎麼把資本市場的資金吸引過來,這個是整個黑龍江省政府要考慮的問題。」
2014年9月,黑龍江省政府出台的65條措施是典型的投資拉動型經濟發展政策。黑龍江省投資服務中心的投入使用,優化企業投資項目備案流程、簡化備案手續,這些都是黑龍江優化投資環境的具體措施。
除了優化投資環境,更重要的是找到黑龍江的競爭優勢。哈爾濱工業大學經濟系副主任馬濤說:「黑龍江省是重點開發區、限制開發區和禁止開發區,也就是說主要提供工業制造功能、人口聚集功能和生態功能。從人口要素上,在最近的5年,黑龍江省的人口是净流出的,地級市里面只有哈爾濱和大慶是净流入。從資本要素上,從金融存款的統籌調配和流向上,我們的金融要素的資源,也是净流出的,流向發達地區。現在怎麼拿出政策對策來,去應對現實嚴峻的市場體系現狀,這是全國的大分工決定的。從我們全國的主體功能區定位和自身優勢角度來確定我們的競爭優勢。」
5.寒冬蓄勢尋求產業突破
雖是寒冬,但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2014年10月以來,一股乳業投資熱悄然從內蒙激情燃燒至黑龍江:自去年7月,馬雲以20億入股伊利旗下畜牧公司,創下「外行」對奶業最大筆投資后;8月,恆大集團主席許家印率團赴黑龍江考察,掀起了各界對恆大意欲大手筆進軍乳業的猜測和熱議風潮;9月,澳大利亞農業部部長巴納比喬伊斯率澳大利亞農業考察團赴黑龍江考察,以促進中澳兩國奶業更深層次合作。曾成功舉辦過十餘屆,被稱作是中國奶業年度盛會的中國國際奶業展,此前也宣布將2015年展會舉辦地定於黑龍江哈爾濱。「黑龍江乳業投資」瞬間升溫。
鎖定高端制造有機食品
2014年黑龍江制定了《黑龍江省健康食品產業發展綱要》,指出,健康食品產業是黑龍江省十大重點產業中成長性最好、發展潜力最大的產業。預計到2015年,黑龍江省食品工業產值達5500億元左右。
著名食品加工專家、東北農業大學食品學院院長江連洲教授說:「黑龍江是國家的生態大糧倉,綠色有機農產品產量大、品種全,但技術含量低、品牌不大、產業鏈短,是好產品賣不出好價格的主要原因。未來黑龍江應該在提高產品附加值,實現農產品精深加工,延伸產業鏈條上下功夫。這需要研究市場、琢磨消費者的心理,依靠科技提升品質和品味,做大做強品牌。黑龍江不但要打生態牌、綠色牌,還要打特色牌、科技牌,把有效資源整合,打造健康食品航母戰斗群。」
經國務院批准,建設中蒙俄經濟走廊和龍江陸海絲綢之路經濟帶,正式納入國際級戰略版圖。黑龍江省委書記王憲魁提出龍江絲路帶是物流帶、產業帶,開放帶「三帶合一」,形成一個大開放大貿易的新格局,拉動黑龍江經濟大發展。
與此同時,在該省省長陸昊高度關注下,1月6日,黑龍江省哈工大機器人產業集團正式揭牌,從2014年9月開始專題調研到集團成立僅僅用了4個月時間。哈工大在國內機器人研究領域有多年的學術積累、技術優勢、加工制造基礎和人才隊伍。集團的成立將加快推進黑龍江省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發展,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促進產業優化升級,更好地使黑龍江機器人技術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黑龍江當代中俄區域經濟研究院院長宋魁認為,目前黑龍江已經找到了新的支柱產業,比如未來將發展機器人、航空航天、數碼等高端裝備制造業。在食品加工方面,將加大與俄羅斯、以色列、中國香港、中國台灣等地區的區域合作,在有機食品、無公害食品方面取得突破。他認為,黑龍江新的工業制造業,重點在機器人、航空航天制造業、醫療工程、生物工程等方面,用以帶動黑龍江省經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