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湘加快對接長江經濟帶
2015年 01月 26日 00:00    香港商报
 

    2014年,注定是中國經濟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這一年9月,國務院正式印發《關於依託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指導意見》,上升為國家發展戰略的長江經濟帶呼之欲出。在中國經濟步入提質增效的關鍵時刻,此舉意味著從沿海向內地梯度轉移發展已有明確的發展路徑,長江經濟帶為沿江九省二市帶來加速發展的黃金時期。

    扼長江以南交通之要津的湖湘大地,是長江經濟帶上無法缺席的濃墨一筆:湖南融匯「過渡帶」與「結合部」特色,立體交通網初具規模,優越的區位和發達的交通有機結合,其區位的戰略意義日顯重要。另一方面,大江大湖對湖南意義非凡。從地理上來看,若長江是一個杠杆,洞庭湖就是支點,江與湖的組合可以撬起湖南。今天這個杠杆組合獲得了新能量,湖南再次迎來大機遇。香港商報記者 趙啟東 何雯 唐勇

    新增長極之岳陽

    湖南有163公里長江岸線,岸線不長,卻全部集中在湘北的岳陽市。岳陽,是湖南唯一臨長江口岸城市、國家對外開放一類水運口岸和海峽兩岸貨運直航港口,擁有163公里長江黃金水道和洞庭湖60%的水域,通航航道達1274公里。岳陽港是長江八大深水港之一,沿長江可建港岸線長56公里。

    無疑,岳陽是湖南融入長江經濟帶的先鋒和突破口。岳陽市委書記卿漸偉認為,岳陽要突出「沿江開發、臨港發展、基礎先行、四化聯動、改革創新」等重點,著力放大岳陽區位優勢,致力打造湖南依託長江聯通內外的新增長極。早在幾年前,岳陽市就已開始著手大張旗鼓推進沿江地區開發建設,打造湖南城陵磯臨港產業新區。在洞庭湖與長江交匯處的三江口南岸,規劃建設面積100平方公里的湖南城陵磯臨港產業新區,已累計投入建設資金53億元,初步形成現代物流、高端裝備制造、現代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等四大產業,一個現代新港、產業新區、濱江新城正在崛起。岳陽港口建設也在快馬加鞭。

    岳陽港內連湘、資、沅、澧四水,扼守四水通江達海的咽喉,外接長江「黃金水道」,是長江中上游中轉樞紐港,沿長江可上達重慶下抵上海各港埠,還可輻射國際港口,且具備水陸一體、江海聯運的綜合交通優勢,已擁有27個1000噸級以上泊位。2014年全市港口貨物吞吐量突破1億噸,集裝箱吞吐量突破20萬標箱,成為長江沿岸10個億噸級大港城市之一。其中,城陵磯港集裝箱吞吐量由2009年的不到4萬標箱,提升到2013年的22萬標箱,增幅連續4年保持長江內河港口航運第一。目前,城陵磯新港區一期工程已開港營運,岳陽至武漢海輪航道、城陵磯口岸至香港澳門外貿集裝箱國際水運直達航線開通,萬噸級貨輪可直達城陵磯港,岳陽長江岸線無縫連接海岸線。長江經濟帶建設帶來的利好并非止於岳陽。163公里的長江岸線,連通了三湘四水的廣闊經濟腹地。洞庭湖及四大長江支流的水運體系,將湖南74個縣市區、80%地域以及全省70%大中型工礦企業與長江連為一體。

    置身兩大國家戰略圈

    從中國區域上來劃分,湖南是典型的中部省份。在改革開放高速發展的三十年中,湖南與其它中部五省一樣,是中國經濟版圖中塌陷的一塊。隨著「中部崛起」大戰略和建設「長江經濟帶戰略」的出爐,湖南置身於兩大戰略重合位置中,開始蛻變,將是政策紅利的受益者。

    2013年底,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視察湖南時指出,「湖南發揮東部沿海地區和中西部地區過渡帶、長江開放經濟帶和沿海開放經濟帶結合部的區位優勢,『一帶一部』的戰略定位,具有改變湖南『經濟地理』的深刻意義」。

    2014,政策上的驚喜接踵而至湖南。4月,《洞庭湖生態經濟區規劃》獲得國務院批准,將湖南的岳陽、常德、益陽三市和長沙部分地區納入規劃之中。在此之前,湖南東邊的長株潭「兩型」社會試驗區、南邊的湘南三市組成的國家轉移產業示範區以及西邊的大湘西板塊納入武陵山扶貧開發片區,進入國家級戰略開發板塊序列。隨著洞庭湖生態經濟區獲批,湖南東南西北四大板塊均被納入「國家隊」。與此同時,長江經濟帶升至國家戰略,湖南位列其中。千載難逢的機遇,攪動了湖南的經濟大潮。「蠢蠢欲動」或「蓄勢待發」都不足以概括2014湖南的「發展野心」。

    在去年湖南省兩會上,「一帶一部」的提法首次被寫入了湖南省政府工作報告中,報告鮮明提出「要認真落實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視察湖南時提出的要求,發揮好湖南『一帶一部』的區位優勢,把改革發展與擴大開放緊密結合起來,加快構建結構合理、方式優化、區域協調、城鄉一體的發展新格局」。「『一帶一部』的提出,表明國家區域經濟發展的布局和重心,正在向中西部傾斜,國家對中西部地區的支持將越來越大,并將給湖南帶來對內開放與對外開放相互疊加、產業轉型升級、拓展市場等發展機遇,湖南要推進長三角、中三角、珠三角『三角聯動』和對接西部大市場,推動產業提質增效升級。」湖南省長杜家毫表示。

    短板變跳板 交通區位凸顯

    「不東不西,不是東西」一句流傳甚廣的話道出了以前湖南所處的尷尬地位。如今,隨著中國區域經濟發展的布局,「不東不西」的劣勢反而成了「南聯北進」「承東啟西」的優勢。作為熟知湖南省情的區域經濟學家,湖南師範大學教授朱翔認為,湖南處在中國中部,東部有長三角,南部是珠三角,北部是長江,西部是西部大開發,是中國南方的十字路口。尤其是高鐵,其改變了湖南整個區位的發展。

    去年12月,滬昆高鐵杭長段、長懷段相繼開通,中國南北和東西方向兩條最長的高鐵大動脈京廣、滬昆高鐵,在湖南省會長沙形成金十字。長沙成為中國南北和東西方向兩條最長高鐵的交會點,并一躍成為中國中部最重要的高鐵黃金樞紐城市。目前,長沙至所有省會城市均有列車直達。以高鐵為代表,一張湖南交通立體網絡基本形成。目前,湖南全省高速公路里程達5167公里,排名全國第四,出省通道21個。同時越來越密集的航線和持續攀升的客流,讓長沙成為雄踞中部的航空樞紐。截至去年11月底,長沙黃花國際機場累計完成旅客吞吐量1664.4萬人次,同比增長12.5%,穩居中部第一。

    交通區位的凸顯,釋放了巨大的發展潜力。2009年底開通的武廣高鐵,讓郴州這個遠在湘南邊陲的城市,幾年間迅速發展成為湖南承接沿海產業轉移的「橋頭堡」。早在滬昆高鐵湖南段通車前,不少長三角企業就已經嗅到了湖南的區位前景。在去年6月份的滬洽周上,湖南引資總額2600億元。湖南商學院教授、經濟學家柳思維認為,湖南又將迎來新的區域性發展機遇。「滬昆高鐵杭長段、長懷段相繼開通后,長三角、珠三角的資金、技術、人才和管理模式,將更加便利地匯聚於長沙,這對於正在加速轉型升級的湖南而言,是極大的利好。」

    四大優勢產業集群發展

    湖南省發改委主任謝建輝表示,中央研究部署長江經濟帶建設,為湖南的區域產業發展提供了新的歷史機遇。近些年,湖南省機械裝備制造業收緊指頭成拳頭,集中資源重點發展工程機械、電工電器、汽車、軌道交通設備4個優勢產業,并培育引導四大優勢產業集群發展。在產業布局上,湖南引導機械裝備制造業向長株潭衡幾個核心區域集中,形成若干個產業集群。目前,初步形成了以長沙為中心的工程機械產業集群,以株洲為中心的軌道交通裝備集群,以長沙、湘潭為中心的汽車產業集群等。國家提出要在長江經濟帶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級產業群,湖南的軌道交通、工程機械等先進裝備制造業,勢必如虎添翼。

    謝建輝還表示,《關於依託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指導意見》,多處明確提到湖南,湖南也將利用創新驅動,提高經濟開放度,積極對接長江經濟帶。未來湖南將以沿江國家級、省級開發區為載體,以大型企業為骨干,打造電子信息、高端裝備、汽車等世界級制造業集群,建設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長江口造船基地,以及長江中游軌道交通裝備、工程機械制造基地,突破核心關鍵技術,培育知名自主品牌。在沿江布局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區、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和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推動石化、鋼鐵、有色金屬等產業轉型升級,促進沿江煉化一體化和園區化發展。

    「長江經濟帶建成后,湖南將與沿線的8省2市形成聯動互補、錯位多贏、開放互惠的總體發展格局,達到聯動東西、貫穿南北,內釋潜力、外增活力的效果。」湖南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馬俊說。

 
(來源: ) 編輯: 吴天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