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投訴劉紅亮此寶有點淘
2015年 01月 29日 01:17    香港商报
 

     【香港商報訊】工商總局23日點名批評淘寶售賣的假貨太多,正品率只有37.25%。淘寶隨后質疑監測存在問題,於27日轉發了名為《一個80后淘寶網運營小二心聲》的文章,向工商總局表示「您違規了,別吹黑哨!」對此炮轟,工商總局不甘示弱,當晚國家工商總局新聞發言人表態稱,一次抽查結果的數據不能過度解讀。但此事還沒完,昨日上午,工商總局再度拋出「重磅炸彈」,列出阿里巴巴「5大罪狀」,譴責阿里對賣假貨監管不力,令假貨橫行。在工商總局回擊后,淘寶刪除此前叫板的公開信,表示願意承擔打擊假貨的責任,并其對監管追趕創新的難度表示理解,但質疑工商總局的網絡監管司司長劉紅亮,監管過程中有程序失當,情緒執法,決定向工商總局正式投訴。

     有分析稱,這種由民企向監管機構開火的場面,在國內實屬罕見。    

    不滿被批充斥假貨1月23日,工商總局發布了一份網絡調查——《工商總局發布2014年下半年網絡交易商品定向監測結果》。調查結果顯示,淘寶網的樣本數量分布最多,但其正品率最低,僅為37.25%。這份報告讓淘寶「怒火中燒」。1月27日,其微博官方賬號以一個80后淘寶網運營小二的口吻言辭激烈地炮轟工商總局,并點名指責工商總局網絡監管司司長劉紅亮「吹黑哨」。文章稱,「我們接受神一樣的存在,我們看不懂的是,屢次抽檢和報告中,不同的標準和神一樣的邏輯。」公開信提到,工商總局此次調查抽檢了92批次商品,某電商只抽查了1件,得出了正品率為零的結論,另一家電商抽取了3件,得出了正品率100%的結論,而淘寶抽取了51件商品,得出了正品率37%的結論。淘寶強調其日均在線商品總量超過10億件,是擁有數百萬商家經營的大平台,「居然是和自營的B2C商家放在同一緯度比較,如果不是疏忽,那一定是故意。」淘寶還抗議劉紅亮的市場抽檢程序違規。其提到,根據規定,抽樣檢驗應當保證被抽樣人的復檢申訴權利,但是在兩次抽檢中,許多賣家并沒有收到抽檢結果通知,工商總局也沒有告知當事人有申請復檢的權利,就直接向社會公開,「顯然程序失當」。

    工商總局強硬回擊

    對於阿里巴巴的炮轟,工商總局不甘示弱,27日晚,國家工商總局新聞發言人表態稱,抽查的數據并不是為了反映電商整體假貨的環境有多差,而僅僅是一次抽查結果的數據,不能過度解讀。但此事還沒完。昨日上午工商總局再度拋出「重磅炸彈」,其公布了一份名為《關於對阿里巴巴集團進行行政指導工作情况的白皮書》,猛烈回擊阿里巴巴,指阿里系網絡交易平台存在主體准入把關不嚴、對商品信息審查不力、銷售行為管理混亂、信用評價存有缺陷、內部工作人員管控不嚴等5大突出問題。值得注意的是,這份白皮書所提及的行政指導座談會於2014年7月16日召開,彼時正處於阿里巴巴赴美上市的關鍵時期。而工商總局之所以選擇現在公開這份報告,是「鑒於目前監管情勢,為廓清種種認知」。針對於近日備受關注的「售假」事件,白皮書中已早有提及,「淘寶網、阿里巴巴平台網店銷售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務存在大量侵犯他人註冊商標專用權、商品品質不合格、無合法進口來源證明、國家明令禁止銷售、傳銷等類型的商品信息,假烟、假酒、高仿手機、假名牌包、假證、封建迷信與賭博用品、危害公共安全的物品、管制刀具、竊聽器材等大量存在。」

     淘寶刪帖稱將投訴

    在工商總局回擊后,淘寶網官方微博不久刪除了《一個80淘寶網運營小二心聲——劉紅亮司長:您違規了,別吹黑哨!》的公開信。對工商總局的商品調查結果,淘寶網昨日亦在官方微博發聲明指,「假貨是經濟發展毒瘤,尤其當人均收入在4000-6000美元的時候,全球的國家都會因為結構失衡,信用缺失,面臨假貨這樣結構性難題」。又指淘寶已做大量工作,但遠遠不夠好,會繼續完善技術、團隊、流程與機制,「作為整個社會商業生態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淘寶也是假貨這個階段性問題的受害者,不是受益方。我們願意承擔打假責任,絕不推卸這個責任,也不會互相指責。」淘寶還提到,「陳舊的思想和方法可能會扼殺創新,請不要將孩子和洗澡水一起倒掉。」淘寶還表示,反對不作為、亂作為、惡作為。針對劉紅亮司長在監管過程中的程序失當、情緒執法的行為,用錯誤的方式得到的一個不客觀的結論,對淘寶以及對中國電子商務從業者造成了非常嚴重的負面影響,「我們決定向國家工商總局正式投訴。」最后,淘寶更宣布成立由300人組成的「打假特戰營」,跟官方合作打假。然而外界對淘寶的聲明卻有不少質疑,比如文章初段引述「當人均收入在4000-6000美元時,國家便會面對假貨的結構性難題」。有網友稱,這種因果關系出自何處?文章沒有解釋。有媒體曾查詢數名經濟學者,均指從未見過有人把人均收入跟假貨扯上統計關系。還有,「年輕人創業艱難,請不要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倒掉」,這內容暗指監管機構的指控打壓創業,難道馬雲認同「賣假貨等於創業」?

  賣冒牌就是違法行為

  針對非正品率超四成,工商總局和淘寶官微各執一詞。國家工商總局市場規範管理司副司長楊洪豐表示,非正品不等於假冒偽劣,此次定向監測統一將假冒偽劣、翻新、非授權正規渠道、含量與宣傳不符、無3C認證、非中國大陸地區官方正品、不符合《消費品使用說明化妝品通用標簽》要求等產品列為非正品。淘寶則認為,非授權渠道不等於非正品。因為,不是所有的品牌都擁有從出廠到銷售最后一環的完整授權體系。

  淘寶正品率比較低

  從各購物網站的檢測結果來看,淘寶網的樣本數量分布最多,正品率為37.25%;三大知名B2C平臺中,京東商城、天貓、1號店的樣本數量分別為20個、7個和10個,正品率分別為90%、85.71%和80%。網購達人小趙說,「逛街時在商場試穿了某品牌女鞋,售價800多元,當時感覺價格偏貴便上網找了代購。」小趙稱,她選了一家網店,只花了500多元便將鞋子買到手,但收到快遞后才發現貨不對板:商標模糊、鞋膠粗糙等。「維修保養卡和購物小票都有,但鞋子一看就不是正品。」這樣的案例在網購過程中并不鮮見。商務部研究院消費經濟研究部副主任趙萍認為,按照《產品品質法》的有關規定,生產和銷售假冒偽劣產品本身就是違法行為,盡管一些電商平臺只為銷售者提供銷售平臺,不直接銷售產品,但電商平臺是消費者的第一道屏障,對其平臺上的銷售商品具有把關職責。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徐明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