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電子報內容>>重點關注

投訴劉紅亮 此寶有點淘
2015年 01月 29日 00:00    香港商报
 

 

    不滿被說假 和官方對嗆

    投訴劉紅亮 此寶有點淘

    【香港商報訊】工商總局23日點名批評淘寶售賣的假貨太多,正品率只有37.25%。淘寶隨后質疑監測存在問題,於27日轉發了名為《一個80后淘寶網運營小二心聲》的文章,向工商總局表示「您違規了,別吹黑哨!」對此炮轟,工商總局不甘示弱,當晚國家工商總局新聞發言人表態稱,一次抽查結果的數據不能過度解讀。但此事還沒完,昨日上午,工商總局再度拋出「重磅炸彈」,列出阿里巴巴「5大罪狀」,譴責阿里對賣假貨監管不力,令假貨橫行。在工商總局回擊后,淘寶刪除此前叫板的公開信,表示願意承擔打擊假貨的責任,并其對監管追趕創新的難度表示理解,但質疑工商總局的網絡監管司司長劉紅亮,監管過程中有程序失當,情緒執法,決定向工商總局正式投訴。

    有分析稱,這種由民企向監管機構開火的場面,在國內實屬罕見。

    不滿被批充斥假貨

    1月23日,工商總局發布了一份網絡調查--《工商總局發布2014年下半年網絡交易商品定向監測結果》。調查結果顯示,淘寶網的樣本數量分布最多,但其正品率最低,僅為37.25%。

    這份報告讓淘寶「怒火中燒」。1月27日,其微博官方賬號以一個80后淘寶網運營小二的口吻言辭激烈地炮轟工商總局,并點名指責工商總局網絡監管司司長劉紅亮「吹黑哨」。文章稱,「我們接受神一樣的存在,我們看不懂的是,屢次抽檢和報告中,不同的標準和神一樣的邏輯。」

    公開信提到,工商總局此次調查抽檢了92批次商品,某電商只抽查了1件,得出了正品率為零的結論,另一家電商抽取了3件,得出了正品率100%的結論,而淘寶抽取了51件商品,得出了正品率37%的結論。淘寶強調其日均在線商品總量超過10億件,是擁有數百萬商家經營的大平台,「居然是和自營的B2C商家放在同一緯度比較,如果不是疏忽,那一定是故意。」

    淘寶還抗議劉紅亮的市場抽檢程序違規。其提到,根據規定,抽樣檢驗應當保證被抽樣人的復檢申訴權利,但是在兩次抽檢中,許多賣家并沒有收到抽檢結果通知,工商總局也沒有告知當事人有申請復檢的權利,就直接向社會公開,「顯然程序失當」。

    工商總局強硬回擊

    對於阿里巴巴的炮轟,工商總局不甘示弱,27日晚,國家工商總局新聞發言人表態稱,抽查的數據并不是為了反映電商整體假貨的環境有多差,而僅僅是一次抽查結果的數據,不能過度解讀。

    但此事還沒完。昨日上午工商總局再度拋出「重磅炸彈」,其公布了一份名為《關於對阿里巴巴集團進行行政指導工作情况的白皮書》,猛烈回擊阿里巴巴,指阿里系網絡交易平台存在主體准入把關不嚴、對商品信息審查不力、銷售行為管理混亂、信用評價存有缺陷、內部工作人員管控不嚴等5大突出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這份白皮書所提及的行政指導座談會於2014年7月16日召開,彼時正處於阿里巴巴赴美上市的關鍵時期。而工商總局之所以選擇現在公開這份報告,是「鑒於目前監管情勢,為廓清種種認知」。

    針對於近日備受關注的「售假」事件,白皮書中已早有提及,「淘寶網、阿里巴巴平台網店銷售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務存在大量侵犯他人註冊商標專用權、商品品質不合格、無合法進口來源證明、國家明令禁止銷售、傳銷等類型的商品信息,假烟、假酒、高仿手機、假名牌包、假證、封建迷信與賭博用品、危害公共安全的物品、管制刀具、竊聽器材等大量存在。」

    淘寶刪帖稱將投訴

    在工商總局回擊后,淘寶網官方微博不久刪除了《一個80淘寶網運營小二心聲--劉紅亮司長:您違規了,別吹黑哨!》的公開信。

    對工商總局的商品調查結果,淘寶網昨日亦在官方微博發聲明指,「假貨是經濟發展毒瘤,尤其當人均收入在4000-6000美元的時候,全球的國家都會因為結構失衡,信用缺失,面臨假貨這樣結構性難題」。又指淘寶已做大量工作,但遠遠不夠好,會繼續完善技術、團隊、流程與機制,「作為整個社會商業生態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淘寶也是假貨這個階段性問題的受害者,不是受益方。我們願意承擔打假責任,絕不推卸這個責任,也不會互相指責。」淘寶還提到,「陳舊的思想和方法可能會扼殺創新,請不要將孩子和洗澡水一起倒掉。」

    淘寶還表示,反對不作為、亂作為、惡作為。針對劉紅亮司長在監管過程中的程序失當、情緒執法的行為,用錯誤的方式得到的一個不客觀的結論,對淘寶以及對中國電子商務從業者造成了非常嚴重的負面影響,「我們決定向國家工商總局正式投訴。」最后,淘寶更宣布成立由300人組成的「打假特戰營」,跟官方合作打假。

    然而外界對淘寶的聲明卻有不少質疑,比如文章初段引述「當人均收入在4000-6000美元時,國家便會面對假貨的結構性難題」。有網友稱,這種因果關系出自何處?文章沒有解釋。有媒體曾查詢數名經濟學者,均指從未見過有人把人均收入跟假貨扯上統計關系。還有,「年輕人創業艱難,請不要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倒掉」,這內容暗指監管機構的指控打壓創業,難道馬雲認同「賣假貨等於創業」?

    總局公布10大案例 6起涉及阿里

    1.某淘寶網店銷售侵犯註冊商標專用權,在淘寶店銷售的服裝上違規使用CC&DD標識。

    2.某非醫療機構利用微博和網站,將非醫療機構的振元堂養生美容管理中心宣傳為具有中醫醫療資質的機構。

    3.某網絡技術公司以虛構交易形式為他人淘寶網店提升商業信譽。

    4.某百貨公司在天貓「雙11」促銷活動前,采取「刷單」的形式進行虛構交易行為。

    5.某淘寶網店銷售侵犯註冊商標專用權,銷售標注有PRADA(普拉達)、CHANEL(香奈兒)、Zegna(杰尼亞)、ZegnaSport(杰尼亞)、BURBERRY(博柏利)字樣的服裝、圍巾等商品。    

    6.某襪業公司網上侵犯註冊商標專用權,擅自將其生產的標有未經授權商標的童襪通過其位於阿里巴巴網站上互聯網交易平台進行銷售。

    7.某個體診所未在其網站首頁公開營業執照登載的信息或營業執照的電子鏈接標識。

    8.某金店經營者通過微信發布「黃金228元1克」、「黃金全城最低價228元」的廣告,實際銷售價格與宣傳內容不符。

    9.某房地產經紀公司明知所發布的項目正在建設之中,不存在二手房的情况下,仍將房源信息在搜房網二手房欄目下發布。

    10.某網店經營者銷售侵犯註冊商標專用權,名下兩家淘寶網店銷售標有「ZARA」商標等內容的商品。

    專家觀點

    歐陽日輝:多方監管結合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互聯網經濟研究院副院長歐陽日輝表示,網絡經濟犯罪隱蔽性強、易逃避監管、查處難度大,打擊網絡售假需要監管部門、電子商務平台、網店、網絡消費者同心協力,不能互相推諉避重就輕。電子商務平台的完善,可以在全國範圍內監控和跟踪假貨流通的過程,為監管部門在生產和流通環節追溯假貨提供便利。

    楊立新:建立平台打假數據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楊立新指出,平台打假數據的潜在價值也有待開發,如售賣假貨者與個人徵信系統連接,能夠在流通領域有效威懾鋌而走險者。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郭美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