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2012年底The Startup Ecosystem Report 2012的數字所計算出的The global start-up ecosystem index列出了全球20大創業生態最好的城市。不幸地,香港20名不入,亞洲城市中排名最高是17位的新加坡,接着是19位印度的Bangalore。排名第2僅次於美國矽谷的是人口與香港相若的以色列,為什麼以色列這個只有800萬人口的小國能夠成為創意之都呢?背后有很多原因。
最近坊間已經有很多關於以色列科技發展的報道,就其軍事發展基礎、地緣政治、缺乏天然資源等等的原因就不再累贅。筆者想集中帶出以色列人對創業的觀念,及政府政策的支持作為論點。以色列本土大部分是猶太人,猶太人在歷史上是受壓迫的民族,多年來并無自己的國土,在歐洲及中亞的歷史里猶太人都只能從事社會上最低級的工作,而恰巧一兩千年前商人正是社會上的低層人士。試問貴族又怎會拉着駱駝長途跋涉去為兩斗米而折腰?因此,今日的猶太人會為子女創業而驕傲,亦不會因子女創業失敗而抱怨,相反只會為屢敗屢戰的精神打氣。
「創業在我們的基因里!」我一位猶太人朋友曾這樣告訴我。又有一次,有一位以色列創業家要求我投資他公司時跟我說:「你必須要投資我這家公司,因為我失敗過三次,已交足了學費,這次一定成功!」雖然我最后并沒投資,但我對他勇敢的精神表示敬意。換作在香港,我們有沒有機會給一個創業者去失敗三次?家庭的壓力、社會及朋友的比較、銀行的客戶評級體系等等,若非家人支持相信我們很難找到這樣的人。香港自從八、九十年代飛速發展以來,房地產、金融成為核心產業,再加上二千年科網股的爆破,創業早已成為「自殺」的等號。投行高層年入千萬,炒樓如當年「神童輝」等能成為億萬富豪,這一代香港人大多已把中國人血里的創業精神忘記得一乾二净。
在創業精神之后,以色列政府成功的政策配合亦為一大原因。以色列政府特設–Office of Chief Scientist(OCS)專責推行科技政策及支持初創企業,這個office的最高領導Avi Hasson曾是風險投資基金經理,對產業發展及初創企業發展的要求有真切的認識。OCS另一功能是批出配對基金去支持企業發展,最高配對比例為一比六,即是說初創企業如能從專業投資者手上拿到一萬美元,OCS最高可配對六萬美元的無息貸款,一旦企業成功才償還債款及利息回報,但若失敗則并不會追回債項。這一措施使企業創業成本大幅降低,同時亦由有資深投資經驗的人去為政府公帑把關,把資金投到成功機會比較高的企業去。特意一提是OCS的審批并不會歧視(penalize)申請過政府配對基金而失敗過的人士,只會從其遞交的Business Plan去決定政府支持與否,這一方法大大鼓勵重复創業,反觀香港只要失敗過一次必會得到負面評分,往后想再從銀行或政府得到支持都困難重重。
要成功支持一地的科技創業,并沒有一條簡單的方程式,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政府的戰略及策略安排亦事關緊要,戰略為長期的部署、策略為短期的措施,兩者必須互動及因時制宜。要做到這樣必須要有專職部門主管,由業界有經驗人士主理與創業者保持溝通,對世界潮流大勢的跟踪及適時對創業環境作出合理的支持,因此,我們香港真的需要一個科技局。為了令香港能開拓金融、房地產以外的一片天,為了提供我們年輕人創業、上流的階梯,為了追上國際上科技領域的進步,我們都需要有一個創新及科技局去為我們訂戰略、推政策,所以,我真的很希望能於不久將來盼到創新及科技局的成立,我更希望見到兩年后的global start-up ecosystem index里面會見到香港的名字。拜託!
香港資訊科技聯會會長 邱達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