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港委吁扶持政策快落地
2015年 02月 09日 02:18    香港商报
 

 

    新常態 度時艱 掘商機

    港委吁扶持政策快落地

    【香港商報訊】記者程向明、黃裕勇報道: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廣東省政協港區委員們多數是投資內地的經濟界「大佬」,他們感受到挑戰,紛紛表態,希望內地各級政府將扶持港企的政策落到實處。也有港區政協委員希望搭上「電商」快車,加入內地跨境電商直通車,分享內地新經濟機遇。

    中小企盼政策渡難關

    港區廣東省政協常委、中華興業(香港)董事長郭澤偉表示,內地「新常態」下,經濟現下行,波動加劇,投資內地的港企同樣受到影響。身兼廣東麗日企業集團主席的港區廣東省政協常委吳火豪則表述得更為悲情:「內地中小微企業實際上是按天算在倒閉。」中小企業是廣東經濟的支柱,在解決廣東就業、財政等方面作用很大,希望政府支持幫助中小微企業發展。他認為,廣東省規範「五險一金」給企業經營帶來困難,他舉例說,社保去年基數1130元,今年2408元,1000人企業每年增加1000萬費用,「勞動密集型企業實在受不了」,吳火豪感叹。

    此外,他也關注到中小企業依然融資難,以及有人力成本上升問題。「過去保安員的月薪是1800元,現在已經升到2500-2600。」

    吳火豪表示,目前政府扶持政策很多,但落地很少,執行不到位,他建議廣東省政府對中小微企業進行一次深度調研,關心中小企業,助企業渡過難關。

    分享跨境電商新商機

    「新常態」并不總意味著經濟下行,也同樣伴隨著新的商機,有港區政協委員就看到其中的新商機,積極尋求加入跨境電商的發展,希望廣東省政府能關注到港商的需求。

    港區政協委員麥可君提出「關於大力支持發展跨境電子商務新興產業的建議」提案,她關注到跨境電子商務正以驚人的速度發展,2013年跨境電商交易規模就突破了3.1萬億元,占進出口貿易總額的11.9%,有專家預測,2017年跨境電商在內地進出口貿易滲透率將達到20%左右,跨境電商發展前景被業界看好。她認為,廣東省作為全國第一外貿大省,跨境電子商務交易額占全國交易總額的七成,海上絲綢之路的建設、南沙自貿區成立,都極將促成廣東成為海淘聚集區。她建議,廣東應發揮「敢為天下先」的精神,抓住歷史機遇,幫助傳統行業電商化、電商行業跨境化,挖掘境內外市場價值,促進外貿發展方式轉型升級,增強廣東在全國乃至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具體而言,她建議制定跨境電商相關扶持政策。根據廣東特色,大力支持電商進行自主創新、逐步培育全國範圍跨區域的市場,創更多廣東省名優品牌。廣東省跨境電子商務協會就利用華僑遍布全世界的網絡資源,將中小企業的產品迅速向外推廣,帶領省內名優品牌走向全世界。對於這種創新型企業和機構,政府應給予政策、資金等各方面支持,簡化行政程序,鼓勵企業積極利用國際市場培育競爭優勢,助其做大做強,打造廣東自己的新品。

    政協發揮雙重積極作用

    在經濟下行之際,廣東省政協也積極發揮港澳委員的「雙重積極作用」工作機制,在發揮港澳政協委員參政議政功能之外,更多的幫助港澳政協委員區獲得發展。例如,廣東省政協組織開展關於「自貿園區相關政策」的對口協商活動,讓這些委員「大佬」提早了解政策,并提出專業意見;又與廣東省港澳辦聯合,在香港舉辦全省政協港澳台委員會港情研習班,邀請港區企業家、專家學者和知名人士講課,探討深化粵港合作新舉措,推動粵港融合發展;推動粵港澳服務貿易更緊密合作;粵港澳服務貿易負面清單政策實施的管理創新,開展調查研究,組織委員和有關專家學者,與省直部門開展對口協商,形成協商建議。

    正如郭澤偉所言,港區政協委員在不同的地區和不同的經濟領域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他非常渴望能夠更好地參與到廣東經濟發展中,對廣東經濟工作也可以做出自己的貢獻。

    台委:台企經營面臨困局

    廣東政協特聘委員、東莞市小牛津教育集團董事長謝慶源昨日在政協大會上表示,2014年對台企來說是最嚴峻的一年。他指,企業外移或倒閉最大的原因不外客觀環境不佳、成本大幅增加,外資優勢喪失,銀行資金鏈斷裂引起。政府應予以重視。謝慶源舉例說,東莞裕元鞋廠大罷工,就是因為政策不明確,加上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造成一發不可收拾的局面。他指目前五險一金對外企經營成本是一個沉重負擔,企業本身是願意配合,但部分員工對此并不認可,如強制執行,不少員工甚至寧可放弃工作,這樣結果造成雙方受傷。

    此外,金融海嘯時期,政府曾經為企業減負,減免了一些費用,但最近政府又要企業追繳過去減免的部分,如果不繳就采取各種激烈的措施抵制企業。除了這些,他透露還有不少暗里的費用,如企業要被迫接受村委指派的廠長,并給其開一份高薪。他稱,自2008年以來,企業收入在減少,但支出卻沒有減少,企業經營越來越困難。

    港青少年應知國情

    【香港商報訊】記者李苑立報道:在本屆廣東省「兩會」期間,多名本港政協委員均在提案或發言稿中提出,香港「占中」事件中反映出本港青少年群體中有不少缺少對中國近代史的了解,對國家安全和「一國兩制」構成一定的危害,呼吁粵港之間就加強青少年交流建立常態合作機制,并稱這是一項全社會的責任工程。

    粵港青少年應多交流

    廣東省政協常委楊志紅在「兩會」發言中表示,通過去年香港長達79天的「占中」事件來看,青少年學生成為違法「占中」的先鋒和主力軍,香港某些大學的學生刊物也連篇鼓吹「港獨」等極端理念,對國家安全和「一國兩制」造成危害,檢討此事件表明香港青少年存在國情教育嚴重缺乏的問題。

    昨日在大會上作了發言的港委李文斌也告訴記者,非法「占中」玷污了香港社會的守法精神和護法意識。如有些學生居然應某國傳召出席所謂的「聽證會」,竟提出讓西方勢力迫使中國重啟100多年前清政府簽訂的《南京條約》和《天津條約》,這些事例說明香港部分青年對中國近代史是文盲。

    楊志紅建議粵港之間可合作設立「香港青少年國情教育基金」,可由財政部門先期撥款啟動,然后基金主要向香港社會和廣東省企業特別是港資、外資和合資企業進行募捐,粵港兩地的青年組織和團體在開展兩地青少年交流活動時,可向該基金申請資助,以增強香港青年對國家和自己前途的信心。

    身為香港「80后」的廣東省政協委員李文斌也表示,在「占中」發生之前,由他發起的「香港新活力青年智庫」組織過兩場青少年聯誼聚會,其中就有「占中」者,通過中國歷史文化和國情的交流,無形中扭轉了一些青年的看法。他認為,應將本港青年機構定期組織青少年到內地參觀交流作為一種常態,通過開展一些生動活潑、豐富多彩的活動,幫助他們了解國家的發展歷史與改革變化,提升對國家民族的認同感,這是一項全社會的責任工程。

    部分媒體為「占中」開脫

    港區政協委員馬鼎盛昨日在大會發言提及「占中」事件,他指出,國家正在推進依法治國,但香港這方面卻在退步。他說,包括冲擊立法會在內的「占中」事件,明顯是違法的,但就是有媒體為這種違法行為,說了這樣那樣的理由。對於中國以及廣東的反腐,他表示,這方面,還要從根源上著手,制度上要更加公開透明。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黄凤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