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訊】記者盧偉、林麗青報道:2014年,惠州大亞灣繼續堅持建設世界級石化產業基地和產城人融合發展示範區,并在優化產業結構,堅持重點項目帶動發展等方面著手,促進產業規模化、集聚化、高端化發展。經濟新常態下,惠州大亞灣蓄積新優勢,謀劃新發展。記者獲悉,今年大亞灣地區生產總值預計達480億元,增長4%。大亞灣還推出產業空間布局優化、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加強財稅金融管理生物等十大舉措,推動大亞灣向更高水平發展。
優化產業結構適應新常態
2014年,大亞灣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70.4億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36.9億元,增長24%。惠州市委常委、環大亞灣新區黨工委書記、大亞灣區委書記張瑛坦言,面對嚴峻复雜形勢,大亞灣攻堅克難,砥礪奮進,始終堅持「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工作基調,緊緊圍繞助推全市尽快進入珠三角第二梯隊的目標任務,按照年初區委工作部署,全區經濟社會實現平穩健康發展。
為把握經濟發展新常態,大亞灣深入開展「產業優化提升年」活動,推動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借惠煉二期順利推進、新興產業園加快建設的契機,大亞灣引進一批優質項目,大力發展精細化工、高端智能通訊設備、物聯網設備制造等先進制造業和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制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促進「電氣化」產業向高端發展。而深能源煤碼頭等4個碼頭的建設,將實現國際集裝箱碼頭整體口岸開放,加快建設「億噸大港」。
大亞灣區管委會主任黃偉才指出,今年大亞灣區將在優化產業空間布局、推進產業轉型升級、抓項目引進建設、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加強財稅金融管理、促進城市更新提質、改善民生、打造平安環境等十大方面發力。在優化產業結構方面,大亞灣將做大石化支柱產業、做實電子信息產業、做強汽車產業、做活現代物流產業、做旺濱海旅游業,突出石化龍頭地位,統籌發展電子信息、汽車產業、港口物流及濱海旅游四大主導產業,形成「1+4」產業格局。
重點項目超額完成投資計劃
為在新常態下取得更大發展,大亞灣還堅持重點項目引領,加強財稅金融管理,提供發展資金保障。黃偉才告訴記者,大亞灣將進一步完善公共財政體系,優化金融發展環境,加強資金籌措管理,發揮金融支撐作用。記者了解到,大亞灣正探索推行PPP模式,開展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利用社會資本建設公共服務項目。此外,加強與金融機構聯繫,建立新引進金融機構的激勵機制,搭建政銀企合作平台;通過政府啟動資金與引入社會資本并舉,加快成立區創新創業投資基金,推進產業鏈、創新鏈和資金鏈「三鏈融合」,拓寬中小微企業融資渠道等創新舉措也在探索實施中。
推進重大項目也是把握新常態的舉措之一。據介紹,2014年,大亞灣39宗重點項目完成年度投資計劃的108.3%,惠煉二期項目完成投資47.5億元,完成年度投資計劃的125%。全年新動工項目17宗,新投產項目10宗。與此同時,張瑛與區委副書記、區管委會主任黃偉才等率隊,赴上海、北京等地招商,成功與SK等7宗項目簽約,一家國家「千人計劃」創業團隊項目落戶。中海惠煉高酸油加工技術創新及應用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全區在建、籌建和在談項目121宗,總投資1302.7億元。
城市更新提質效果顯著
提升城市檔次,擦亮城市名片,成為大亞灣去年的重頭戲之一。2014年,大亞灣深入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實施服務項目124項。提前實現城鄉居民醫療、養老保險全覆蓋,在全市率先實現城鄉居民同繳費、同待遇。同時成功創建廣東省推進教育現代化先進區。「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張瑛表示,大亞灣區將以開展產業優化提升年、生態環境提升年、民生保障提升年、城市管理提升年、基層黨建提升年「五個年」活動為抓手,樹立效率意識,堅持抓好八個方面的工作。
記者了解到,在強化源頭控制,大力推行清潔生產的同時,大亞灣還編制實施三年環境保護計劃,實施「海岸」、「河岸」兩岸綜合整治工程,做好近海生活污水收集處理,推進濱海岸線景觀帶建設;啟動、完成一批河涌綜合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