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叫停投資移民
中小型資產管理公司直面衝擊
今年1月,特首梁振英於發表《施政報告》中,突然叫停俗稱投資移民的「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令市場擔心對資產管理行業帶來影響。不過,據業內人士指,投資移民計劃暫停,對大多數的中資基金和大型基金的影響有限,但對部分中小型資產管理公司就有較大的影響。香港商報記者潘奕祺周倩穎
「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自2003年啟動以來,累計為香港金融資產帶來1600億資金。據香港入境處資料顯示,截至2014年12月31日,共計41802人申請投資移民,累計投資指定金融資產值達1734億元,而投資移民計劃要求內地投資者投向的金融資產類別,包括香港股票、債券、存款證及合資格集體投資計劃等。
移民資金多買債券基金
有業內人士表示,自港府在2010年10月宣布暫停房地產可作申請投資移民政策,內地客近年改為投資債券基金為主,原因是他們傾向低風險投資。因此,市場有種說法指,債券基金受到的影響較大。不過,有資產管理業人士表示,債券基金的資產管理規模(AUM)本來就很大,投資移民計劃佔的份額不多,整體影響有限。
事實上,投資移民計劃暫停,對香港金融市場和資產管理業的即時影響不大,原因在於已經投資香港的資金還會繼續運作,而且管理香港投資移民資產的機構比較分散,長遠的影響會被攤分。簡單而言,存量資金不會受到影響,相關基金會持續運作,只是沒有了新增資金,因此短期的影響近乎零。
不過,長遠的影響一定存在,市場關注哪些基金受到的影響會較大。香港入境事務處的合格集體投資計劃名單顯示,現時共計有88隻公募基金以及投資保險計劃,中資資管機構的產品有31隻,包括中銀香港港元收入基金、建銀國際國策主導基金等19隻產品、保險公司的包括中國平安香港CSI香港高息股ETF等3隻,基金的則有嘉實中國股票基金、南方龍騰——中國新平衡機會基金等9隻。
有中資基金界人士表示,進入香港的中資資產管理公司開展香港投資移民業務的時間很短,產品吸納的移民資金不多,且現時中資基金的產品以股票基金為主,包括大成中證香港中資民企ETF、廣發中國成長基金等,而債券基金只有匯添富港幣債券基金,因此中資基金所受的影響不大。
部分中小銀行重檢預算
然而,港府煞停投資移民計劃,會對部分中小型資產管理公司和側重私人銀行和財富管理業務的中小行,造成較大的負面影響。有中型銀行主管坦言,因少了一批高檔客源,長遠難免會令業務增長減慢。據了解,部分中小銀行已成立工作小組,重新檢討今年的相關業務預算,包括人手的部署,相信較受影響的銀行會先行觀望,暫停新增人手計劃。
除了銀行外,中小型資產管理公司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年興行資產管理董事總經理陸東全表示,投資移民計劃的分量不可忽視,其公司現約有20%收入是來自有關業務。據了解,有部分中小型資產管理公司有不少於30%的收入來自投資移民計劃,而這批公司受到的影響會較大。
最後一批定成搶奪對象
雖然政府煞停投資移民計劃,但目前仍有1.2萬個申請個案在審批之中,以每個1000萬元門檻要求計,涉及規模達1200億元,故相信最後一批的投資移民,定必成為同業搶奪的對象。「哪怕只有20%能進入基金,都是個不小的數字。」一位基金界人士說。取消投資移民計劃對金融業界的實際影響,雖然現時難以預測;但從正面的角度看,即使取消該計劃,業界仍可如常大做內地客生意,只是少了一個途徑,相信長遠對影響不會太大。
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變更過程
2003年10月27日,港府推出「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即香港投資移民計劃),投資人無須在香港開設、經營任何生意,只須投資不少650萬港元於房地產或金融資產等指定投資類別,即可全家定居香港。2010年10月13日,港府宣布對「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作出修訂,修訂後申請來港的投資門檻由650萬港元增至1000萬港元,並將房地產投資暫時剔除獲許投資資產類別。2015年1月14日,特首梁振英宣布暫停推行「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