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A股港股實現互聯互通
2015年 03月 18日 01:15    香港商报
 

為了鞏固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中央對此一直不遺餘力,除了容許內地企業透過紅籌及H股形式登陸香港,更尋找方法,透過實現中港股市的「互聯互通」,從而達致境外資金利用香港進入內地的效果;包括2014年11月17日正式啟動「滬港通」,以及即將落實的「深港通」,可算是內地在惠港金融政策方面,達到了階段性成果。

「滬港通」啟動後翌日(2014年11月18日),《環球時報》發表評論文章指,「滬港通」是中國對外開放的重大新舉措,也是一項具有實質意義的惠港及雙贏機制。該篇文章引述分析人士稱,「滬港通」對香港最大的意義在於「通」,在該等交易機制下,定必將為香港股市帶來新交易額,增加其競爭力;滬港股市合起來已是全球頭三大股市之一,這一跨越式升級的意義,將在往後的日子裏逐漸顯現。

深港通是滬港通升級版

另外,市場一般預期「深港通」開通後,其對於香港金融業的正面效應,將遠較「滬港通」為大,可算是「滬港通」的加強升級版。為何這樣說?與上海股市不同,在深交所掛牌的公司,以中小型公司為主,吸引不少內地散戶進場投資之餘,其行業的種類亦遠較上海股市為多,由此可以推斷,深交所給予香港投資者選擇,亦遠較上交所為多。

事實上,內地早已手研究為中港投資者實現跨境證券買賣。2007年8月,國家外匯管理局宣布《開展境內個人直接投資境外證券市場試點方案》(即坊間所謂『港股直通車』),以天津為試點,開放中國散戶資金來港投資證券。雖然上述消息公布後,港股在3個月間狂升近1萬點,但在「港股直通車」的背後,卻未有解決熱錢流動構成的「系統性風險」問題。最後,時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於2007年11月初,毅然煞停「港股直通車」。

經歷金融海嘯以及歐債危機後,中港投資者看似洗脫昔日瘋狂、回歸理性之際,國務總理李克強去年4月出席海南博鰲亞洲論壇時宣布,「上海以及香港證券市場實現『互聯互通』,內地以及香港的投資者,可透過滬港證券交易所,買賣對方市場指定的股票」。此話一出,意味中港證券市場,開展了融合之旅的第一步。

學者盼再擴張至商品通

香港金融業人士及學者認為,「滬港通」既利好香港資本市場,更有利香港做好中國連接世界金融業「橋頭堡」這個角色。東驥基金管理董事總經理龐寶林對本報稱,「滬港通」既協助內地資金「走出去」,更協助外國投資者利用香港進入內地資本市場;港區人大代表劉佩瓊則對本報表示,「滬港通」順利啟動,意味中央繼續視香港為國際金融中心,上述角色不會因為短暫的政治事件而改變。

「滬港通」這「1117次」列車順利開出後,中港金融業將如何實現進一步融合,從而強化香港在中國金融業開放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學者認為,應先將證券層面的「互聯互通」擴張至「深港通」,再實現「商品通」。香港金融業經常遭人詬病,指其過分集中在證券業,若「商品通」在可見將來得到落實,香港金融業或會變得多元化,既刺激香港擴充來自金融業的稅收,又可製造更多就業機會,鼓勵更多年輕人投身金融業,改善香港年輕人向上流動機會不足的問題。香港商報記者鄺偉軒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徐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