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訊】亞洲開發銀行24日發布的《2015年亞洲發展展望》認為,鑒於政府調低增長目標并繼續實施結構性改革計劃,2015和2016年中國經濟增長將繼續保持適度減速狀態。該行預計,2015年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速為7.2%。
全球經濟增長最大貢獻
2014年,中國GDP增速為7.4%。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將今年GDP增長目標設在「7%左右」。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此前在全國兩會記者會上表示,有能力保持中國經濟的大盤、基本面持續向好。針對中國經濟的目前形勢,亞行上述報告稱,作為亞洲最大經濟體,中國很有可能在2015和2016兩年繼續保持其全球GDP增長最大貢獻者的地位。亞行同時預測,2016年中國GDP增速將達7%。亞行首席經濟學家魏尚進表示,尽管存在一些導致增速減緩的自然力量,如勞動適齡人口減少、勞動力成本上升等,但只要政府穩步推進改革議程,提高生產率,中國經濟就可以繼續保持穩定發展的態勢。他指出,深化金融部門改革,如降低國有銀行的主導地位,實現利率自由化,同時維護金融穩定等,是中國所需改革方案的重要元素。
結構調整成果已經顯現
2014年,經濟結構調整成果已經開始顯現。雖然除農業以外的其他產業增長均有所放緩,但經濟增長由工業主導逐步轉變為服務業主導,產業結構調整朝著政府預期的目標推進,服務業是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亞行報告認為,城鎮化和不斷提高的家庭收入是促進服務業快速發展的結構性驅動因素,同時服務業本身也從商事制度改革和結構性減稅中受益良多。去年由於經濟結構調整,融資條件緊縮,房地產投資增速減半,住房供應過盛。伴隨工資提高和社會轉移增加,居民實際可支配收入保持了8%的強勁增長,消費增速仍舊穩健。出口同比增長6.8%,快於全球貿易增速。報告亦指出,尽管2015年至2016年中國經濟增速料將持續放緩,但國內改革帶來的生產率提高,大宗商品價格下降,強勁的國內消費增長,以及中國出口高端市場的穩定復蘇等都將繼續帶動增長。此外,受國際食品和石油價格疲軟和信貸增速放緩的影響,2014年中國通脹率比上年有所下降。亞行預計,這一趨勢將在2015年持續,并在2016年轉為輕微回升。
財稅改革紅利持續釋放
亞行報告還肯定了中國政府正在推進的地方政府融資機制改革,例如改革遵循的「開前門,關后門」的原則將促進地方融資更加透明規範。同時,改善公司合作(PPP)的發展環境是減輕地方政府基礎設施投資支出壓力的有效措施。
「地方政府融資機制改革中最為關鍵的挑戰是在轉軌的過程中如何確保財政對經濟的中性影響,既要避免『關后門』而沒有『開前門』所帶來的財政緊縮風險,也要避免『兩扇門』同時打開所造成的債務激增風險。」亞洲開發銀行駐中國代表處經濟部主任康拉德說。亞行報告認為,未來中國地方政府獲得資金渠道將會增多,中央政府將允許更多的地方政府參與債券發行試點工作,提高債券發行上限,實施市場導向的定價機制改革,除普通國債外也允許發行特殊建設國債等。康拉德說,從政府公布的財政體制改革方案和當期的實施效果來看,改革還是充滿希望的。隨著改革的推進,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收入和支出責任將重新調整,稅制結構將不斷優化,個人所得稅和房地產稅等將在地方財政收入中發揮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