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上環可打造國際食材中心
2015年 04月 01日 01:14    香港商报
 

   預算案除了減稅和扶貧之外,如何發展經濟,更是工商界最關心的問題。在財爺為預算案收集意見時,工商界提出了不少建言,其中有提議把上環打造為「國際食物材料貿易中心」,筆者認為這個好主意,值得政府認真考慮。

  過年是中國人的大日子,相信不少市民都曾在上環南北行和海味街辦年貨,對那一帶人群川流不息的熱鬧情況仍印象深刻。因為近年不僅本地人喜歡在上址買貨,連內地客和外國游客也懂得前往光顧,今年人流更旺,皆因在春節前內地有傳媒專輯介紹到香港辦年貨攻略,上環海味街是重點推介之一,吸引了更多的內地客慕名而來,亦提升了該區的知名度。

    地鐵西延有助發展

  說起上環的南北行和海味街,可說歷史悠久。早在一百多年前,香港已經將大量的中國食材和藥材集中起來,載運到世界各地;同時,香港也很早便把東南亞一帶的土特產收集起來,運輸到內地各個城市。當時,主要的上落貨地點便是位於上環西營盤的三角碼頭,所以便造就了上環成為現時中外著名海味及中藥材的集散地。

  現時港鐵港島線已伸延至西區,令到處於中西區交匯的上環更人氣急升。正好為這個老區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因此,早前有業界人士便趁財爺就新預算案收集意見時提出:上環既然已是一個食材集散地,只要加以規劃、統籌及引導,注入多元化概念,不僅經營傳統的南北行及海味業務,還可設立一些展銷場地,展示全世界的各種肉類食品、海鮮食品、奶類食品、各類飲品和酒類產品等,吸引世界各國的食品供應商和貿易商在此設點設站,相信可以變身成「國際食材貿易中心」,為香港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

    四大優勢有得發揮

  打造「國際食材貿易中心」,香港其實很有條件:第一,香港是一個自由港,貨物進出自由,沒有保護主義,世界各國對於農產品和各種食物進口都設立了嚴格的保護制度,限制入口,唯獨香港全方位開放,所以全世界的農產品和最好的食物材料、山珍海味、名貴藥材都可以集中到香港;第二,香港沒有關稅,企業經營的利得稅也是全球最低,加上不設增值稅,有利世界各國的食材商在此公平競爭;第三,香港有非常嚴格和科學化的食品安全檢查制度,也有嚴格的商品說明條例制度,防止假冒偽劣的食品流入卓有成效,令消費者放心;第四,香港一年接待的旅客逾6000萬人次,單是內地客已超過4700萬人次,不愁客源。

  當然,宣傳工作不可缺少。例如每逢周末和星期日,當局可把南北行一帶的街道改為行人專區,由區議會或者商會輪流舉辦美食展覽,推薦香港美食和世界各國的美食飲品,作為一個特色景點,既可讓本地居民懷念一些因租金急劇上升而或會失傳的傳統食物,也可讓世界各地游客體驗一下香港「美食之都」的名不虛傳。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徐明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