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新三板火爆 泡沫風險須警惕
2015年 04月 13日 00:49    香港商报
 

     近期,內地股市持續瘋狂,股指一路上揚冲破4000點大關。與此同時,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新三板)也异常火爆,無論成交金額還是挂牌速度都明顯提升,市場對新三板關注度與日俱增,投資者聞風而動,各路資金正想方設法蜂擁進場。受訪專家認為,目前新三板持續升溫,主要原因是經濟環境、市場需求和制度完善的共同作用。值得強調的是,由於信息不對稱和企業業績可能存在的大幅波動,投資者需警惕巨大財富效應下暗藏的風險。香港商報記者 朱輝豪

    人為炒作股價虛高

    隨著各路資金的蜂擁進場,新三板盛宴暗藏著風險也引來一部分人的擔憂。分析人士指出,由於信息不對稱和企業業績可能存在的大幅波動,巨大的財富效應或許也將醞釀著更大的泡沫風險。

   馮先生指出,這個剛剛發展起來的市場并非毫無隱憂,參與機構在高歌猛進之際還須提防風險。由於不設漲跌幅限制,部分新三板個股的股價實際上完全是人為炒作的虛高。「新三板的風險依然存在,由於信息不對稱,一般投資者看不懂,協議交易方式沒有限制,這方面存在較大的風險。做市商會好點,買新三板的投資者最好購買進入做市商的企業,或者是原始的定向增發的股票。」馮先生說。

    他并指出,新三板容易挂牌就會導致企業良莠不齊,而且有些挂牌公司可以通過操縱自身股票的方式,讓投資者蒙在其中。所以,并非所有挂牌新三板的公司都是好的,也存在一些目的不明,可能就是為了圈錢的公司。

    「市場存在的風險不可避免,未來不排除在新三板市場挂牌的公司面臨經營失敗的可能,企業股價下跌和退出市場這個風險還是存在的。」趙錫軍說,因為在新三板挂牌的本身就是中小企業,這些企業的經營面臨比較大的競爭并且在穩定性管理和規範性控制等方面相對大企業較弱一些,所以挂牌企業出現經營困難這種情况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大的。

    證監會亦針對新三板風險發布提示,將繼續要求全國股轉系統公司密切監控市場價格异常波動情形,嚴厲打擊各種違法違規交易行為,堅決維護市場「三公」原則。投資者切忌盲目入市和跟風妙作。從指數編制的角度看,新三板指數不能完全反映交易全貌。投資者在參與新三板交易時,要客觀分析,切記盲目入市。

    或將成為中國「納斯達克」

    分析人士認為,新三板的跨越式發展離不開國家政策面的支持,而國家之所以大力發展新三板,更深層次的原因來自於通過新三板這一資本市場,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而隨著包括分層管理、競價交易以及轉板等制度改革預期的不斷強化,新三板正顯現出中國版「納斯達克」的氣象。

    趙錫軍指出,「新三板設立的意義是希望它能夠成為為廣大中小企業提供融資,讓中小業的價值能夠得到更好地展現的一個平台。特別是一些處於創業期的企業,創業發展的過程中如果能有這麼一個平台支持的話,對企業提升自身的治理結構、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以及融資能力和市場的知名度等方面都很有幫助,有利於企業獲得更好的成長環境。」

    在他看來,中國的市場經濟正處於方興未艾階段,政府鼓勵創新創業,且民間對此熱情高漲。「如此好的氛圍,再加上中國人的勤勞、智慧等特質,在眾多的創業型企業中間,將來總會出現不斷成長起來的優秀企業和一批優秀的企業家。所以,從目前的氛圍和環境以及中國人的這些特質來講,新三板成為中國的納斯達克是個大概率事件。」

    馮先生對新三板發展成為中國的「納斯達克」的觀點亦表贊同。「雖然新三板才剛剛火爆,但5年內會超過深交所,8年超過上交所的交易量。納斯達克就是幫助高新技術企業快速融資、快速上市的,這也契合李克強總理說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說法。」他指出,現在創業激情十分濃厚,特別與移動會聯網相關的創業公司雨后春筍般地出現大大提高了這個可能性。「按此速度發展,2015年底挂牌企業達到3000家,5年內到達10000家還是有可能的。」他對此樂觀預計。

    多因素疊加新三板持續火爆

    證監會10日召開例行發布會,針對三板成指和三板做市指數漲幅較大,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表示,新三板市場近期交易活躍,投資者參與積極,截至4月7日,三板成指較年初上漲113%,三板做市上漲146%,2015年以來新三板日均成交量6.87億元,為2014年的13倍。特別是今年3月以來,新三板活躍度和漲幅進一步增加,反映投資者對經濟轉型升級的預期。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認為,大環境因素、市場需求和制度的不斷完善等多重因素疊加,是新三板持續火爆的主要原因。「目前,不管是創業板還是主板市場,交投都比較活躍,這帶動了包括新三板在內的市場的需求,因為新三板能滿足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同時這些企業在新三板挂牌進行交易還可以有一定的流動性。」他并指出,新三板制度的不斷完善一改「老三板」相對各方面制度都不完善的局面,在制度建設和規格建立方面有了很大的進步,也更加方便企業上市挂牌,同時給投資者帶來相當的吸引力。

    一家多年前在新三板挂牌的企業負責人馮先生告訴本報記者,新三板的真正火爆始於做市商制度推出之后,這可謂是新三板的一個轉捩點。暢通的上市通道和寬松的上市門檻滿足了中小企業主的上市需求;另一方面,新三板挂牌交易機制對企業持續增資、合理估值十分有利。「新三板真正的價值在於挂牌企業的融資需求變得非常容易,等到公司業務做大時還可通過定向增發的方式進一步拓展公司規模,這對於沒有抵押物來得到銀行貸款的中小企業來說,在新三板挂牌成交將迎來一個巨大的發展機遇。」馮先生說。

    投資者趨之若鶩

    自2014年新三板面向全國運行之后,挂牌公司數量快速增加,表現出巨大的市場潜力。隨著市場容量的擴大和流動性的提升,新三板持續升溫,越來越多的投資者也瞄準了這塊充滿無限可能的市場,轉戰新三板已成為投資者津津樂道的話題,各路資金正在通過各種方式涌入新三板。

    業內人士認為,新三板目前正處於一個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期,在國家主導的新一輪經濟變革大潮中,眾多優秀的中小企業有了抓住機遇獲得快速增長的機會,新三板市場也正在聚集越來越多好的企業。同時,資本無疑是逐利的,只要有更多的企業願意上新三板,并造成巨大的財富效應,那麼錢都會往里面涌。所以,新三板對投資者來說也是歷史機遇,是未來5-10年中國最好的投資領域之一,尽早進入新三板市場,就能享受到后續政策紅利釋放帶來的好處,實現財富的積累和增值。

    隨著新三板市場熱度升高,各方面參與市場的熱情也越來越高,新三板上的專業投資機構也在不斷增多,私募基金、券商資管產品、基金專戶等急急殺入新三板市場。馮先生分析指出,隨著幾個月來市場的不斷深入,前期投資者已賺得盆滿缽滿,但隨著挂牌企業的不斷增多和市場容量的不斷擴大,新三板儼然已成為資本市場的重要風口和資產管理行業的一個重要戰場。

    公募基金進場或指日可待

    基金公司作為新三板市場機構投資者之一,可通過專戶或子公司發行投資新三板的產品,但此前公募產品尚不能參與新三板投資。不過,行情的火爆使得這個場地一切皆有可能。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張曉軍在4月3日召開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透露,公募基金投資新三板挂牌股票相關指引正在制定,證監會鼓勵公募基金在做好公允估值、流動性風險控制和投資人利益保護等相關機制安排的基礎上,進行將投資範圍擴大到新三板股票的試點。

    據馮先生透露,現在有許多人打算專門設立投資新三板公司的基金,并幫助和輔導現有的新三板企業,包括投融資、增發和對資源的整合,甚至幫助想上新三板但沒有上到的優質企業進入新三板。「現在與新三板有關的機構非常多,各種各樣的民間機構和基金公司正在發起成立,包括私募的,聽說公募的也要來,這樣的話新三板會進入一個爆發期。」他說。

    不過,仍有投資分析人士認為,公募基金參與新三板市場,尚須解決交易制度建設、投研團隊建設、產品設計、投資適當管理等方面的問題。趙錫軍指出,投資者也要關注資金進場以后都在炒作新三板板塊,把它炒得很高,使其成為波動很大、投機性很強的板塊就會適得其反,可能會帶來對市場發展不利影響。反,可能會帶來對市場發展不利影響。

    設門檻過濾風險

    雖然新三板目前火爆异常,但監管層也對資金的入場設置了門檻,個人參與新三板挂牌公司股票公開轉讓有兩個門檻:一是本人名下前一交易日日終證券類資產市值500萬元人民幣以上,二是具有兩年以上證券投資經驗,或具有會計、金融、投資、財經等相關專業背景或培訓經歷的自然人投資者。

    實際上,對於門檻的設立是否有必要也一直存在一定的爭論,而投資者要求降低新三板入場門檻的呼聲一直很高。趙錫軍分析認為,500萬的門檻設立還是很有必要的,這實際上更多的是對承擔風險能力較弱的投資者的一個過濾。」他指出,從投資者角度來講,不僅僅要看到企業往上走和順暢的一面,還要看到有些企業在市場經濟中的優勝劣汰機制所發揮的劣汰的一面,所以要有應對風險的準備。這也是對投資者設置投資門檻的原因,實際上這是從過濾風險承擔能力較弱的投資者的角度來考慮的。

    據了解,投資者如果要繞過500萬的註冊門檻,可以參與基金、信託、券商等發行的新三板金融產品,投資門檻100萬。根據中融信託統計,目前已有25隻投資新三板的私募產品在基金業協會備案,包括理成資產、朱雀投資、鼎鋒資產、景林資產等私募都有深度介入,已有3隻證券公司新三板私募產品登記在冊。

    如果按照目前門檻的設立和相應基金的門檻要求,對大量的散戶來說就只能是「望股興叹」了,但事實并非如此。馮先生告訴記者,如果受限於500萬元的高門檻,購買新三板相關的私募、資管產品不失為一種好的選擇。而對散戶來說,現在已可通過種種灰色路徑繞開門檻進場了,散戶也都蠢蠢欲動,想盡辦法向新三板市場進軍。

    新三板歷程

    新三板是服務於創業、創新、成長型中小微企業的全國性證券交易場所,2013年6月19日,國務院確定將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試點擴大至全國範圍。

    隨著挂牌公司的不斷增長,尤其去年8月做市商制度出台后,新三板市場一改此前無人問津的低迷態勢,整體交投日趨活躍,近期更呈現井噴態勢。截至今年4月7日,新三板挂牌公司數量直逼A股,達到2192家,總股本為934.22億股,其中無限售股本333.08億股,總市值達達到1.2萬億元。當日,挂牌公司股票成交規模突破50億元,達到52.29億元,其中做市方式轉讓的股票成交35.73億元。今年以來,挂牌公司股票成交累計達425.8億元,其中做市方式轉讓的股票成交累計達267.4億元。

    2015年3月18日,新三板指數正式對外發布,標誌著新三板市場正式步入指數時代。業內人士表示,新三板指數發布是新三板市場發展的里程碑事件,標誌著新三板市場行情有了「風向標」。新三板指數的發布將在進一步提升市場關注程度、引導挂牌公司優化股票轉讓方式、吸引機構投資者參與等方面產生積極作用和深遠影響。

    

 
(來源: 香港商報) 編輯: 黃錦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