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訊】中國央行14日公布2015年一季度金融統計數據。數據顯示,中國3月社會融資規模大幅低於預期,M2增速回落,新增貸款好於預期。
央行昨日公布的數據顯示,3月中國廣義貨幣(M2)餘額同比增長11.6%,預期12.4%;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1.18萬億元,預期1.5萬億元;新增人民幣貸款1.18萬億元,預期1.04萬億元。
一季度,內地影子銀行融資大幅萎縮,實體經濟以委託貸款、信託貸款和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方式合計融資3859億元,比去年同期少1.14萬億元。
華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俞平康評論稱,3月貨幣信貸低於預期的現實表明,需求端若難以有效得到提升,單純依靠貨幣政策或許對實體經濟的效果有限。同時預計,進入二季度以后,財政、貨幣、地產等多政策齊為改革轉型保駕護航的格局將尤為顯著。
M2同比增11.6%
3月中國廣義貨幣(M2)餘額127.53萬億元,同比增長11.6%,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去年末低0.9個和0.6個百分點;狹義貨幣(M1)餘額33.72萬億元,同比增長2.9%,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去年末低2.7個和0.3個百分點;流通中貨幣(M0)餘額6.2 萬億元,同比增長6.2%。2015年一季度净投放現金1690億元。
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司長盛松成稱,M2增速回落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外匯占款同比明顯少增,以及同業資金及表外融資減少導致貨幣派生減少。
盛松成稱,今年一季度,M2增速雖略有下降,但仍較接近12%的目標值,與經濟增長和物價漲幅預期目標也基本匹配,有利於為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營造穩定的貨幣金融環境。
3月初的2015政府工作報告將今年M2目標增速降低至12%,去年為13%。
社會融資不及預期
2015年3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1.18萬億元,分別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少1758億元和8378億元,預期1.5萬億元。
值得指出的是,一季度影子銀行融資大幅下降。一季度實體經濟以委託貸款、信託貸款和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方式合計融資3859億元,比去年同期少1.14萬億元;占同期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的8.3%,比去年同期低19.4個百分點。
民生銀行宏觀研究院院長管清友評論稱,社融增長繼續受表外融資拖累,因經濟下行和嚴監管,銀行同業創新意願大幅下降,表外轉向表內和直接融資趨勢明顯。
新增貸款好於預期
中國3月新增人民幣貸款1.18萬億元,預期1.04萬億元,前值1.02萬億元。
盛松成表示,一季度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同比增多,占比大幅上升。一季度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3.61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多增6253億元;占同期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的78.3%,比去年同期高24.1個百分點。
俞平康稱,3月居民按揭貸款1670億元,同比少增258億元,居民長貸增長力度減弱,仍需觀察330地產新政對居民按揭貸款的推動作用。企業長貸3643億元,同比多增390億元,企業長貸在連續3個月新增量超過5000億元以后增長下降,在一定程度上顯示與地產和地方政府等相關的債務展期訴求下降,企業的中長期信貸需求持續增長的動力下降。
管清友點評稱,新增人民幣貸款主要由非金融企業貢獻,注意到信貸增量與固定資產投資信貸資金來源大幅背離,信貸高增長無法指示經濟復蘇。信貸高增長與經濟下行并行不悖,一方面因企業盈利能力不強,貨幣周轉偏慢;另一方面因債務到期和守住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壓力,部分信貸用於債務展期。
管清友進而表示,雖然新增人民幣貸款高增長,但用於實體的不多,貨幣政策仍需指向放松,緩解債務展期對其他融資主體的擠出效應,在此背景下,穩增長也需寬貨幣,利率將繼續下行。
外匯儲備持續收縮
中國3月末外匯儲備餘額3.73萬億美元,預期3.82萬億美元,前值3.843萬億美元。這已經是外匯儲備持續3個季度收縮。
新增存款處歷史地位
3月新增人民幣存款2.5萬億,低於近幾年的均值。管清友認為,一方面因存貸比壓力沒那麼大,加上存款偏離度考核,銀行拉存款意願減弱;另一方面因利率市場化和股市上漲,其他理財產品和股市對一般性存款形成分流。
民生銀行:外匯占款拖低M2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分析稱,一季度社會融資規模增量比去年同期減少近20%,主要受對影子銀行和同業業務監管加強的影響。M2同比增長11.6%,大幅低於市場預期,也低於全年12%的調控目標,主要受外匯占款大幅減少的影響。尽管央行加大公開市場操作,引導貨幣市場利率下行效果已經顯現,但仍需進一步擴大降準力度從根本上解決基礎貨幣投放問題。
招商證券:M2回落符合預期
針對央行昨日發布的一季度金融統計數據報告,招商證券謝亞軒點評認為,M2從上月12.5%回落至11.6%,符合預期。主要原因是去年同期拉存款力度較大,月末存款偏離度考核下今年存款增幅較少。其次,非銀同業存款納入一般存款口徑繼續帶來干擾。目前貨幣基金為代表的同業存款增速顯著放緩,而去年同期基數較大。
逆回購再降利率
一季度內地社會融資數據反映了中國央行在利率市場化后,基礎貨幣供應遇到的困境,人民幣均衡匯率導致外匯占款下降系統性,從而出現央行基礎貨幣供應不足的緊縮效應,因此,外界分析預計央行會加速通過貨幣市場以及PSL、MLF新工具投放流動性,甚至啟動降準也是可選項。據央行網站消息,央行昨日進行100億元人民幣7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3.35%。相較上周四的逆回購利率再降0.1%,這是今年以來央行第五次下調逆回購中標利率,已從年初的3.85%將至3.35%。民生證券對此點評稱,考慮到資金面明顯松弛,央行隨行就市將逆回購中標利率下調屬情理之中。首先,近期資金面轉松,7天回購利率顯著下降至3%一線,逆回購利率不隨二級市場下調,除非央行強行攤派,那麼逆回購就會發不出去。因此,考慮到資金面明顯松弛,央行隨行就市將逆回購中標利率下調屬情理之中。其次,實際有效匯率太強,經濟下行壓力不減,貨幣政策應指向寬松來緩解匯率端的壓力,經濟企穩也需寬財政和寬貨幣并舉。貨幣政策大方向還會是寬松的。第三,考慮到未來財政繳款,IPO常態化的壓力,R007繼續下降空間也不大,4月波動中樞在3%-3.5%之間。最后,目前曲線已陡峭化,3年期AAA信用債收益率與9折后貸款利率利差已處歷史低位,安全邊際已顯,10Y國開4.2%附近已具備配置價值。
盛松成:實體經濟貸款占比升
央行調查統計司司長盛松成稱,總體看,社會融資規模適度增長,融資結構有所優化。一季度,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同比多增,占比大幅上升,增加3.61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多增6253億元;占同期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的78.3%,比去年同期高24.1個百分點。他介紹,投向產業部門、基礎設施和房地產領域的貸款增長較快;今年3月末,全部產業部門中長期貸款餘額30.74萬億元,同比增長15.8%,增速較上年同期提高5.7個百分點。
「產業部門、基礎設施和房地產領域貸款增長較快將促進基礎設施、制造業和房地產開發的產業投資增長,支持經濟增速回升,穩增長的政策效應將逐漸顯現。」他稱。盛松成表示,近期企業融資成本持續回落,融資狀况有所改善。一方面,直接融資在社會融資規模中的比重不斷加大,信託貸款等高成本融資的比重持續下降;另一方面,央行綜合運用公開市場操作、短期流動性調節工具、常備借貸便利等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有效降低了貨幣市場資金價格等短端利率,推動企業融資成本持續回落。他并稱,與此同時,商業銀行取消了不合理收費項目,降低了部分收費標準;企業融資過程中擔保、評估、登記、審計等中介機構的收費也有所下降,進一步降低了企業融資的綜合成本。
地方債置換央行應有作為
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梁紅在最新的研報中表示,央行能夠、應該、而且可能在此過程中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中金認為,隨著外匯流入放緩,央行需要尋找基礎貨幣投放的有效替代工具。但國債市場規模偏小,限制了央行通過市場操作投放的能力。
為公開市場儲備工具
央行支持地方債務置換不僅有助於降低政府的融資成本,而且大大緩解地方債務結構調整可能給市場流動性帶來的壓力,也有利於央行逐步增加對國內政府債券的持有,為公開市場操作儲備必要的工具。而且,中國央行購買和持有地方政府債券并無法律障礙。根據相關法律,中國人民銀行為執行貨幣政策,可以「在公開市場上買賣國債、其他政府債券和金融債券及外匯」。
中國地方政府債券市場目前的規模為1.16萬億元(相當於GDP的1.8%),但是必將進一步擴大。隨著地方財政改革的推進,更多隱性的、不透明的地方債務將被標準化的地方政府債券取代。
另據中投證券分析師張超的報告稱,從總量規模匡算,目前內地信用債市場存量規模在11萬億元,按目前商業銀行1%的壞賬率再打折,預計公募債權違約券面規模不少於500億至600億元。
并非嚴格意義上QE
中金認為,央行購買地方債并非嚴格意義上的QE,規模也無法與美聯儲QE相提并論,中國政策利率目前仍然居高不下,央行即便參與,仍屬常規操作,并非嚴格意義的量化寬松,而且其資產購買也不太可能達到美聯儲非常規操作的量級。
截至2014年底,中國央行持有1.53萬億元國債,占其總資產的4.5%。這與美聯儲目前所持2.46萬億美元美國國債,占總資產的55%形成鮮明對比。
假設央行介入購買地方政府債券,央行所持政府債券占政府債券市場總規模的比例維持在18%(美國為18.9%),若地方政府在5年內完成所有債務的置換,那麼央行可能每年增持1.14萬億元政府債券。這將為債務置換的實施提供有力支持。
但中金也強調,上述理論中的央行通過增持地方債券來擴張資產負債表可能是漸進的過程。因此,在外匯占款減少的背景下,預計大幅降低存款準備金率仍將是央行為實現今年M2增長目標所作政策努力中關鍵的一部分。
官方:PPP項目須測壓
此外,財政部昨日發文,要求對開展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進行財政承受能力論證,審慎控制新建PPP項目規模,以防控財政風險。
最新發布的《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財政承受能力論證指引》明確提出,開展PPP項目要進行財政承受能力論證。如未通過論證,則不宜采用PPP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