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電子報內容>>七彩雲南

百年雲咖如何煉成「大咖」?
2015年 04月 15日 08:09    香港商报
 

    雲南種植咖啡已有上百年歷史。早在1892年,法國傳教士進入雲南,就把第一株咖啡苗種在了大理賓川一個叫茱苦拉的小山村。時至今日,這批咖啡種子繁衍的咖啡植株仍有一些在開花結果。茱苦拉的咖啡雖僅供教士飲用,但當地的村民也隨著神父喜歡上了咖啡,直到今天,這個偏僻的西南農村,家里給客人喝的,依然是咖啡。
    雲南的氣候條件非常適合咖啡的種植。近年來,雲南咖啡規模化種植發展迅速,種植區域擴展到更為適合咖啡生長的普洱、德宏、保山、臨滄、西雙版納等地。在雲南,歷經不同時期,咖啡也有盛衰之時,但咖啡卻始終沒有離開過雲南。
    1988年,雀巢為了降低南美洲咖啡種植基地對咖啡價格的影響,將目光轉向了雲南,於是,雀巢咖啡有了雲南的味道。近年來,上島、麥斯威爾、星巴克進駐,以后谷咖啡為代表的本土加工企業相繼崛起。只是,被業內稱為「可以和藍山比肩」的雲南咖啡,卻少了些雲南的味道。哪怕是現在,這種情况依然普遍。值得欣慰的是,當「業界」越來越多的人關注雲南咖啡的精品之路時,雲南咖啡離雲南味道或許真的就不再遙遠了。
    數十年間,雲南一直堅持著演好原料供應商這個角色。期間,不乏有志之士挺身而出,發展自己的品牌。許多長者、甚至年輕人都還有些許印象,大概10厘米高的鐵皮罐子上赫然印著「小粒咖啡」,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小粒咖啡」漸漸淡出昆明老百姓的視野,成為了記憶。由於雲南咖啡本土品牌大都曾經名噪一時,卻未能逃脫「小粒咖啡」的命運,導致消費者認知度不高、信任感不強,尤其在國際市場缺乏話語權。品牌之爭,成為雲南咖啡的一道傷口。質優價廉的雲南咖啡如何煉成「大咖」,成為業界正在思考的問題。王子元

 
(來源: 深圳新闻网) 編輯: 庄春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