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電子報內容>>國際周刊

中國增速十年來首度遜美
2015年 04月 28日 00:00    香港商报
 

    按美元計 Q1名義GDP僅3.5%

    中國增速十年來首度遜美

    尽管中國經濟增速已大幅放緩,但大多數經濟學家仍認為,中國經濟增速仍超過美國。不過,法國巴黎銀行首席亞洲經濟學家伊萊卻持相反觀點。伊萊稱,如果均以美元計算,中國名義GDP增速「幾乎可以肯定」低於美國。尽管以人民幣計算且經通脹調整的中國一季度實際GDP增長7%,但以美元計算的名義GDP增速僅為3.5%,低於美國。這意味着十年以來中國經濟追趕美國的步伐第一次落后。

    美處通脹華陷通縮系主因

    伊萊近日在《華爾街日報》刊文稱,在同比基礎上,中國一季度名義GDP增速放緩至5.8%,已經非常接近2009年一季度創下的5.7%的低水平。在環比基礎上,預計一季度名義GDP年化增長率將減少2%。這是25年多以來,中國經濟以現金值計算第三次出現環比萎縮。尽管美國一季度GDP增速數據尚未公布,但保守地假設實際GDP年化增速為2.5%,有益的基數效應可能仍將令名義GDP同比增速在4.5%左右。因此幾乎可肯定,按美元計價,美國經濟增速十多年來首次超過中國。

    他還指出,美國仍處於通脹過程中,而中國已陷入通縮,這是造成上述差异的主因。這代表計算經通脹調整的實際GDP增速時,中國的GDP增速會更高,而美國則將下降。事實上,官方在公布GDP數據時,通常只強調實際GDP。同時,他還懷疑中國的「實際」GDP數據被誇大了。「參考一些硬性經濟指標,如鐵路貨運量、發電量和進口額,中國的GDP數據明顯有水分。」他稱,中國首季經濟增長數據有水分已非秘密,這種統計「技巧」理論上會維持下去,直至中國放水對實體經濟產生影響為止。

    京已無選擇 仍需放松政策

    北京幾乎沒有選擇,但還需通過盡可能地放松政策,力爭維持不可持續的經濟增長動力。然而,不斷放緩的名義GDP增速交織着仍然穩定增長的槓桿率的狀况無法永遠持續下去。其實中國內地也有專家認為,雖然官方公布的一季度GDP增速在7%左右,但微觀觀察到的速度可能已經在5%至6%左右。伊萊指出,解決的辦法是看以美元計算的名義GDP,這種指標尤其在進行跨國比較中會剔除失真影響。

    此外,伊萊還質疑中國的GDP平減指數,懷疑中國通過操縱GDP平減指數及誇大通縮來拉升實際GDP增速。自2011年以來,中國的GDP平減指數持續低於通過CPI和PPI計算出的相關數值。據法興的分析師計算:「名義GDP增速下降得更快,由年率7.7%降至5.8%,這意味着負GDP平減指數:-1.1%,此前為0.4%。  

    中國正處工業通縮臨界點

    GDP平減指數為負,這種情况在1998年、2009年發生過,現在是第三次。1998年發生是因為東南亞金融危機,2009年發生是美國次按危機之后給中國造成的影響,這次是在沒有外部危機的情况下出現,表明中國經濟進入了一個通縮的狀態,這個迹象表明經濟沒有見底。伊萊解釋稱,這里講的是工業通縮,中國現在正處於通縮臨界點。

    伊萊最后表示,中國經濟此前被認為注定趕超美國的步伐已停滯不前。根據當前市場價格計算,去年,美國經濟體量超過中國大約7萬億美元,或者說比中國高70%。美國GDP總值為17.8萬億美元,而中國則為10.5萬億美元。如果美國在中期內保持4%的年化名義增速(4%即為當前十年平均值),中國按美元計價的名義GDP增速維持在6%,那麼,美國當前7萬億美元的GDP總值領先地位將不會被撼動,直到2022年。

    

 
(來源: )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