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交通環保可以創新
2015年 05月 04日 22:35    香港商报
 

建築師蔣匡文

近年香港在國際上競爭指標上,都在出現倒退的現象。香港政府跟隨國際大潮流,在環保上要出一分力,這是有實際需要,因為本港的地方已不足夠在人口稠密地區內,找到再多一些堆填區,但本港少有的垃圾循環工廠,卻因為本港的垃圾分類不好而產量不足,結果要從外國輸入洋垃圾來維持生產。但是除了限制膠袋派送之外,特區政府自己在垃圾分類方面都未做好其本分。市區內不少地方只有一個單色垃圾桶,三色廢物分類回收桶更加是少之有少,市民想幫助社會把垃圾分類也有困難,結果是一大堆垃圾堆倒在堆填區了事。

垃圾分類未做好本分

為什麼環保局,康文署等部門不能統籌改變現在的收集垃圾制度,加以改善?一方面政府打算謀劃要市民自付交垃圾袋費,但政府自己又不能有效制度去把垃圾分類處理,這變成只有官家自說自話,百姓不知何去何從,市民自然不服及不願意合作。

今日本港環保,把垃圾從垃圾堆分類的,竟然是那些為找尋紙張及金屬回收的老婆婆及老拾荒者。這是一個對政府官員的最大諷刺,但也可以反映社會上的垃圾本來有價,只是政府制度出了問題吧。

除了垃圾破壞環保之外,汽車排放也是一個問題,在外國由於地廣人多,為了減少個人用汽車代步的情况,政府都會鼓勵個人使用單車代步,但由於科技之發展,現代的個人代步工具不只限於用人力的單車,使用小馬達的半人力電單車,用電池的個人載具,已不止於幾年前出現有雙輪驅到的SEGWAY,現在又有一種叫MOBILITYSCOOTER,四輪的個人載具。上述幾種載具,是可以在一般的行人道上使用。

新載具被拒諸門外

香港雖然由於人口稠密,又有小巴,大巴,港鐵等組成的集體運輸系統,但是在新界地區由於住宅區分散,有不少住宅區需要一些超過一公里以上的路途到各巴士站港鐵站,加上區內點到點之購物,來往交通,不少新界市民都有單車或個人載具代步的需要,因此也造成新界使用汽車的增加,間接使街上泊車,成為不少新界區內的問題,就是單車泊位已成為新界地區的問題。

但是上述的各類可以代替汽車的個人載具在今天法例下是要與汽車一樣符合各種防撞的安全要求,幾乎不可能通過發牌的要求,所以在香港今日這種在歐美甚至中國大城市小區內常見之交通工具是不能在路上使用。

官員的擔心很簡單:「人口多,用單車不守交通規則,容易造成更多意外。」所謂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一律禁止,省時省力。

研擬修例容納新交通工具

這正好解釋香港競爭力落后的原因,政府官員不願意去容納創新的事物。最好是這些事物已在歐美國家發展已久,才會依樣葫蘆搬到香港。所以歐美用的快餐車可以搬,但東南亞及台灣的小食市場則不可。

這些可以減少使用汽車,減排放的個人交通工具是全新事物,政府取態應是開始研究,改法例去容納此類工具,而更應有一套發牌使用守則,以至像大貨車一樣有限制使用範圍,例如不能在香港九龍市區使用而限於部分新界區域,工具也除了守交通燈過馬路外,只能在行人路使用,車速也有限制等等,這才是一個把這些新事物納入正軌的政府政策,而不是只懂說不。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陈明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