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發改委、外交部、商務部日前發布《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首次明言要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充分發揮深圳前海、廣州南沙、珠海橫琴、福建平潭等開放合作區作用,并發揮海外僑胞和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獨特優勢作用,深化與港澳台合作。
顯然,這是國家推行「一帶一路」戰略的其中一步,并且已把港澳納入規劃之中。對香港來說,無疑又是中央送來的一份厚禮。
灣區經濟極具潜力
若大家有留意全球經濟布局,當會發現灣區經濟是二戰后一個非常重要的亮點。所謂灣區經濟,是指由一些距離相近的沿海城市,為了避免惡性競爭而分工合作,實行優勢互補,不僅令經濟效益大大提升,且形成極具競爭力的經濟區域。當前,世界上以紐約灣區、三藩市灣區和東京灣區最負盛名。
粵港澳有硬件基礎
紐約灣區,是美國經濟活動的神經中樞,其現代服務業在國際上也占有主導地位;三藩市灣區,從工業城市發展到擁有高新技術的矽谷,世界科技巨頭都在此匯集;東京灣區則坐擁日本最大的工業城市群,橫濱港、東京港、千葉港、川崎港、橫須賀港和木更津港全都處於東京灣之內,其金融和商貿在亞洲占有重要地位。可以看出,三個灣區都有共同特點,就是聚集了大量的財富和人才,經濟結構開放,資源配置能力高效,而且擁有發達的國際交通網絡。
眾所周知,粵港澳擁有全球最密集的海港群和空港(機場)群。去年,集裝箱輸送量超過7000萬個標準箱,機場旅客輸送量年逾1.4億人次,區域GDP總量達1.4萬億美元,貿易總量更高至1.8萬億美元。因此,粵港澳大灣區一旦形成,實力不會遜色於上述三大灣區,并完全有能力成為「一帶一路」的戰略基地和橋頭堡。機遇當前,香港絕對不能錯過,必須積極參與。
近年,中央積極推動粵港澳緊密合作、共同發展,支持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貿易、航運、物流、高增值服務中心,并支持澳門作為世界旅游休镕中心,同時希望建立港深、港穗、珠澳的創新合作機制。可以看出,根據三地的經濟特徵,國家已對粵港澳未來的分工互補合作作出了初步構思。
目前,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橫琴新區和南沙新區,均已獲國家批准,粵港澳自貿區也在推進之中,享有先行先試的優勢。發展粵港澳大灣區經濟,基礎和條件都已具備,但最關鍵的還是兩地制度如何磨合的問題。
需要避免無序競爭
值得注意的是,要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為世界舉足輕重的經濟區域,最核心的兩個字就是「合作」,最關鍵要避免城市之間無序競爭,以防互削實力,這才有利提升整體的對外競爭優勢。但要做到這一點,并不容易,有很多問題需要仔細研究、磋商和協調的。
須知道,粵港澳畢竟屬於不同的行政區域,香港和澳門是特別行政區,與內地雖為「一國」,但實行「兩制」。港澳一向奉行自由港政策,經濟傾向讓市場主導,政府盡量不干預;內地則不同,雖然中央政府現也開始提出「簡政放權」,但畢竟政府仍擔當着主導角色。將來粵港澳如何在不同體制下分工,此課題已頗复雜。
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 李秀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