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電子報內容>>國際周刊

京基建計劃遭私企冷待
2015年 05月 12日 00:00    香港商报
 

    兩年半前,中國曾承諾讓市場在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發揮「決定性作用」。然而,隨着經濟增長放緩,中國正求助於以往國家層面的應對舉措來加快經濟增長引擎的運轉。

    《金融時報》旗下機構「中國投資參考」的研究總監哈爾平稱,中國央行決定開始接受地方政府債券作為低息貸款的抵押品,這是一系列利用國家槓桿來恢復經濟活力的舉措中的最新一例。大家認為,這項政策出台的原因是,商業銀行不願購買地方債,即地方政府發行的、用以置換高息貸款的債務。

    政府干預及低回報系主因

    「中國投資參考」上月對公私合作基礎設施項目做了調查,結果發現,在一半的開發項目中,所謂的「私營」合作夥伴實際上是國有企業。在走訪的39個項目中,僅有22%擁有來自私人控股公司的投資。自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2013年)以來,推廣公私合作一直是一項王牌政策,因為北京方面試圖吸引更多民間投資進入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項目,但民間投資者似乎對這項舉措反應冷淡。

    「中國投資參考」還走訪了投資過公私合作項目的私營企業,結果僅得48%的受訪者稱以后會再次投資這類開發項目。他們認為,政府干預、投資者權利執行不力以及較低的回報是自己對此興趣不高的原因。

    由此可見,國家在向市場力量開放的領域仍扮演着主要角色。而問題在於,日漸開放的市場并不總是能夠立刻促成積極的改變:放寬基礎設施項目的參與條件尚未促成更多民間投資流入這些項目。

    

 
(來源: )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