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一帶一路戰略 破困關鍵
2015年 05月 20日 01:36    香港商报
 

   北京大學香港校友會暨浸會大學饒宗頤國學院早前舉辦「燕集香江」論壇,主題為「文化中國與一帶一路」。受邀出席論壇的東英金融集團創辦合夥人張高波指出,「一帶一路」的出現能帶領中國資金「走出去」,同時隨它的多邊貿易發展,也促使國內與各國貿易額進一步增加,並提升以人民幣作國際投資及貿易結算的佔比,對促進人民幣國際化及長遠減少對美元的依賴有戰略性意義。

  ??? 香港商報記者 鄭達偉

  中國金融在「一帶一路」戰略下將如何發展,是不少人關心的話題。回顧過去,改革開放為中國引入大量外地資金,在充實國內金融設施網絡的同時,也製造出不少難題,例如持續「招商引資」,促使中國無可避免跌進長期出口順差的陷阱,由於中國在外匯管制上仍沿用原有農民管理方式的基礎上,這就導致中國陷入因出口需要而不敢讓人民幣升值的尷尬局面,故此央行也喪失了人民幣的發行主動權。據悉,當前人民幣發行外匯佔比達到約90%,累積外匯已多達4萬億美元,故僅有美元體系能容納這龐大資金情況下,逼使中國無法實現更有效的投資。

  在此等困局下,東英金融集團創辦合夥人張高波認為,「一帶一路」戰略與「亞投行」的構建象徵推動整個國際金融版圖進行劃時代的變革。他指出,「一帶一路」的出現能帶領中國資金「走出去」,同時隨它的多邊貿易發展,也促使國內與各國貿易額進一步增加,並提升以人民幣作國際投資及貿易結算的佔比,對促進人民幣國際化及長遠減少對美元的依賴有戰略性意義。

  中國須建更廣金融覆蓋網

  不過,他認為現時中國金融仍存在很大的不足,當中如中國的全球金融網絡覆蓋率還遠遠落後於其在全球產業的滲透能力,而且銀行及企業亦欠缺與外國銀行的互動關係,導致對海外金融體系和市場的了解不足,金融信用鏈條的建設上存有明顯落差,故此中國金融亟需要建立起更廣闊的金融覆蓋網,以支持中國企業「走出去」。

  據了解,現時國內多家大型銀行已積極備戰,在加速國際布局的同時,亦務求在「一帶一路」戰略下發揮更大的作用及提供更優質的金融服務。

  有助經濟轉型及結構調整

  香港大學政治及公共行政學系教授胡偉星亦在論壇上,剖析了有關於「一帶一路」戰略的價值。他指出,「一帶一路」既代表中國的一種經濟外交手段,也是狹義上的交通網建設,但從戰略層面上來說,它亦是地緣政治的博弈工具。其中,針對國內東西部發展不平衡的問題,「一帶一路」將發揮帶動對外開放互動的作用,經濟聯合起東部發達地區和西部欠發達地區,並促進東部高端產業轉移到西部,有助國內經濟轉型及結構調整。同時,基於「一帶一路」沿線多為新興經濟體及發展中國家,總人口及經濟總量分別高達約44億人及約21萬億美元,這亦將為東部地區帶來更廣闊的市場。

  而在對外層面上,尤其對美國「重返亞太」戰略,「一帶一路」也充分發揮它的價值。過去美國多次與日本和菲律賓聯手對中國進行戰略圍堵,使得中國周邊環境持續緊張,但周邊問題實際上是與中美關係互相聯繫一起,因此「一帶一路」戰略在於通過經濟外交手段改善周邊環境,以拉動中美關係,甚至減輕美國對中國的壓力,為外貿尋找新的突破點。

  一帶一路價值獲世界認同

  此外,「一帶一路」亦有利個別行業向沿線國家大量輸出過剩產能,例如技術及設備方面,以減營運壓力及紓緩產能過剩問題。據亞洲開發銀行估算,現時不少亞洲國家的基礎設施仍然落後,故在未來5年內他們每年的基礎設施投資需求將達到逾7000億美元,此外往後20年更保持15%以上的增長,這將為國內不少企業帶來邁向國際市場的機會。

  「一帶一路」戰略的價值獲得世界認同,其中目前已逾60個國家表示參與此項「世紀工程」,然而隨它的不斷推進,所累積的「力量」亦進一步龐大起來。據了解,現階段「一帶一路」戰略下所涉及的項目高達數百個,當中單是浙江省的「絲路」沿線重點合作項目就達到54個,涉及企業合共38家,項目遍及南亞、東南亞、中東及北非等24個國家及地區,涉投資總額多達156.86億美元,引領「一帶一路」向更廣闊空間邁進。

  另外,中資銀行方面亦整裝待發,透過進一步擴大海外的滲透率,以支撐「一帶一路」戰略全速前進。據悉,截至去年底為止,中國5間大型銀行已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或地區設立合共32間分支機構,以支持中國企業「走出去」。其中,建行今年更馬不停蹄,擬於年內新增8家海外機構,進一步加強對海外的布局。此外,中行方面亦計劃將分支網絡擴大至18個沿線國家,而未來更進一步擴展至達到不少於半數沿線國家的網絡覆蓋率,為建造「一帶一路」下金融走道擔當重要基石。

  除擴大海外分支據點外,中資銀行亦「大撒金錢」,為「一帶一路」提供金融支持。其中,中行亦預料未來3年內將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1000億美元的授信貸款,至於建行方面亦表示將為各相關項目提供約322億美元的資金。

  「一帶一路」大事回顧

  2013年 9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到訪哈薩克,初次提出構建「絲綢之路經濟帶」概念。

  2013年10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印尼亞太經合組織會議期間,談及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構思。

  2013年12月,習近平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提出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加強基礎設施及海上通道互聯互通,建立互利紐帶。

  2014年2月,中國與俄羅斯就「俄羅斯跨歐亞鐵路」與「一帶一路」的對接達成共識。

  2014年3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抓緊「一帶一路」規劃,推進孟中印緬、中巴經濟走廊建設,拓展國際經濟技術合作新空間。

  2014年 5月,中國-哈薩克連雲港國際物流基地啟用,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首個出爐的實體平臺。

  2014年11月,習近平在北京亞太經合組織峰會上宣布,中國出資400億美元成立絲路基金,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基礎設施項目提供投融資支援。

  2015年3月,習近平在「博鰲亞洲論壇」上,發表「一帶一路」建設藍圖,提出建立亞洲命運共同體的新構思和路向。

  2015年3月,中國外交部、發改委和商務部發表「推動共建『一帶一路』的願景和行動」綜合性文件,提出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及民心相通五大重點。

  2015年5月,中俄發表《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俄羅斯聯邦關於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和歐亞經濟聯盟建設對接合作的聯合聲明》,支持啟動中國與歐亞經濟聯盟對接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與歐亞經濟一體化的對話機制。

  燕集論壇 名人聚首

  「燕集香江」論壇是由北京大學香港校友會與浸會大學饒宗頤國學院聯合舉辦,過去亦曾兩度在港舉行,目的旨要為當前中國一些重大經濟措施或議題提供一個意見交流平臺,並加強各方溝通及聯繫。過去曾參與的嘉賓共有摩根大通亞太區董事總經理龔方雄、建銀國際總裁胡章宏以及CVC大中華區主席及董事合夥人梁伯韜等商界名人。至於本屆論壇,則以中國文化與「一帶一路」作為支點,探討了中國歷史文化、地理、民族、定位以及當前中國最熱的「一帶一路」戰略及金融等議題。

  本屆「燕集香江」論壇邀請了東英金融集團創辦合夥人張高波出席,他再次談論到有關「一帶一路」戰略的話題。當中,同埸出席的嘉賓還包括中聯辦教育科技部副部長莫錦強、教育科技部處長陳恒、協調部副部長廖勳以及恒宇國際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柯君恒等人。

  帶領中國真正融入國際

  今天「一帶一路」戰略,輸出的不僅是中國商品與技術,還有中國的文化與價值觀。它既是中國經濟新常態發展的標誌性事件,在某程度亦顯露了中國欲扭轉文化逆態的決心,通過「軟實兼施」發揮大國實力,抗衡美國種種的圍堵。

  軟硬實力結合發展

  構建軟實力引領中國真正面向世界,從中國國家層面來看,軟實力一詞最早源自2013年國家主席習近平出訪印尼時提出。作為一種無形的力量,它的重要性絕不亞於硬實力本身,當中既是一個國家的文化、國民素質、外交政策及政治價值觀等的綜合象徵,也是硬實力的無形延伸,而「一帶一路」戰略就是「軟硬實力」結合發展的構想。不過更重要的是,它起帶領中國真正融入國際的作用。

  以中國的崛起為例,由於其過去經濟高速增長及國力迅速膨脹,導致很多歐洲國家均視之為一種「威脅」。故在此問題上,中國為求釋除各方疑慮,便需找到一個合適的切合點,而文化軟實力正正就是其中的重要環節。香港大學政治及公共政治學系教授胡偉星在「燕集論壇」上就指出,「一帶一路」包含了眾多人文工程,如人文的交流、文化推廣等,透過以一種軟實力形式沿絲綢之路的路線把中國的影響力推出去。此外,由中國主導成立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亦是中國軟實力外擴的一種表現,在這標誌性事件上,中國成功把多個美國盟友拉進來,為中國的軟實力提供良好基礎,並加強與多國之間的互聯互動。

  港擔當超級經紀人角色

  香港在「一帶一路」中的真正實力  「一帶一路」構思的誕生,不論對國內、國外,還是香港來說,均是一個千載難逢的「黃金機會」。然而在爭取「亞投行」總部設於香港的意願或將落空下,香港將如何把握「一帶一路」這塊「瑰寶」,並從中發揮自身的價值與功能,便成了港人最關心與思考的話題。

  在這問題上,過去「財爺」曾俊華亦多次提出香港是亞洲最大的資產管理中心及全球最具規模的離岸人民幣中心,當中管理超過2萬億元的資產以及人民幣資金池規模高達萬億人民幣,將可協助「一帶一路」沿線地區項目的融資云云。無可否認,香港成熟完善的金融體制及豐富的管理經驗,可帶領中國企業與外界接軌,並充分發揮風險管理及控制作用。

  構建中國與世界橋樑

  不過從最根源層面來看,香港的價值還是在於它「百搭」的延伸能力。這裏所指的是,香港是一個多元化地區,當中如金融、會計、法律、工程及文化等方面的專業人才輩出,他們除了擁有對多國經濟、貿易、文化充分了解的國際經驗外,更重要是具備豐富廣泛的人脈網絡,這將可在專業服務及「文化軟實力」兩大層面上發揮價值,並能融合不同的經濟載體。此外,要建立全球金融網絡關鍵就在於國家與國家間互信系統的構建,而香港正正擁有龐大的商業人脈網絡,以及歷年來贏得世界各地商人的信心,這將有助引領中國金融邁向及延伸至國際,成就更大更廣的覆蓋率,這方面香港可謂充當「超級經紀人」的重要角色,構建中國與世界之間互信的「橋樑」。

  港媒多元性彌補不足

  此外,良好的國際輿論亦是中國企業能否有效「走出去」的關鍵因素之一,當中香港媒體在這方面則扮演舉足輕重角色,由於過去中國媒體在國際輿論滲透以及公信力上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失,而港媒的多元性則正正可彌補當中的不足,為中國企業營造一個更有說服力及利好的環境。

  「燕集香江」文化論壇2015之本屆主題為「文化中國」與「一帶一路」。主講嘉賓包括,香港浸會大學饒宗頤國學院院長陳致(左一)、香港城市大學文學翻譯學系講座教授張隆溪(左二)、香港大學政治與公共行政學系胡偉星教授(右二)、東英金融集團創辦合夥人張高波(右一)等。

  各界名人聚首「燕集香江」文化論壇2015。

  東英金融集團創辦合夥人張高波受邀出席本屆「燕集香江」文化論壇。

  東英金融集團創辦合夥張高波(右)與香港大學政治與公共行政學系胡偉星教授進行意見交流。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邓煜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