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製造2025」推廣
港軟實力 可演中介要角
最近國務院印發的《中國製造2025》戰略藍圖,總理李克強高瞻遠矚,提出建設製造強國三個10年的「三步走」戰略,為中國製造業定下未來30年的具體目標及行動綱領。本報今次特地訪問幾位本港商界領袖及學界專家,共同探討香港特別行政區在《中國製造2025》戰略扮演着什麼角色,香港可以如何協助國家實現這個宏圖。
《中國製造2025》規劃,去年由工信部牽頭,會同國家發改委、科技部、財政部、質檢總局、工程院等20多個國務院部門,組織50多名院士、100多位專家編製。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以促進製造業創新發展為主題。
2013年中國製造業規模佔全球製造業比重已達20.8%,自2010年起連續4年保持世界第一,中國工業擁有世界最完整的供應鏈,是世界上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39個工業大類、191個中類、525個小類)的國家。不過,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中國製造業仍然大而不強,在自主創新能力、資源利用效率、產業結構水平、信息化程度、質量效益等方面差距明顯。
中國關鍵技術受制於人
舉例說,在國內大型工廠和重裝備生產車間,德日系的機器人依然佔據主導地位,中國工業機器人只能從事搬運、焊接等低技術工作,無法進入核心產品的生產流程。又例如,中國正自行研發的商用客機C919,最核心的飛機引擎中國無法自行生產,仍要依賴進口。事實上,目前中國技術對外依存度超過50%,80%的晶片、95%的高階工具機、幾乎全部高檔液壓件、密封件和發動機都依靠進口。故此,困擾中國製造升級的第一個問題即是「關鍵核心技術受制於人」。
中國製造業急須提高自有技術能力, 故《中國製造2025》明確9項戰略任務和重點,包括提高國家製造業創新能力;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強化工業基礎能力;加強質量品牌建設;全面推行綠色製造;大力推動重點領域突破發展,並點名大力推動十大產業(見表)。
該規劃並提出明確目標,建設製造強國三個10年「三步走」的戰略,第一個10年(到2025年)中國進入世界製造強國之列, 第二個10年(到2035年)要進入世界製造強國的中位, 第三個10年(到2045年), 也就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快到100周年時, 中國要進入世界強國領先地位,要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打下堅實基礎。
這次中國製造業轉型升級和跨越發展的任務緊迫而艱巨。香港工商專業協進會主席朱蓮芬認為,從中國改革開放實現四個現代化,香港已扮演推動中國進步的角色。在《中國製造2025》大戰略下,她相信香港的地位亦非常重要。
香港市場推廣人才多
不過,香港產業較單一化,多年來太側重金融地產業,過往香港製造業也曾有過一段輝煌日子,但香港製造業均以輕工業產品為主,如服裝、電子產品、玩具、手表暢銷各國,從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國改革開放開始,香港原有的製造業大多數相繼北移,今時今日香港的製造業早已空洞化,香港本土經濟主要依賴服務業,而今次國務院點名要推動的十大製造產業,大多屬於高科技重工產業,大部分並非香港人所擅長,所以香港能扮演的角色難免有一定的局限。
香港工業總會主席劉展灝認為,香港最適合擔當中介人角色,香港作為國際大都會,國際商貿交流經驗豐富,可以助中國製造的產品推銷去世界各地,也可以協助內地企業走出去。他舉例說,「中國製造的機器同德國製造的機器,單從外表就可以分辨出來,因為中國產品通常都比較粗劣,不夠精細,包裝也不夠好」。香港正正在市場推廣、促銷產品、創意包裝上有很高的水平。
朱蓮芬亦同意,香港擔任中介人的角色具有很大優勢。她解釋:「譬如香港的服裝製造業,在中國改革開放後,香港的服裝公司紛紛將工場遷入內地,但公司的設計中心,同外國商戶洽談生意的大本營許多依然留在香港」, 而且她認為香港保留較傳統的儒家思想,港商誠信較佳,多年來與外國客戶建立起長期合作關係,外國客戶普遍對香港產銷的商品較有信心。
總理李克強在《中國製造2025》藍圖中,希望幫助中國企業建立品牌,故提到要「切實加強監管,打擊製售假冒偽劣行為,嚴厲懲處市場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行為,為企業創造良好生產環境」。朱蓮芬指出,改善中國製售假冒偽劣產品的歪風,需要時間教育和規管,在打假層面上,香港作為正貨之都,可以樹立為全國榜樣。她說:「香港最近被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評為全球競爭力第二,亞洲第一的城市,成就得來不易,我們要更加珍惜,對幫助中國實現《中國製造2025》的宏願一定有幫助」。
香港可助國家吸引人才
精通兩地經濟的香港人大代表劉佩瓊,也是香港經濟學會副會長。她指出,香港由於缺乏土地地價高昂,難以發展一些大型重工產業,而香港最大優勢是靈活的現代化管理。她形容,今天由於管理軟件及互聯網大數據廣泛應用,產品一賣給消費者的一刻,有關的銷售數據就已到達產品生產商手上,生產商可以適時因應市場變化調產生產, 故要提升製造業水平,提升管理水平亦相輔相成。劉佩瓊舉例,香港相當成功的支付系統八達通,現正向內地推廣,這些創意產業不須佔用大量土地就可以發展出來,這些都是香港軟實力的優勢。
另一方面,中國要提升製造業的水平,必須廣納人才。香港科技大學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兼經濟學系教授雷鼎鳴表示,香港作為中國最國際化的城市,可以吸引數以萬計海外華裔資深的科學家或工程師,來港從事科研及研究開發工作,這些科學家往往不願在內地工作,但大多願意來香港,吸納這些專才不但對香港好,對中國日後的科技發展都很有幫助。
中國製造2025戰略藍圖點名要大力推動的十大產業
1 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
2 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
3 航空航天裝置
4 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
5 先進軌道交通裝備
6 節能與新能源汽車
7 電力裝備
8 農機裝備
9 新材料
10 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高瞻遠矚,提出建設製造強國三個10年的「三步走」戰略,為中國製造業定下未來30年的具體目標及行動綱領。
香港工業總會主席劉展灝認為,香港作為國際大都會,國際商貿交流經驗豐富,可助內地製造的產品推銷到世界各地。
香港工商專業協進會主席朱蓮芬認為,在中國製造2025大戰略下,相信香港亦非常重要。
香港人大代表劉佩瓊指出,香港最大優勢是靈活的現代化管理。
香港科技大學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兼經濟學系教授雷鼎鳴建議香港吸納科研專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