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日前宣布,人民幣幣值不再被低估,給國際經濟領域發酵時間最長的爭議降了溫。有英媒稱,不出所料,帶頭給中國冠上「匯率操縱國」之名的美國財政部并不認同這一說法。但與享有盛譽的獨立經濟學家結論一致的IMF評估意見表明,人民幣匯率不再是外界一直認為給中國經濟再平衡的一個主要障礙。
名義匯率已更趨市場化
十多年來,向中國施壓要求人民幣升值一直是美國國際經濟政策的重中之重。美國試過公開譴責,也試過秘密外交,甚至考慮過一個不切實際的想法:就匯率問題將中國訴至世界貿易組織(WTO)。它試圖將IMF變成一個貨幣警長,去抓捕「不法之徒」,但對於IMF的獨立性來說,美國這樣做很不明智。
目前不清楚這些外部壓力究竟產生了多大效果。事實上更有可能的是,中國國內的討論越來越傾向於為了本國利益而改變做法。2005年后,北京方面開始允許名義匯率升值,金融危機期間暫停了兩年,然后又恢復了這一進程。到2013年,人民幣升值幅度之大已使投資者不再對其「單向押注」。此后,名義匯率表現得更加正常,隨着資本流動狀况的變化而上下浮動。
巨額經常帳赤字涉過度儲蓄
通過干預來壓低匯率不僅是不平衡的世界經濟的問題,無疑也是中國的問題。它使中國陷入一種出口拉動型的增長模式,引起了世界各地對不公平競爭的不滿,而且單向押注的想法鼓勵了潜在破壞穩定的資本流入。所以單靠人民幣升值不會治癒中國經濟中存在的所有失衡。正如IMF所指出的,中國仍存在巨大的經常帳戶赤字,但這更多地與過度儲蓄有關,而非匯率。
不過,人民幣升值使進口商品變得更便宜,應該有助於使中國更容易推進大事宣傳的、從出口投資驅動的增長模式向消費驅動模式的轉型。對中國自身而言,人民幣升值只是中國經濟轉向更可持續發展這個進程中的一個階段,未來的路還很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