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電子報內容>>專題新聞

南沙企業享制度創新紅利
2015年 06月 10日 07:57    香港商报
 

    政策落地 發展引擎更勁
    南沙企業享制度創新紅利
    由廣東省政府新聞辦公室主辦、本報承辦的「中外主流財經媒體看廣東自貿區建設」采訪活動於8日晚在廣州南沙區正式啟動。南沙自貿片區作為行程的首站,受到了廣州市新聞辦及南沙區委宣傳部的歡迎與支持。
    昨日一早,來自包括央視、新華社、印尼國際日報在內的28家主流媒體的財經記者踏上了采訪行程。上午,采訪團先傾聽了南沙區規劃研究中心、區自貿辦對自貿區整體情况的介紹,隨后參訪了區政務服務中心,并與區金融辦、國稅局、地稅局進行了座談交流,并到南沙風信子跨境商品直購中心現場進行了體驗。下午記者們又趕赴南沙港區、龍穴造船基地進行了深度采訪。
    南沙新區以自貿試驗區為根本,高水準謀劃新區發展;同時,以擴大對外開放為路徑,積極對接「一帶一路」為戰略,正在快速構建面向全球大開放的格局。香港商報記者 李苑立
    最具特色的自貿片區
    去年12月廣東自貿區獲批,今年4月21日正式挂牌運作。廣東自貿試驗區的戰略定位是:依托港澳、服務內地、面向世界,將自貿試驗區建設成為粵港澳深度合作示範區、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要樞紐和全國新一輪改革開放先行地。南沙作為廣東自貿試驗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將重點發展航運物流、特色金融、國際商貿、高端制造、專業服務等產業,建設以生產性服務業為主導的現代產業新高地和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綜合服務樞紐,為全面推動珠江三角洲轉型發展、構建國內開放型經濟新格局發揮更大作用。
    據南沙規劃研中心主任曲白介紹,南沙自貿片區共有明珠灣起步區等七大片區,是廣東自貿區里片區最多、功能最全面的區域。其中均規劃為10平方公里的海港區塊和萬頃沙制造業區塊,是國家賦予南沙獨有的,因此南沙在廣東省貿區內將更具發展特色。
    據介紹,目前南沙已參照廣東自貿試驗區建設的142項改革事項,梳理出3至5年內試點推進193項創新發展工作任務;同時又向商務部爭取落實內外資融資租賃行業統一管理體制改革試點,力爭年內出台一批支持融資租賃業發展的政策措施。下一步,南沙還將爭取國家出台啟運港退稅、航運方便旗、汽車平行進口等重點政策的實施細則,同時推動省政府《關於支持南沙新區加快開發建設的若干意見》的落地實施。
    各區塊規劃建設全面啟動
    在區政務服務中心,記者了解到,今年1至5月份,南沙區新增企業工商登記數量1074家,同比增長超過90%,新增註冊資金總額約177.9億元人民幣。前來註冊的企業以科技創新、融資租賃類企業居多,充分展現了自貿區的發展魅力。南沙區自貿辦副局長周海介紹說,目前該區已經全面啟動了各區塊的規劃建設。如明珠灣起步區建設已全面鋪開,蕉門河中心區空間格局基本成型,海港區塊啟動了航運服務集聚區和商務配套功能區建設,南沙灣區塊正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及產業導入,萬頃沙保稅港加工制造業區塊已啟動土地收儲、生活配套區和安置區建設,慶盛樞紐區塊已啟動2平方公里起步區規劃建設,南沙樞紐區塊正在推進一批交通基礎設施建設。
    與此同時,南沙也啟動了政府權責清單制訂工作。審批事項減少37.6%,審批時間壓縮57%,市場准入前置審批事項由101項壓減為12項。區政務服務中心已建立了企業登記「一口受理」政務系統,企業登記辦證時間大幅壓縮為1天,「一照三號」和「電子營業執照」等改革事項已在南沙實施。粵港澳通關「綠色關鎖」、國際轉運貨物監管新模式、實施智檢口岸管理模式等一系列通關模式改革也開始落地,通關時效已提高50%以上。
    另悉,自貿區成立前后,南沙去年新簽約項目4767億元,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16.35億元,同比增長13%;四項指標增速均列廣州全市第1位。今年一季度,主要經濟指標增速繼續位居全市前列。今年南沙又新增重大項目19個,涉及投資額552億元,在談項目近200個、涉及投資總額約4000億元,在建項目295個、涉及投資總額1326億元。
    一大批新興產業在南沙迅速成長,一批龍頭項目和重點平台相繼落戶,現代金融、智慧科技、高端商貿等新產業加速形成。目前,南沙已集聚金融、類金融機構170家,總部企業50家。
    當日上午,記者們還參觀了南沙風信子跨境商品中心,該中心經營面積達1萬多平方米,目前已經匯集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各類商品,由於價格與港澳免稅店相差無幾,開業一個多月便吸引了數萬市民前來采購,該中心市場經理蔡青青告訴記者,年內還要新開設一家體驗中心,以方便更多的市民購買到價廉物美的世界優質商品。
    南沙港區:國際航運中心現雛形
    在南沙港區,廣州港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宋小明告訴記者,根據南沙新區規劃,南沙港將打造成為國際航運中心、物流中心和貿易中心。南沙港2014年貨物吞吐量達2.2億噸,集裝箱吞吐量突破1100萬標箱。現有內外貿班輪航線75條,江河聯運支線48條,內陸城市「無水碼頭」穿梭巴士航線30多條,今年新設立了3個無水港或辦事處(上海、清遠、欽州)。目前還在開展汽車整車進口、工程塑料保稅中轉和結算、DIT等業務。航運產業基金和航運保險公司設立工作也在加快推進。
    令人興奮的是,南沙港三期已建成投產3個15萬噸級集裝箱泊位,年內全部建成后年吞吐能力可增加570萬標箱,將一躍成為世界大港前八位;同時南沙港區四期工程正申請規劃選址。南沙港鐵路項目已進入施工圖設計階段。未來南沙港不但能服務於珠江西岸地區,還將具有服務泛珠三角地區貨運的能力。
    另據介紹,南沙自貿片區還爭取把南沙港建設納入國家「十三五」規劃。6月底即可編制出台航運中心建設三年行動計劃,下半年開始實施。年內還將新增15條國際航線,增開5條水上「穿梭巴士」支線,再建10個無水港。密切與國內外各航運中心的協作,開展集裝箱國際中轉業務。加快航運交易、服務、信息平台建設,打造廣州航運交易指數。
    在攜手港澳開展船舶保稅登記業務方面,南沙自貿片區將重點開展設立航運產業基金及船舶產業基金,推動航運保險、商業保理、船舶抵押貸款等創新業務。通過港區建設國際采購配送中心、進口商品保稅展示交易中心和電商港,打造跨境電子商務試點園區,短期內迅速做大電子商務產業。拓展國際中轉業務門類,發展面向港澳及東南亞地區的汽車整車「保稅中轉」業務。
    在龍穴島,記者們參觀了廣船國際造船基地,據介紹,該造船基地在商務用船領域的年生產量已約占世界的十分之一,雖然近年全球經濟放緩,這里的造船訂單卻未受影響,目前訂單已排期至2018年。
    金融稅務為自貿區提質增效
    南沙金融辦副主任程明慶向采訪團介紹,目前,南沙新區金融類企業逾190家。其中融資租賃類48家,銀行類14家,證券類5家,保險類20家,股權投資基金類29家,其他類82家(含商業保理類、小額貸款類等)。不少金融機構具有開創性,如廣州航運交易所是華南地區唯一經交通運輸部審批備案、具有船舶交易服務資質;珠江金融租賃公司是廣州市首家金融租賃牌照的金融租賃企業;廣東新供銷農業小額貸款有限公司是首家可在全省範圍開展小額貸款業務試點的小額貸款企業;長城保險經紀公司是首批獲准成立的3家全國綜合性的保險經紀公司之一;廣州商品清算中心則是國內首家專門服務商品金融的創新型金融平台;中科沃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則是近10年來廣東省(除深圳外)唯一經中國證監會新批准設立的公募基金公司。片區挂牌以來,農行、中行、浦發、建行均已設立自貿區支行。
    截至2015年一季度末,南沙全區本外幣存款餘額657.45億元,比年初增長了34.60億元,小額貸款公司一季度累計發放筆數113筆,累計發放金額2.22億元,貸款餘額4.77億元,營業收入1056.62萬元;股權投資類企業一季度營業利潤2.11億元。
    另悉,在國務院批准的《廣州南沙新區發展規劃》、《關於支持廣州南沙新區深化粵港澳台金融合作和探索金融改革創新的意見》等多個利好政策指引下,南沙在金融業方面已經有50多條優惠便利措施。同時,跨境人民幣貸款、自由貿易賬戶體系、港澳保險公司保單保險資金用於南沙開發建設等政策的實施細則(方案)已上報上級監管部門。
    程明慶還透露,南沙新區正在會同「一行三局」監管部門制訂落實相關實施細則(方案),將繼續圍繞廣州市建設國際航運中心、物流中心、貿易中心、現代金融服務體系的發展戰略,以及南沙自貿試驗區7個區塊功能定位,推動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建設,發揮金融創新政策優勢,推進南沙新區航運金融、跨境金融等特色金融業發展,以金融創新發展支持南沙新區開發建設和促進南沙經濟發展。
    座談會上,南沙區國稅、地稅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結合南沙自貿片區建設定位,充分發揮互聯網在納稅服務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推出以電子稅務局為核心的「互聯網+自貿稅易通」創新服務項目,并「量身定制」多項個性化措施,加快服務自貿區建設步伐。
    深化粵港澳合作 搭建世界舞台
    南沙新區的一大定位是突出粵港澳全面合作,推動粵港澳深度融合發展。據介紹,南沙已經與港澳特區政府、非政府組織、商協會及企業界互動交流,建立起了與港澳各界密切合作的工作機制。粵港雙方就園區選址、交通銜接、在港本地企業和跨國公司到南沙自貿試驗區註冊等問題已達成共識,建設方案正按程序上報。在加強產業合作方面,拓寬了合作領域,引進了越秀融資租賃等26家港資融資租賃公司、天運物流等一批港澳航運物流企業,推動了一批港澳合作教育醫療項目和港資總部落戶。
    目前南沙正圍繞促進粵港澳服務貿易自由化,加快制定《廣州南沙粵港深度合作區規劃建設方案》,擇機報批及啟動相關建設工作。積極與港澳合作發展資訊科技、專業服務、航運物流、研發制造等粵港優勢產業,打造粵港澳科技成果產業化的合作平台以及生產性服務業融合發展的新高地。推進粵港澳(國際)青年創新工場、獨資外籍人員子女學校、港澳台人員社會事務服務機構等一批重點項目建設,促進人員、資本、信息等服務要素雙向自由流動。
    未來南沙以面向全球的胸襟,構建對接國際投資貿易通行規則的制度框架。對接目前世界通行規則,以投資管理、貿易監管、金融開放創新以及事中事后監管為重點推動全方位制度創新,探索構建面向全球擴大開放的規則體系和制度框架,實施更高程度對外開放措施,為國家融入全球價值鏈、參與全球投資貿易規則重構創造經驗。

 
(來源: 深圳新闻网) 編輯: 庄春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