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手机APP创业趋年轻化
2015年 06月 10日 23:50    香港商报
 

     【香港商報訊】香港無線科技商會與生產力促進局合作,就香港智能手機應用程式業界經營狀况,進行罕有而深入的調查,問題包括創業、經營、到市場發展等,收到超過100家本地的手機應用程式開發商回覆,發現多個有趣現象,例如整個行業「非常年輕」,起動的資金及工作經驗比一般行業為少,智能手機應用程式的市場日漸成熟,蓬勃發展,是年輕人發揮創業,政府提倡科技創新、創業者一顯身手的絕佳平台。

    近七成創辦人未滿30歲

    根據研究數字顯示,大部分受訪公司的創辦人都是少於30歲,即少於20歲(7%),20至24歲(占20%)及25至29歲(占36%);近七成(68%)的受訪公司更表示是首次創業。成立只有1至5年占64%,6至9年占11%,大部分起動資金不算多,95%都是靠創辦人自己資金。另一有趣現象是,整個行業陽盛陰衰,只有1%由全女性創辦人創辦(7%女性創辦),員工也是男多女少。

    今年受訪公司之中,有55%是曾經接受往年的調查。與去年比較,仍以中小企為主(員工數目1至3人占23%,較去年上升6%;4至10人占32%,下跌9%;11至20人占21%;51至100人的公司由去年3%升至7%,上升了4%),可見巿場日趨成熟,仍有空間讓創業者大展拳腳。平均公司內2.2人為創辦人本身,可見它是以創意及技術才能為主,并非勞工或資本密集的行業。

    報告亦調查了行業的成本控制,薪金開支占成本最大比重,由於毋須設在旺區或需要廠房,又或可以利用數碼港等優惠設施,故此有56%公司表示租金只占總開支10%以下。

    方健僑:吸納新血有不少空間

    香港無線科技商會前任主席及永遠名譽主席方健僑表示,超過九成的公司都是依靠創辦人的資金營運,當公司逐漸走上軌道時,就要面臨擴充業務的瓶頸位,只有24%的受訪公司表示創辦后成功吸納海外資金。很多創辦人礙於風險,不敢冒險擴張。所以調查亦反映有59%的受訪者,表示不夠人力資源是推掉訂單的主要原因,這是一個happy problem(快樂的苦惱),反映行業仍然有不少空間吸納新血。

    受訪公司近一半(46%)的主要業務為手機應用程式,經營狀况不錯,逾七成公司收支平衡及有盈利(收支平衡27%,盈利43%,收回成本6%),虧損的公司約三成(24%)。規模小,歷史短的公司,雖然難與規模較大的公司爭取大客戶的合約,但可以透過靈活應變的訂造服務,鞏固客戶群,或自行開發應用程式。

    發布會亦邀請了軟件開發公司AWESAPP創辦人兼執行總裁馮錦強及手機殼應用程式Casetify聯合創辦人及行政總裁吳培荣分享創業期所面對的困難,及如何脫穎而出。

   馮錦強:須面對創業死亡谷

    綽號「街霸」──憑推銷寬頻儲蓄了200萬元而創業的馮錦強,有賴軟件iSafe一炮而紅,令公司獲利甚豐。但風光背后卻要面對「創業死亡谷」,第一個M字(Money)「起動資金」解決之后,第二個M字(Management)又降臨,創業兩年便要面對管理一班90后的難題,受制於公司規模的限制,他面對一是接受客戶的工作,又抑或是發展自己產品的兩難局面,在時間及資產不足的情况下,會令這些小本經營的公司很容易因為錯誤的抉擇,而導致虧本離場。

    吳培荣:b2c模式助開拓盈利

    推出全球首間自訂手機殼服務的吳培荣,今年只有33歲,他開發的網站Casetify,讓用戶以自己的相片,設計出獨一無二的機殼,再生產成實物送上門。3年內已售出30萬個機殼,創出每年3000萬港元的營業額,買家遍布全球130個國家,連球王美斯、廚神Jamie Oliver和迪士尼影星Hilary Duff都是其客人。他創業前曾在大企業工作10年,他說:「在大機構工作,有很穩定的管理架構,學到如何有效組織、分工。」他設立小隊分析客戶數據,更在美國開設分公司,將產品推向國際。現在網絡購物的市場很成熟,而且沒有區域性的局限,吳培荣認為b2c的營運模式,有利吸引不同口味的顧客,開拓盈利。

    

 
(來源: 香港商報) 編輯: 朱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