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小市值成長股所引領的本輪行情,因第一梯隊品種漸失新動力,中短期內大盤整體已進入高原區域,并開始出現強烈高原反應。此位置,黑馬依然不斷,風險就是警惕體力消耗過大,不宜急冲急追。
高原反應首先來源於巨大的估值反差。即權重藍籌股與中小市值成長股之間的估值差异,目前創業板市盈率已超140倍,而滬深最大市值的前30位品種,市盈率依然停留於10倍左右。要消除高原反應,重新回到相對均衡的市場結構,最大可能還是小市值包括已成為中大市值的成長主題股的重心適度下移。而權重藍籌股則有所升溫。
國企改革預期強烈
即使中小市值成長股步入調整周期,基於心理目標的支持,上證指數估計會維持相對穩定。大家都清楚,轉型升級也不僅體現於小市值股,也會切入像銀行、煤炭、電力等傳統行業。近期國企改革的基調也提出「強強聯合」的概念。中國重工、長江電力等大型國企的停牌,也給市場強烈暗示和預期。
近期四川長虹股價創出歷史新高,正是一個轉型升級的典型案例,四川長虹經過了多年醞釀,既是集團整合,也是軍民融合,再加上「互聯網+」。傳統產業要成功轉型升級并不容易,但這個時候,預期最重要。像白酒龍頭企業五糧液,集團一直試圖進行產業結構升級。類似的案例開始持續增加,即使是中石油、中石化,也在積極擁抱「互聯網+」。新一輪體制變革,會支撐這些傳統產業龍頭企業轉型升級。
忌急躁宜輕倉應對
特別是,市場已越過資金推動轉向信心推動,轉入信心推動的時候,人們更多會選擇「持股不動」策略,中大市值品種也就有了「合力」。同時,刺激群體活躍的「鯰魚」也在形成。像近期的紫光股份、中國核電等,其效應就是國企改革主題。包括浦東、廣州等區域國企改革,以及文化傳、電力等管制類領域改革,都得到市場認同。另外,軍民融合,包括航空發動機、燃氣輪機專項,北斗應用在內的產業整合,也是強烈預期的,如像中國重工的控股股東動力業務平台整合。
總體上,中短期內創業板為核心的中小市值成長主題已轉入調整周期,但調整周期并不等於機會盡失,相反,一批漲幅相對較小的,特別是主板傳統產業的消費服務以及強周期股,也會因為轉型升級預期而出現強烈補漲,只是要注意,這只是高原區域的補漲,忌急躁宜輕倉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