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大摩指數vs富時
2015年 06月 15日 23:53    香港商报
 

    此前市場預計,因應富時的競爭,大摩指數也會采取同樣方法,把A股納入過渡指數。誰知大摩指數出乎意料之外,不把A股納入新興國家指數。

    上星期三6月10日,市場期待美國MSCI大摩指數年度檢討,決定是否把A股納入新興國家指數。兩星期前,英國富時指數已經率先宣布,把A股納入過渡指數,首先占5%,之后再逐步增至30%。環球兩大指數富時FTSC及大摩指數MSCI是最多基金用來追踪全球股市的指數,但在新興市場大摩則領先,大摩指數有1.54萬億美元基金追踪新興市場,而富時指數則有913億美元基金追踪。用大摩指數追綜的資金遠多於富時,因此富時屬后來者,辦事要較進取,因此兩周前富時率先把A股納入過渡指數,比大摩跑快一步。市場預計,因應富時的競爭,大摩指數也會采取同樣方法,把A股納入過渡指數。誰知大摩指數出乎意料之外,不把A股納入新興國家指數。

    富時急進得多

    大摩有兩大理據,首先是A股市場仍未全面開放,購入A股的渠道太少。現在只有QFII、合格境外投資者及滬股通,每個限額都在約3000億元,對投資者是一個十分重要的限制。

    另一個問題就是股票實際擁有權,以及權益擁有權的問題。有學者指出,大摩兩個問題都不成立。首先是投資渠道問題,在十年前台灣股市也受限於合格境外投資者的限制,但未有阻止大摩指數把台股納入新興國家指數。大摩現在做法有點不合理,似乎未能實事求是,不能令人信服。另一個問題是實際擁有權,現在A股實行全面無紙化,股票全部存於交易所,由交易所擁有,交易所再把股票權益按交易分給股票的買家。在滬港通實行初時,這個實際擁有權問題一度令到歐洲機構投資者卻步。但經過上海交易所澄清后,歐洲基金接受上交所的安排,歐洲基金開始投資A股。大摩沒有關上大門,現在緊密和中證監合作,試圖解決面對的問題。富時卻急進得多,宣布下季將聯合中證監及最大的新興市場基金領航一起在歐美國家進行路演,為A股鋪路。

    全面無紙化僅中國做到

    在實際擁有權方面,上周我和一位港交所高層談話。說到無紙化,中國是全球做得最好的地方,香港談了20年仍然沒有進展。主要是既得利益者的阻撓,在機構投資者壟斷的歐美市場,銀行在信託及託管方面賺取大量利益。基金需要委任銀行做信託人,以及託管其資產,每一單買賣,銀行都賺取利益。因此銀行為首的金融機構都要求,基金把實質股票存於其倉內,而不接受無紙化交收。這就是香港談了無紙化20年都沒有結論的主要原因,而歐美股市只能做到局部無紙化。一些基金仍要提取股票,滿足信託人及託管人的需求。

    全球只有中國能做到全面無紙化,1992年上海及深圳開市時都用原始紙張實物的股票,但在1994年中國證監下令全面無紙化,所有股票都必須存在上海或深圳交易所,由交易所擁有,用交易所文件代替股票實物。投資股票的股民只有一紙表格,證明他擁有該股票的權益(equity),而不擁有實物(actualownership)。實際擁有權是在交易所手中,投資者要先付款,后交收。投資者只有一紙證明擁有該股票的權益,好處是交收一定會100%完成,不可能出現壞帳,或者出現訛騙,或者假股票,或者出現雷曼事件不能完成交收問題。但是全球只有中國做到無紙化100%交收,西方社會因為人權,或既得利益問題,始終不能實行100%無紙化,全球股市應向中國學習。

    智易東方證券行政總裁藺常念(作者為證監會持牌人)逢周二刊出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陈明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