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粵自貿區錯位聯動發展
2015年 06月 21日 22:55    香港商报
 

單一窗口受理、工商執照一天拿、「三證合一」、公安局技偵部門併入廉政監督局、統一的綜合行政執法隊伍、檢驗檢疫幾近「零等候」、海關快速驗放一天搞定……那些過去困繞著投資者的制度規定,在廣東自貿試驗區正在消失,代之以國際化的營商環境。

廣東自貿區建設,以制度創新為核心,在創新行政管理體制、構建高標準投資貿易規則體系、營造國際化市場化法治化營商環境上先行先試。同時,因地制宜,各有側重:南沙片區將面向全球進一步擴大開放,在構建符合國際高標準的投資貿易規則體系上先行先試;前海蛇口片區將依託深港深度合作,以國際化金融開放和創新為特色;橫琴片區將依託粵澳深度合作。面向全球,立足港澳;錯位發展,優勢互補,廣東自貿試驗區正以制度創新重塑珠三角的改革開放優勢。香港商報記者 黃裕勇

三大片區制度創新各具特色

對外資准入國民待遇及負面清單管理模式,是自貿區制度創新「規定動作」,前海管理局新聞發言人王錦俠說,「一張負面清單,四區通用」。

而工商登記制度改革、海關通關制度改革、檢驗檢疫查驗模式改革,也在廣東自貿區三大片區同時推進。

在南沙片區,初步構建與國際投資貿易通行規則相銜接的基本制度框架,包括:全面實施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全面實施面向國際和港澳的擴大開放措施。在CEPA框架下進一步取消或放寬對港澳投資者的資質、股比、業績和經營範圍等准入限制,年內先期出台粵港澳服務業人員執業資格互認政策。加快建設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海關快速驗放機制得到完善,「智檢口岸」新模式得到實施,年內逐步覆蓋檢驗檢疫全業務。推動第三方檢驗檢測結果采信,將出台相關工作標準和辦法。

橫琴也率先在全國實施了商事登記改革,建立起「一個平台、一表通用、一次填報、統一收件、統一發證、統一歸檔」的「四證聯辦」的商事登記模式,更在全國率先簽發「電子營業執照」。

在出入境檢驗檢疫政策方面,廣東自貿區內的入境貨物直通入區,根據企業預檢驗需求接受報檢,貨物出區時快速核銷驗放,不重复實施檢驗,實現了貨物出區時的零等待,大大減少了企業的物流成本,提升了企業的物流效率。

除了規定動作外,廣東自貿區三大片區在制度創新還有其「自選動作」。在橫琴的城市管理方面,推出創新行政綜合執法模式,采取「物管+城管+法管」城市治理模式,成立橫琴綜合執法局,將原有政府各職能部門的功能匯聚在一個部門,在處理噪音、走鬼、垃圾分類等城市治理難題時,不會再出現多頭管理卻誰也管不好的情况。

在前海,已獲得計劃單列市的外資審批權限;打通了跨境電商退稅全流程;實現了檢驗檢疫出口換證貨物電子通關;與香港資費對接的「前海卡」已經發行,此外,這里還充分借鑒香港經驗,建立前海廉政監督局,合併紀委、監察、檢察、公安、審計等多部門的監督職能。

廣東自貿試驗區三大片區齊頭并進,制度創新方興未艾,一個與國際接軌的國際化營商環境正在初步形成。

南沙:崛起世界級航運企業

作為三大片區中體量最大的南沙片區,將重點面向世界先進發達國家,建設以生產性服務業為主導的現代產業新高地和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綜合服務樞紐,目前,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已在南沙啟步,一批世界級的航運企業和航運創新業務已在這里落地。

作為打造國際航運中心的基礎,南沙港的實力不俗,廣州港股份公司副總經理宋小明介紹說,2014年,廣州港貨物吞吐量5億噸,集裝箱吞吐量突破1662.6萬標準箱,廣州港全港貨物吞吐量、集裝箱量分別位列全國沿海港口第四、第五,世界第五和第八,而僅南沙區當年就完成集裝箱吞吐量1100萬標準箱。

「今年1-5月期間,南沙港區新增的亞洲航線有7條」,宋小明透露,目前,南沙港區開辟了58條國際集裝箱班輪航線,隨著廣州港南沙集裝箱三期工程投產,南沙港區到2017年預計可突破1500萬標準箱。

航運中心同樣離不開雄厚的造航產業,在南沙片區的中航龍穴島基地,總投資100億人民幣,年造船能力350萬噸,最大修造船達30萬噸級。不過,廣船國際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李志東則表示,中船龍穴造船基地是具有國際水準的造船基地,這里的年造船能力已達到500萬噸,這里已經成為全球最先進的造航基地之一。

伴隨著自貿區的建設,南沙航運創新業務也不斷涌現,而創新的融資租賃業務模式已讓宋小明所在的企業享受到自貿區紅利。「以前付利息,現在交租金」,他預計,通過將融資租賃業務引入南沙港區的建設中,將為企業節約2%的港口建設成本,這對於動輒幾十億的港口投資而言,無疑是重大利好。

南沙金融辦副主任程明慶介紹,目前,南沙區金融類企業逾190家,其中融資租賃類企業近50家,南沙已成為廣州融資租賃發展最快的地區。

除了融資租賃業務,廣州航運交易已落戶南沙,這是華南地區唯一經交通運輸部審批備案、具有船舶交易服務資質的機構。此外,南沙片區還將開展船舶保稅登記業務、開展設立航運產業基金及船舶產業基金,并推動航運保險、商業保理、船舶抵押貸款等創新業務尽快落地。

可以預見,不久的將來,一個具有國際影響的航運中心將在南沙片區崛起。

橫琴:休閑旅游推進粵澳合作

如果說前海以粵港合作為特色,那麼珠海橫琴片區則重點對接澳門,通過發展旅游業,加入澳門國際商務服務休閑旅游基地建設;通過打造「橫琴澳門青年創業谷」吸引澳門年輕人來此創業,橫琴片區正成為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新載體。

對接澳門,是廣東自貿區橫琴片區的鮮明特色,牛敬介紹說,「橫琴開發五年來,對澳門合作是第一要務」。今年4月,由珠海市長和澳門特區政府經濟財政司司長擔任召集人,建立了橫琴自貿試驗區珠澳合作機制。《橫琴新區支持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十一條措施》及《橫琴新區促進澳門中小企業發展辦法》也已實施。

為支持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橫琴不但已設立初始規模100億元的粵澳合作產業發展基金,還設立了20億元的澳門青年創業投資基金。相比南沙、前海,橫琴是三個自貿片區中唯一突出旅游產業先導發展的片區,旅游業也成為現在橫琴最具實力的產業,橫琴新區管委會主任牛敬表示,橫琴旅游業的發展目標是構建與澳門國際旅游度假休閑中心相適應的產業格局。

目前,作為橫琴旅游業龍頭的長隆國際海洋度假區累計接待游客超1300萬人次,而投資高達500億的該項目二期工程也已展開,澳門銀河娛樂體育休閑度假項目、WTA(國際女子網球公開賽)超級精英賽、法拉帝游艇等項目也進展順利。

由於橫琴與澳門只有一水之隔,它自然背負著對澳合作全面開花、合作領域全面拓寬的任務。為了促進澳門產業多元化發展,橫琴片區還重點打造「橫琴澳門青年創業谷」,未來5年內,這里將逐漸成為培育10家上市公司、造就百個創業新星、打磨千家創意企業、掀起萬人創業熱潮的「互聯網+」創業新高地。

對澳合作系列組合拳政策的實施,珠海橫琴對澳門合作進入新的機遇期,港澳企業落戶橫琴速度明顯加快。目前,澳門企業計劃投資總額超過2000億元,澳門項目供地占橫琴建設用地份額已達到53%。

前海:金融創新聯通粵港

肩負打造中國「曼哈頓」使命的前海片區,借地緣優勢主打香港牌,通過深港金融合作,前海正構建起包括人民幣跨境流動等諸多金融創新的完整金融生態圈。

作為中國唯一的金融改革開放試驗窗口,前海金融創新在廣東自貿區三大片區中獨步,前海管理局新聞發言人王錦俠表示,從與南沙和橫琴的產業定位比較中,唯有前海是將金融作為核心產業。

截至目前,前海共注冊金融類企業1萬多家,占到前海企業總數的五成以上,其中就包括300多家融資租賃企業,成為中國融資租賃第三城。中國第一家民營互聯網銀行——前海微眾銀行成為,已於今年1月18日試業。

此外,前海在內地率先開啟的人民幣跨境雙向貸,現在備案已突破1000億元,并還在快速增長之中。王錦俠介紹說,已注冊金融業企業中超過八成由民資控股,前海已基本形成創新支撐、良性循環、自我生長的金融生態圈。

香港牌在前海的運用,已使前海成為港商投資的熱土,截至今年5月底,入駐前海港企超過1400家,王錦俠預計,年內港企會超過2000家。

「尽管從數量上來說,港資企業在前海占比不多,但是港資企業給前海的作用卻并不小,」王錦俠介紹說,目前,前海的企業總產值中,港資企業貢獻超過了兩成;在前海的投資總量占比達1/3;在前海的外商投資構成中,其中93%都來自港資企業。在前海深港合作方案中明確表示,前海三成以上的土地供港資企業發展。

「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是前海的一個重點發展項目,這一內地首個深港合作國際化青年創新創業社區,作為深港合作的一個重要平台,目前,夢工場已吸引14家做創業服務的機構入駐,開設創客空間或孵化器,其中一半是香港的創服機構,而第一批40家初創企業已經在此「安家」,另有接近50家也將在近期「遷入」,其中三分之一的企業都有來自香港的創業者。

制度創新尤重事后監管

對外商投資前准入國際待遇和負面清單管理模式是目前中國自貿區的制度創新的核心,圍繞其推進的工商、海關、檢驗檢疫、稅務、金融等制度創新,目的也是便利投資與營商活動,構建與國際投資貿易通行規則相銜接的基本框架制度。然而在目前廣東自貿試驗區的三大片區所推行的改革,著重推進的仍是前端制度創新,作為國際營商環境重要的事后監管制度尤為欠缺。

在對廣東自貿區範圍三大片區走訪后,記者發現最閃亮的制度創新政策基本集聚於前端審批制度改革,「一口受理」是方便投資者進入的便利政策,多證合一、電子營業執照,也更多了是改變企業落戶前的證照辦理模式,負面清單也是針對企業進入的資質要求。

在中國過往的經濟管理慣例中,進入前的嚴格審查是特色,這客觀上與國際營商中的寬進嚴管形成巨大反差。在肩負為中國經濟改革探路的自貿區中,「嚴進」讓位於「寬進」是必然的選擇,這也是現在自貿區諸多改革的重點,也顯現出巨大的成效,引來投資井噴。

不過,國際營商環境的「嚴管」則在廣東自貿區政策創新中顯得弱化,而且亮點不多,不管是在南沙、前海還是橫琴,都難以了解到嚴管的政策,也缺乏對未來的「嚴管」政策的探討。

在前海的諸多金融政策創新中,許多創新則來源於國家管理政策的優惠政策,屬於為金融管理發展開了一個窗口,但在金融管理上的國外式「嚴管」政策,則成為不管是金融企業還是管理當局都小心回避的話題。

在廣東自貿區既要「寬進」,引得進企業,同樣也要「嚴管」,管得住風險,多方位了解西方國家對經濟活動的管理政策,以推出適合中國實際的「嚴管」政策,已經成為自貿區政策創新的當務之急。

「寬進」與「寬管」相行,自貿區則勢成為失控的「自由區」,開放的營商環境就會變味成為孕育風險的溫床,成為金融風險積聚的管徑,這急待自貿區管理當局思量。廣東自貿區進入前的制度創新固然重要,但事后的「嚴管」制度創新則更考驗管理當局和地方政府的智慧。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陈明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