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投身老年醫學幾十年如一日 梁萬福退而不休
2015年 07月 27日 00:42    香港商报
 

     投身老年醫學幾十年如一日 梁萬福退而不休

    眾所周知,本港現時65歲或以上的人口接近15%,2021年將升至19%,香港社會在面對人口高齡化的來臨,由政府到民間,都作好準備了嗎?香港老年學會會長梁萬福醫生接受本報訪問時指出,政府必須及早作出全盤規劃,以免錯失先機,令日後人口老化問題造成社會困擾。他在大學時代已立志要入老人科,畢業後一幹三十多個春秋,如今退而不休,繼續參與老年醫學事務。他強調長者要預防勝於治療,若能多做無氧運動,提升肌肉強度,支撐骨骼,便能維持健康活力。

    香港商報記者 李摯

    香港是亞洲首創以老人科為專科的城市,瑪嘉烈醫院於1975年首創此科,成為香港第一間老人科日間醫院,同年基督教聯合醫院設立了老人復康病房,1978年明愛醫院設立第二個老人醫學部門,港大中大醫學院亦相繼加入老人科醫學。1979年,梁萬福畢業於香港大學醫學系,在大學時代當義工為長者服務,深感老人科服務嚴重不足,令他立志要入此科。1981年他進入瑪麗醫院行醫,1986年轉聯合醫院任職老人科高級醫生。80年代末,香港半數醫院都設有老人科,到90年代中,老人科與內科合併,發展更加迅速。

    籲長者預防勝於治療

    「老年人對醫療未來的挑戰將遠遠大過過往的20年!」但梁萬福醫生不認為長者人口增長會增加社會負擔,只是長者活到較大的年齡,需要使用較多的醫療服務。他解釋,香港老人科是重於痛症、中風、認知障礙症、柏金遜症、呼吸系統等長期疾病,跌倒的預防及治療,開展全面性社區老人評估,提升安老服務質素。老年人的各種老化病症,除了影響身體機能及運動功能,還會影響其日常自理的能力,需要合理的健康檢查,以及家人支援方面的跟進。從預防、治療、復康,到家居支援,構成了本港老人科的一大特點。梁萬福推崇預防勝於治療,因為盡最大的努力去減少長者入住老人院的可能,實在是一舉多得。既提高老人自我照顧的能力,又減少家人壓力,更能讓有限的院舍宿位騰出給予更有需要的人士,長者晚年保持健康能減少發病,也減少醫院負擔。

    最近社會熱議安老養老話題,如何讓老年人安享晚年成為全民關注焦點。梁萬福指出,現時約有5%的老年人需要家人的長期照顧,有必要降低這一比率,但提高老年人的自理能力,需要全社會的長期規劃。他極力主張健康的長者重新投身社會,「投身工作不但能減少入住老人院的可能,還可為企業帶來效益,為社會創造價值。」僱主應提供適合老年人的工種,增加老年人就業之餘,還能減少經營成本,增加社會資源的利用率。然而現時勞工保險是拒保年長的勞工,導致有些僱主不願意聘請長者僱員。他建議政府可核准部分保險公司執行長者勞工保險項目,既拓展新的業務外,更有助釋放社會的勞動力,增加就業。「我並不認為這會為社會帶來負擔,相反,當更多老年人有能力重投社會工作,創造財富,活出精采人生,反而減少領取綜援的可能,減少社會的負擔。」

    支持政府推全民退保

    梁萬福十分支持政府推出全民退休保障,讓大家都滿足最基本的生活需要,讓社會不致出現分化問題。「全民退休保險覆蓋面廣,看似會加大整體財政支出,但均衡的分布同時也將減少老年人領取綜援的可能。政府可以以各種不同方法管理財政,均衡地分布社會資源,減少老齡貧困。」

    現時政府資助的公營安老宿位只佔總數的2.6%,他建議政府把資助住院宿位至少提升至3.5%,「可以考慮增加3至6個月的短期宿位,為病人在入住期間提供最優質高效的服務,盡可能讓老年人重回家中享受溫暖,這不僅能為病人節省時間金錢,更能增加宿位的利用率。」

    對於私家老人院的營運,他認為政府應該支持商家投資安老服務,「希望在經營安老院上可以有地積比率的放寬,在地價上增加吸引力。當然在其營運時要嚴格監管,要有質量保證,建立良好口碑。」

    長策安老達良性循環

    提高勞工服務水平也是安老服務業界的一個重要環節,因為住院長者的起居飲食大多需要專人護理,但安老院中護理員、保健員等前線人手青黃不接,面臨斷層,現職員工平均年齡超過50歲,需鼓勵更多年輕人加入行業,「護理照顧行業需要專業技能、時間及耐心,我希望企業能培養精英,增加起薪點、提供晉升機制,讓人才看到行業前景,吸引更多人投身此行業,以保證優質服務為上。」

    他總結道,長遠的安老問題,需要政府、社會、專業人士及企業的全面配合,作為一個長期計劃去運作,最終達至良性循環。

    讓長者晚年活得更好

    梁萬福醫生由80年代行醫至今年7月退休,一直從事老年醫學領域。他曾就養生養老作全面性評估,致力提升老年人晚年的生活質素。他指出:「老人科的核心是讓老人家晚年生活得更好」。

    臨床經驗豐富的他一再強調預防勝於治療,更就長者生活提出家居專業護理的概念,例如在洗手間多安裝扶手,讓老人如廁後更容易起身;在牆角上套上軟墊預防碰撞損傷;浴室放置防滑膠墊避免沖涼時滑落跌倒等,其重點是家居安全。

    鼓勵老人多做無氧運動

    「人體是需要肌肉去支撐身體,維持健康活力,但很多人只有散步的運動習慣,往往忽略了肌肉的鍛煉。過度的有氧運動,反而會減少肌肉含量。人體的肌肉會因缺乏適當鍛煉而流失,從而導致身體疲軟,骨骼等部位難以得到有力支撐,現時最新的研究科技都鼓勵大家多做無氧運動,增強肌肉密度。」所謂無氧運動是指運動時提供能量的代謝路徑與氧氣無關的運動,例如羽毛球、網球、桌球、武術等,運動中幾乎可以不考慮呼吸,運動完才代償性的大口呼吸,補足運動中欠缺的氧氣。

    老年人因為骨質和肌肉的流失,導致容易骨折和跌倒。他鼓勵老年人多做無氧運動,讓肌肉強度得以提升。不過,他認為老年人不宜做過於激烈的運動,應該是溫和的肌肉鍛煉,例如推舉磅數稍輕的啞鈴,增強與維持肌力與肌耐力,防範背痛、骨質疏鬆。他又推薦現時流行的運動帶,能讓力度更均勻分布,施力更方便,適合老年人用來鍛煉肌肉。此外,打太極也是一個鍛煉的好方式。

    保持良好心態

    至關重要

    「人應該隨遇而安,在健康許可下做能夠及應該做的事。隨年齡的增長,要適應在身體、智能、社交及工作方面的改變。」他是退而不休,老年醫學事務繼續參與,生活是有節制及有計劃,會盡量注意飲食、嚴防三高,除多做運動和當義工外,還會繼續他喜愛的閱讀、觀鳥、音樂、攝影、旅遊、茗茶、寫作、有機耕作等嗜好,持續把晚年活得豐富多采。

    梁萬福醫生說,運動、家居安全、飲食等多方面的配合,以更全面的方式提高生活質素,保持良好心態更是至關重要。「人會衰老是自然現象,願大家能坦然看待老化,舒坦面對人生,快樂安享晚年。」

    老年學會推展安老服務

    梁萬福醫生出任會長的香港老年學會,於1986年創立,是一群熱心安老服務工作的專業人士發起成立,希望香港成為亞洲最關顧長者的社會。該會一向致力促進香港安老服務的發展,除了推動老年學的研究,每年亦舉辦大型老年學會議,定期主辦專題研討會、講座、課程等,出版書籍刊物,並與世界各地老年學機構與組織聯繫與交流,目的是推動社會人士關注老年人的健康、福利和長期照顧服務,提高生活質素,及改善安老服務業界人員的服務水平。

    辦學院訓練安老業界

    2000年該會創辦「香港老年學學院」,積極訓練安老業界的專業、管理、前線護理人員,累計的學員數目達到1.7萬人次,為本港安老服務培育了不少人才。香港老年學會獲獎券基金撥款,於2002年至2004年進行為期兩年的「香港安老院舍評審制度先導計劃」,並於2005年3月,在前衛生福利及食物局及社會福利署的支持下,正式推出「香港安老院舍評審計劃」,讓本港所有安老院舍以自願形式參與評審,推動優質安老院舍服務發展。由2002年至今已為本港超過100多間津助、私營、自負盈虧及合約安老院舍進行持續質素改善為目的之院舍評審,而「香港安老院舍評審計劃」亦是本港唯一符合及通過國際安老院舍評審標準及機制的評審計劃。

 
(來源: 香港商報) 編輯: 朱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