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江西省政府聯合阿里巴巴集團在贛州舉辦首屆「互聯網+革命老區農村電商」發展峰會,峰會主要探討和交流互聯網+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新路子和好經驗。在本次峰會上,江西省商務廳與阿里巴巴集團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此番合作,意味著阿里巴巴集團在未來一段時間,將會加強與江西在農村電商體系建設中的合作以及電商網點的開拓。香港商報記者郭美勤黃穎林穎萍特約記者小寧
電商+扶貧等於精準扶貧
江西省委常委、贛州市委書記李炳軍表示,將以此次峰會為契機,找準互聯網+和脫貧致富的結合點,讓老區人過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2014年,江西被列入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省后,便將電子商務納入扶貧開發工作體系,作用於農村貧困群體,創新扶貧開發方式,促進貧困群眾脫貧致富。據統計,今年1-5月,江西省7個試點縣電子商務交易額達39.63億元,平均增幅超過40%,幫助和孵化企業及個人開設網店達1.1萬餘個。「于都模式」是阿里巴巴集團進入江西試點農村電商的典範。于都是贛州人口第一大縣,又是江西省貧困人口最多的縣城,2014年被列為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試點縣,也是阿里巴巴集團進軍中西部農村市場的第一站,創造了諸多奇跡:28天內建成了農村電子商務縣級運營中心,目前已開設65個淘寶村級服務站,輻射了全縣所有鄉鎮;開業當天就取得銷售額「全國第三」的成績。京東、一畝田、居無憂、農村e郵等近10餘家電商企業陸續進駐于都。目前,于都已發展個體網店600家,今年1-5月份,全縣新增工商註冊電子商務企業56家,新增微店1466家,全縣實現網銷額近3億元,同比增長48.2%。于都發展電子商務進農村工作被業界稱為「于都模式」。
目前,于都已吸納200餘名貧困戶作為村淘、京東、農村e郵等電商企業鄉村合夥人,每位每月平均可獲得1000元-2000元的佣金,已有1000餘名常年在外務工、經商的人員陸續反鄉,通過一台電腦、一根網線,實現了家門口創業。今年1-6月,于都新增高產油茶林3萬餘畝、新開發區溯源生態果園8000餘畝、標準茶園1000餘畝;運用互聯網+思維,加強對「紅、古、綠」旅游資源的推介,促進一批「鄉村游」的發展,1-6月,吸引了25萬游客走向農村,增長21.6%。贛州市商務局局長劉華明告訴記者,農村電商扶貧一方面是解決「買難」問題,通過在淘寶等平台批量團購生活用品、生產物資、家用電器等,讓農民享受與城里人一樣的購物優惠。
另一方面解決「賣難」的問題,通過電商平台銷售農產品,原先農村滯銷或價廉的土產,如今變成了暢銷金貴的香餑餑,促進了農產品品牌化、農業產業規模化,提升了農產品附加值。相關部門領導在發言中說,發展農村電商,不僅要讓農村享受工業品下鄉快捷便利,優化生活環境,更重要的是,要從農產品的生產環節,借互聯網+的東風,改變農村內生產方式,提升專業化、標準化水平,樹立一村一品的品牌意識,實現農產品的質量可追溯,提升信用,增加農民收入,真正實現城鄉的無縫對接。金建杭在峰會發言中說,幫助革命老區發展電子商務,用互聯網手段做好精準扶貧,幫助老區農村解決空心化、解決增收、解決穩定與持續發展的問題,是阿里巴巴義不容辭的工作,在許多的調研中,我們已經看到了許多精彩的實踐,看到了電商扶貧給年輕人帶來的變化,給農村居民生活帶來的變化。
2014年,在阿里巴巴零售平台上,來自國家貧困縣的網店銷售額接近160億元,其中網店銷售額超過1億元的國家貧困縣有25個。如今在全國備受矚目的很多電商明星縣域,如江蘇的睢寧、山東的曹縣、浙江的縉雲,在昔日都是經濟落后的貧困縣,正是電商給了它們變道超車的機會。縣域電商的蓬勃發展為「電商扶貧」帶來了巨大希望。
江西農村電商風生水起
江西省商務廳副廳長李青華表示,電子商務是商品營銷方式的革命性變化,為挖掘農村消費潜力提供了重要途徑。江西是農業大省,綠色生態農產品豐富,推進農村電子商務是江西省縣域經濟發展的迫切需要,也是轉變農村貧困地區經濟發展方式、推動農業轉型升級的內在要求。此次峰會將會加快全省縣域農村電子商務應用,以互聯網+開啟縣域經濟發展新未來。而此次以贛州作為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新長征的起點,目的在於推動革命老區開展電商精準扶貧、促進創業創新,打造「江西樣板」。據統計,2015年上半年,江西省涉農電子商務交易額達83.4億元,同比增長160.5%,涉農電子商務企業3400餘家,較2014年底增加400餘家,可以說,縣域涉農電商繼續保持著高速發展勢頭。
今年5月份,江西出台了《關於加快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意見》,在農村電商財稅、融資、用地等方面明確了政策支持;會同省財政廳積極爭取國家部委支持,推動贛南地區15個縣(市)納入電子商務進農村示範縣試點範圍,協調阿里巴巴、京東、蘇寧、郵政、供銷等開展農村電商服務站點建設,引導電商服務企業深入縣、鄉、村開展電商運營服務,推動電子商務進農村示範縣開展電商扶貧創業工作。對示範產品、電商平台、電商企業、電商縣給予了一定的政策扶持,提供培訓。
目前,江西各地、各部門都很重視農村電子商務,寧都縣、玉山縣、新干縣等已明確將農村電子商務作為「一把手」工程重點推進,江西省有20多個縣通過出台政策、設立資金等加快農村電商發展。據阿里巴巴縣域電子商務發展指數排名,江西省共有31個縣躋身全國電商500強縣,較上一年同期新增11個縣;在京東縣域電商指數排名中,共青城市、萬載縣入圍全國100強。
政府+企業不斷深化合作
記者了解到,本屆峰會江西首次以「政府+企業」聯合舉辦模式,充分發揮阿里巴巴集團電商業界領軍效應,推動江西旅游推介、產品展示、文化宣傳等實現「互聯網+」升級。同時,為推動江西與阿里巴巴集團深化合作,達成全面戰略合作奠定基礎。
目前,江西省已與阿里巴巴集團商定了《江西省農村電子商務建設合作協議》,將重點在三大方面開展合作:以「網絡代購」、「農資下鄉」、「農產進城」、「農村金融」和「紅色旅游」為基礎,探索建立縣、村二級農村電子商務綜合服務體系;努力實現農村網絡消費服務、綜合便民服務、優質農資直銷、農產品「散采集送」等一體化和村級簡易信貸,為江西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提供基礎性支撐;以江西農村特產優質生態產品為基礎,打造集生產指導、品質保障、產品溯源、智能倉儲、流通渠道、銷售終端為一體的生態農特產品電子商務全供應鏈體系。李青華表示,江西與阿里巴巴集團合作,就是要藉助阿里電商渠道和網絡優勢,解決農村電子商務「最后一公里」的問題,僅僅依靠這一點不夠,還要整合社會力量。
「利用阿里巴巴平台,重點把江西的產品銷出去,包括農村的土特產品,也包括紅色旅游資源」。「我們將積極推動農村電子商務綜合服務體系、淘寶特色中國地方館、菜鳥物流、淘寶大學等項目落地,并聯合阿里巴巴舉辦全省縣域電商峰會、農村電商培訓會等活動,營造良好發展氛圍,加速農村電商普及應用。」李青華表示,農業大省與電商巨頭的合作,正在走向縱深領域。
專家觀點
發展農村電商需要什麼
什麼是農村電商?用現在最時髦的話解釋就是「互聯網+農業」。從狹義上說,農村電商是「農產品電商」,強調的是「賣」,就是將農產品從網上賣出去;而廣義上說,農村電商是「涉農電商」,既有「賣」又有「買」,賣出農產品,買進農資、農機產品和農民日常所需的生活用品。要了解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首先要理清楚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六個要素。第一組是靜態的資源三要素:人才、錢財、物材;第二組是動態的流程三要素,即貨源、平台、銷售。就人才而言,江西本地并不缺基層電商人才,缺的是熟悉運營流程的高端人才、種子人才;從資金上看,江西相對缺錢,但電商的信貸問題有很多方式,資金本身不是最大問題。我覺得,短板主要在「物材」,也是「貨源」上。
江西不像義烏,各種商品貨源豐富、充足,但江西生態農產品走在全國前列,有巨大的潜力。同樣,我們也缺平台,但阿里巴巴的平台是面向全國的,是可以為我們所用的;銷售手段環節有一個關鍵那就是物流,全國性的物流集團江西沒有,但全國物流體系已成一盤棋,你這里有產品、有交易、有貨,物流體系就跟進了。
江西想要有自己的物流品牌,必須創新手法。最近看到一個案例是贛閩貨物快運,遍布贛閩沿途多個城市,貨運「客車化」,沿途上下,敞開收貨,實體物流,這種創新手段把江西和福建兩省的電商物流帶動起來了。發展農村電商,首先考慮的是它的啟動模式。啟動模式有兩類,一類是自下而上模式,包括徐州睢寧的沙集模式,靠能人帶動村民自發式成長;第二類是自上而下模式,靠政府引進行家,發動農民投入電商。江西應該走上下結合的道路,這是目前各縣推動電商發展比較可行的方式。
另外,農村電商還有體制模式、產業模式、平台模式、縣域模式、產品模式、驅動模式等。不管哪一種模式,江西農村電商要發展,就一定要緊密結合各地實際,選擇不同的模式組合。只要我們調整思路、整合資源、創新手法、盤活要素,江西農村電商生機勃勃的春天就一定會到來。
江西財經大學電子商務研究所所長勒中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