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在江西贛州舉行的首屆「互聯網+革命老區農村電商發展峰會」上,阿里巴巴總裁金建杭表示,在淘寶1000萬商家中,農村商戶只有77萬,農村電商的發展,未來還有巨大的空間。
在贛州市看來,「互聯網+革命老區農村電商」就像是一次新長征的起點。談到贛南革命老區農村電商的發展展望,金建杭表示,80多年前,這里的青年拋頭顱、灑熱血,開啟了波瀾壯闊的二萬五千里長征。「我相信,現在這里的年輕人,也一定可以在農村電商的平台上,以大無畏的拼搏精神,創造出佳績。」香港商報記者 郭美勤 黃穎 林穎萍 特約記者 小寧
電商玩家爭奪農村市場
隨著城市用戶增長放緩,流量紅利時代結束,電商企業急需新的增量,來維持平台的高速發展,事實上,一些實力雄厚的電商巨頭早已在農村市場占據了自己的領地。阿里巴巴上市后即推出了以「千縣萬村」計劃為主體的農村戰略,2014年全國億元淘寶縣超過300個,遍及25個省(區、市),其中來自中西部的億元淘寶縣超過100個,而國家級貧困縣成為億元淘寶縣的有21個。
此前,京東方面也已計劃年內將開500家縣級服務中心,以加速在3-6線城市、區縣至鄉村的市場布局。其日前發布的下鄉進村「星火試點」計劃,將逐漸完善鄉村配送體系、招募農村合作點、扶持電商平台和傳統商貿企業、建立大家電「京東幫」服務店等多方面布局。而蘇寧雲商也預計在5年內建設1萬家蘇寧易購服務站,覆蓋全國1/4的鄉鎮。
電商大佬們都表現出了對於農村市場的特別青睞。據分析,他們目前的策略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京東的縣級服務中心模式,通過該中心向農村推廣和銷售商品,普及網購;淘寶的「村淘」服務中心則直接建在農村,幫助農村消費者網購;第二種則是「村淘」服務中心實現另一個功能,即通過電商進行農副產品的銷售。
顯然,類似跨境電商的進口和出口模式,電商平台試圖打造國內商品從農村到城市,從城市到農村的雙向流通機制。這也是目前互聯網「進村」最佳的切入口。
從農村生態的角度來看,玩家并不只有阿里、京東這些互聯網巨頭,一大批針對農村農業的垂直創業互聯網公司正在深入農村和農業的各個環節。近期剛剛上線,號稱國內最大農業電商平台--農商1號,就是基於農村、農民和農業本身的互聯網嘗試。
據了解,「農商1號」根據農業的特性,試圖構建起集「互聯網+農業+渠道+技術+服務」於一體的綜合平台。它的模式是通過互聯網連接農民和相關企業機構,比如農藥、化肥、種子等。農民可以通過該平台采購,同時還可以獲得技術方面的指導;最終,農民還可以直接在該平台進行農副產品的銷售。
與此同時,一些地方本土的電商企業,也將觸角伸向了農村。以江西為例,近兩年已誕生了如江西全城電商、土購網等一批江西本土電商企業。
顯然,互聯網公司對農村、農業和農產品這個龐大的市場正進行越來越強力的滲透,電商已經打響了農村「觸網」的第一槍。
資金+政策助力新探索
中國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汪向東認為,「電商+扶貧」是一次全新的嘗試,機制的創新。「這是一個剛剛摸索的階段,要且行且珍惜,期待更多的實踐創新。」國家以及地方政府對發展農村電商高度重視,不僅出台扶持政策,更以真金白銀上陣助力,讓電商企業在農村搶灘扎根倍添動力。
商務部市場體系建設司副司長孔令羽在發展峰會上解讀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工作相關政策時表示,推進農村電商發展是商務部實施「互聯網+流通」專項工程的重要內容。日前,中央財政已向中西部地區為主的26個省份的200個縣下撥37億元的扶持資金,開展2015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的綜合示範。
除中央財政補貼之外,地方各級政府都在有限的財力之中,安排專項資金,用於發展農村電子商務。政府對農村電子商務特別是對物流環節的補貼,大大降低了電商企業的發展成本。阿里巴巴集團總裁金建杭表示,原來一件商品進農村的成本要10-20元,現在只需要兩到三元錢,未來把成本能降低到一元左右,農村的消費者,完全可以接受。
以贛州為例,目前,贛州市18個縣中,共有16個縣(市)成功入選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其中,於都縣在獲得了財政部和省財政廳安排的2100萬元電子商務發展資金之外,縣一級財政還每年拿出2000萬預算資金,其中1000萬元作為電子商務發展專項資金,采取「企業投入、政府補助」的方式,對企業物流進農村實行物流補貼。
于都還專門成立了電商孵化園,「零門檻、免租金,還提供技術指導」,目前入駐園內的「創客」有30多名,對入駐企業前3年實行「註冊、場地、信息、培訓、網絡、水電」6個免費政策,并可優先享受政府出台的電商扶貧政策。
贛州市高度重視本地電商產業的發展,編制了《贛州市電子商務產業發展規劃(2014-2020)》,出台《關於加快電子商務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市、縣兩級財政每年拿出資金對電子商務發展在稅收優惠、財政、金融、人才培訓、用地等方面給予扶持。為了推動電子商務集聚發展,贛州市將原總部經濟大樓拿出來用作電子商務總部基地,對入駐企業實行房租補助。各縣(市、區)也涌現了一批電子商務集聚區,如贛州開發區的華堅電子商務產業園、綜保區慧谷電商產業園、南康光明電商孵化基地、寧都電子商務產業園、贛縣電子商務總部大樓、石城電子商務產業、龍南縣輕紡定制類國際電子商務產業園等等。
在轟轟烈烈的農村電商發展大潮中,電商企業也憑藉自身智慧闖新路。江西全城電商就摸索出了一套新模式,構建「電商企業帶動,政府賦能推動,基礎設施聯動,百萬農民互動」的農村發展環境。全城電商立足整個江西,率先啟動了電商扶貧工作和網商幫扶工程。2014年幫助17個殘疾人完成了網店培育。今年推出網商幫扶,培育的網商做到1鑽獎勵500元,2鑽獎勵300元,3鑽獎勵200元。「江西電商目前最需要的是縣域電商服務體系建設,要把標準做透。」其創始人徐小波表示,我們立足當地生態資源,啟動地方尋寶活動,著力挖掘地方名優產品進行電商換市,重新構建新的、有競爭力的農產品品牌體系。
傳統產業 觸電轉型
「互聯網不僅能夠拓寬農產品銷售市場,提高農業產業化效益,而且將有力地促進農業生產方式的轉變,極大提高農業生產效率,一句話,『互聯網+』將為革命老區農業轉型、農村升級插上新的騰飛的『翅膀』。」王四華說。
據了解,2013年、2014年,贛州連續兩年舉辦了贛南臍橙網絡博覽會。2014贛南臍橙網絡博覽會成果發布會上,主辦方公布數據:臍橙成交額已達1.71億元,銷售量17490噸,比上年翻了一番。當年,贛南臍橙實施線上線下一體化營銷模式,在淘寶網、1號店等大型電商平台參與并開展線上的網絡銷售,總共實現電子商務交易額117.52億元。
南康家具傳統市場轉型電子商務孵化基地,已形成一批電子商務企業聚集區域,集聚了近千家電子商務企業(千萬規模以上24家)和200多家廣告攝影公司,電商相關從業人員超過1萬人,2015年上半年,交易額達到21.19億元,同比增長119%,全年預計交易額突破50億元。
傳統產業不轉型則落伍,贛州的諸多傳統優勢企業,大至家具產業、臍橙產業,小至寧都孔明燈、肉丸等,都是通過電商顛覆了原有的生產銷售模式,實現轉型,贏得更大發展空間。
贛州市一位負責人介紹,贛州市將與阿里巴巴集團在贛州建立農村現代化物流體系,藉助阿里電商渠道和網絡優勢,把贛南農產品資源「引流上線」,打通農產品進城的流通渠道;在電子商務、雲計算和大數據等領域開展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的合作與交流,共同推進贛州雲計算數據中心建設、智慧贛州建設。
據了解,接下來,農村淘寶還將開發紅色旅游、貸款理財、遠端醫療等服務,讓農民在鄉村就可以享受到很好的公共服務,使老區的青山綠水增值,使農民的生活質量提高。隨著物流、營銷、金融、大數據等網絡的發展,「三農」電商化帶來的轉型升級,也將進一步加快。在「互聯網+」的新時代,電子商務發揮越來越大的能量,可以再造中國新鄉村。
農村電商 物流配送瓶頸待破
農村是未來電子商務一個巨大的市場,但一切剛剛布局,面對落后的農村經濟生態,電商的發展也勢必遇到來自硬件與軟件的各種困難。誠如阿里巴巴集團農村淘寶事業部總經理劉希富所說,誰都知道農村電商是一塊巨大的蛋糕,但是起初體量小,誰做誰賠錢。在此次峰會期間,農村電商發展目前遇到的一些瓶頸也成為與會者關注的問題。
江西寧都縣委書記王四華表示,電商最大的特點就是其便捷性,如果「線上」產品跑火熱賣,「線下」物流配送不暢,電商便捷優勢就會蕩然無存,必須切實加強農村物流建設。其次是質量問題,目前大部分農村電商服務點銷售的都是自己包裝的「三無」產品,如果不及時加以規範,加快取得相應的經營許可證,那些農家店就面臨著被關閉的危險。再次,必須加強貨源保障,避免出現「無貨可買」的問題。
中國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汪向東則表示,電商扶貧是重大政策創新,才剛剛破題,很多問題亟待探索。農村地區電商扶貧面臨挑戰非常大,仍然需要更多的政策配套,各地在發展農村電商時應持之以恆,切忌急功近利。
在廣大農村普遍存在的問題是,整個社會基礎建設與電商企業所需要的生產要素之間有著極大的不匹配。僅物流領域,公路、倉儲物流園區、設施設備等方面就很不完善,一直以來,物流就是電商進入農村的攔路虎。據了解,目前國內一、二線城市快遞上門覆蓋率接近飽和狀態,而在廣大農村,除了中國郵政,快遞上門率不到20%,物流服務無法得到保障。
此外,金融方面的政策還有待完善。在人力方面,農民的電商意識不夠,消費觀念不同,電商人才缺口大,諸多問題亟待突破。
尽管政府和企業對農村電商都持樂觀態度,但不難發現,農村電商做好還需要一定時間,參與者不但要有決心,也要有耐心,有信心。而實際上,政府和企業也都在努力改變目前狀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