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科網再騰飛」的年代,電商潮流不僅席捲歐美及內地,互聯網掀起的消費革命浪潮亦捲到了新興市場之一的東南亞。近年海外資金看準電商在東南亞的龐大商機而到當地「插旗」,務求從中分一杯羹,當中於2012年在新加坡成立和在東南亞營運的電商平臺來贊達(LAZADA)就是典型例子。
香港商報記者 鄺偉軒印尼雅加達報道
進駐香港吸內地電商
為加強與內地電商參與者的接觸並吸引內地商戶進駐印尼的電商平臺,來贊達去年來到香港設立採購中心。該公司總部設於新加坡,並於印尼、馬來西亞、越南、菲律賓及泰國設有網點。截至今年3月底,公司全年總交易額10億美元(78億港元);截至今年4月底,參與來贊達的賣家合作夥伴約2萬家。
在印尼雅加達市郊的來贊達物流中心參觀時,來贊達香港跨境電商部行政總裁Aimone Ripa Di Meana坦言:「在印尼設立物流中心,從而支援當地電商業務,就是看準印尼為公司帶來的機會。」
冀東南亞複製成功經驗
為何說電商在東南亞大有可為?Aimone進一步解釋說:「內地電商之間的競爭已漸趨白熱化,相反東南亞地區電商市場的競爭遠不及內地般激烈,當下要打進東南亞市場,可謂具有相當程度的優勢。」他又引述數據稱,2008年內地電商的市場規模只有70億美元(546億港元),至2015年已暴增至5000億美元(3.9萬億港元),相信內地電商行業的複式增長效應,可在印尼及東南亞其他地區重現。
談到在印尼推動網購行業之優勢,該公司首席策略官(Chief Strategy Officer) Magnus Ekbom說:「印尼人口為東南亞國家之冠,加上當地人口平均較為年輕,有利推廣電商銷售。另一方面,當地手機的使用率出乎意料地高,連帶提升了社交媒體及網購的普及程度,有利企業在當地開拓電商平臺。」
便利店付款拓支付網
不過,網購與支付系統唇齒相依,要促進電商在印尼的業務,就要解決當地信用卡滲透率低的問題。Aimone認為,目前擁有銀行戶口的印尼居民比例低於20%,由此推算擁有信用卡者的比例更小,要解決上述問題,惟有採取另類方法,從而促使網購概念可在當地落地生根。
Aimone說:「正因如此,我們在開拓當地的網購平臺時,特意在支付方面下工夫,包括設計電子錢包(eWallet),以及容許在當地便利店付款等方式,從而解決信用卡低滲透的問題。」觀察雅加達市面,雖然當地自動櫃員機的密度遠較香港為低,但便利店的數目卻與香港、曼谷、上海及北京等大城市不遑多讓,甚有「梗有一間喺左近」之勢,相信企業解決信用卡使用率不足的問題不難。
除了支付問題,要促使印尼居民接受網購新模式的另一關鍵,就是做好物流配送。印尼是萬島之國,要把貨品送往偏遠地區非得靠水路不可;至於在全國最為繁華的雅加達,要面對交通擠塞問題。事實上,雅加達雖為一國首都,惟當地沒有地鐵,居民出入大多倚靠巴士、私家車和電單車,每逢繁忙時間例必交通擠塞。須知道,物流系統的暢順程度為網購平臺成敗的一大關鍵,若交通擠塞問題不能解決,將影響網購貨品的配送時間,拖低營運效率。
為解決供貨問題,來贊達在印尼設立多個產品分類中心,從而擴大當地的物流網絡。Aimone又表示,在雅加達,集團除了在北部設有物流中心,在該市會新增一個物流中心。另外,公司亦計劃在泗水開設另一物流中心,以完善公司在當地的供貨網絡。
落戶香港利進軍東北亞
以東南亞為業務核心的來贊達,去年來港設立採購中心。為何當初選擇落戶香港?對公司而言,香港對其拓展業務有何優勢?來贊達香港跨境電商部行政總裁 Aimone Ripa Di Meana 表示,香港靠近東北亞地區,較易接觸中國內地、日本及韓國商戶,有利公司開拓東北亞市場。
總部設在新加坡的來贊達,除了固守印尼、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及越南等地,為了拓展業務版圖,不僅於去年落戶香港,設立採購中心,近期更與韓國資訊供應商 Cafe 24 合作,讓當地商品透過來贊達的網購平臺進軍東南亞市場。
海企來港呈上升趨勢
因利成便,香港海外企業來港落戶數字,近年呈上升趨勢。據投資推廣署數字顯示,該署協助海外及內地企業來港設立網點的個案數目,由2011年的303宗,穩步上升至2014年的355宗,2015首6個月亦多達260宗;涉及範圍亦由昔日的服務業,擴闊至近年興起的金融科技。這不僅為香港經濟創造了多樣性,對外更可提升香港形象,對內則可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Aimone 表示,決定選擇落戶香港,主要是看中其便利公司開展東北亞業務的優勢:「繼韓國以外,公司下一個目標,就是開拓日本市場,而香港這地方,正有利我們接觸中國內地、臺灣、韓國以及日本的電商平臺營運者。」
接近深圳電商大本營
事實上,香港不僅是中國的「南大門」,更是華人營商的集散地,若對海外企業落戶,將大大有利接觸內地及臺灣商人。另外,目前不少電商的大本營均設在深圳,加上由香港前往深圳,只需不足一小時車程,若要吸納深圳的電商客戶,在香港設立辦事處最適合不過。
香港的營商環境,亦有利海外企業在香港設立辦公室。Aimone 說,公司來香港註冊非常方便,加上地理上可覆蓋東北亞地區,對海外網購公司而言,若要在東北亞地區拓展業務,在香港企業來設立採購及品牌中心,屬不二之選。
勇闖東南亞要考慮政治及治安風險
雖然有人追捧東南亞「商機多、潛力大」,號稱該區是創業家的夢想國度。但值得留意的是,即使當地如何潛力無限,不少東南亞國家有潛在的政治及族群矛盾。有意前往當地開拓業務者,除了留意環球及地區經濟等宏觀因素,更要考慮地緣政治風險問題。
恐襲機會低
曼谷旅遊勝地四面佛周一(17日)發生的爆炸事件令人不寒而慄。雖然至今未有明確證據顯示,是次事件與恐怖襲擊有關,更不能與美國2001年9月11日發生的「911事件」相比,但此等畫面仍不禁令人想起2005年10月1日發生、造成22人死亡的「峇里大爆炸」。雖然上述事件已事隔多年,但陰霾至今仍揮之不去,或多或少影響該等國家吸納外資的能力。
以印尼為例,縱然發生「峇里大爆炸」,但總體而言仍朝向正面方向發展。東帝汶地位問題得以順利解決、亞齊分離活動衝突告一段落均顯示當地局勢漸趨平穩,加上去年上任的總統佐科?維多多 (Joko Widodo)給予國際社會正面形象,綜合上述因素,均有利印尼進一步吸納外國資金,促進當地經濟發展。
保安人員警覺性高
不過,面對過往的襲擊事件,為了保障當地人民及旅客的安全,印尼不少重要地標均設有金屬探測器,以防止有人發動自殺式襲擊而傷及無辜。記者上周前往雅加達採訪期間,凡出入酒店、商業樓宇及機場,均需通過金屬探測器,而且當地保安員動輒搜身。此舉不僅反映當地社會仍然處於相當緊張的狀態,亦令外國投資者不敢即時投入大量資金,即使願意前往當地開拓業務者,亦大多抱「試水溫」心態。
除了面對潛在的分離勢力,印尼族群矛盾的陰影亦影響了內地、香港及臺灣到當地的投資意欲。雖然華人在印尼只佔少數,卻因為他們世世代代辛勞工作,不知不覺間掌控了當地的經濟命脈,引起了部分當地人的不滿。印尼多次的排華事件,或多或少是因為這種心態而起。對歐美公司而言,它們毋須背負此包袱,但有意前往當地開拓業務的華人,卻須引以為鑑,以免得不償失。
香港商報記者 鄺偉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