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電子報內容>>文化東方

記憶深處的紅磡舊時光
2015年 09月 13日 00:00    香港商报
 

    紅磡位於香港九龍東南部,新舊交替,擁有長久的歷史。近日,在香港商務印書館舉辦的香港歷史影像系列講座中,香港教育學院的梁操雅博士與紅磡老街坊分享了紅磡故事。香港商報記者朱求真

     梁操雅介紹,紅磡最早名為「大環」,歷史久遠,開埠以來已分為紅磡、鶴園、土瓜灣三約,光緒年間三約已設有公所,不少農名及漁民在此居住。1860年,港英政府銳意發展紅磡成為工業區,青洲英坭廠、黃埔船塢、中華發電廠相繼成立,其他如玻璃、火柴等行業的廠房在19世紀末時紛紛在此區開設。戰后一仍舊貫,紅磡仍以發展工業為主,至70年代末始大事更張,以前瀕海而建的英坭廠和船塢在近20年急速發展,昔日的紅磡變成紅灣半島,船塢原址陸續建成黃埔花園,英坭廠發展成新的工業大廈,從近30年的發展來看,紅磡已發展成為中產及高尚住宅區,成為一個新舊交替的社區。

    對於紅磡得名,梁操雅說到,在九龍半島未劃歸香港政府管制前,已有「紅磡」之名。據梁操雅介紹,20世紀初,有工人打井時,發現涌出來的井水是朱紅色的,當時的人們認為動土傷了龍脈,流出來的是龍血,該區便得了紅磡之名。「紅磡原以村落為主,包括鶴園村、老龍坑村和紅磡村等,正好與西部的小漁村油麻地各處一方。而紅磡日后的開發,是與船塢的經營是分不開的。」

    修院與古廟

    梁操雅說,紅磡除了開設工業外,外國人亦在紅磡開發社區服務,1880年代,倫敦傳道會及嘉諾撒修院分別向政府申請用地,在紅磡建立學校。「而中國社會民間祈福拜神風氣興盛,除了修院以外,對於古廟的參拜更為熱衷。」紅磡區內的觀音古廟及福德古廟歷史悠久。觀音古廟曾於光緒十五年(1889年)及宣統二年(1910年)重修。一直以來,觀音廟的香火非常鼎盛。觀音廟最為出名的乃是「觀音開庫」,每年農历正月二十六日,慕名前來借庫的人絡繹不絕。

    為街道取名

    對於街道的定名有其約定成俗的規律,梁操雅介紹道:如有觀音廟就有觀音街,有青州英坭廠便會有青州街,有黃埔船塢必有船塢里,北帝廟原址附近有北廟街。紅磡發展相對較早,不少街道均以事物命名。港英政府在其轄區內多設警署,以維持當地治安,同時附近的街道多以差館街命名。同期,香港在各區設立警署,警署附近的街道多被當地居民約定成俗稱為差館街。及后,為免不同地區使用相同的街道名稱,產生混淆,政府於1909年刊登報紙將九龍區內的街道名稱更改,紅磡的差館街易名為大沽街,但是另一條小街的名稱卻仍保留至今,那便是差館里。滄海桑田,物換星移,從戰后至今,紅磡有很大的改變。在梁操雅看來,這改變不單單是環境上的、事物上的,還有就是觀念上的。沒有了船塢、英坭廠、電廠等,也少了當年在這里工作的工人們,換來的是豪宅、商場、地鐵站,過來更多區外的來客。這就是城市發展帶來的變遷,唯一不變的就是老紅磡人心中的記憶。

 
(來源: )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