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客户端 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京津冀協同發展待破題
2015年 09月 14日 01:36    香港商报
 

    京津冀協同發展待破題

    《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日前已經印發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公布三省市功能定位以及協同發展的目標,遠期到2030年,首都核心功能更加優化,京津冀區域一體化格局基本形成。專家指出,京津冀協同發展是國家的大戰略,廊坊是這個大戰略里面最大的受益者,包括重大產業和人口的轉移以及第二新機場,都對廊坊作用巨大。同時,投資京津冀最先受益是公共基礎設施。交通一體化、基礎設施共享,是協同發展的基礎。環境治理、生態治理先行,也是眼前必需的內容。而北京外溢的產業需要拆遷、建設等,都需要資金,這將帶動很多板塊,如建材、鋼鐵、建築施工業等,房地產開發的新熱點也會出現,是連鎖反應。香港商報記者 邢寶華 張麗娟 梁君怡 曹晶晶

    京:疏解轉移非首都功能

    按照《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北京與天津、河北一起承擔起「以首都為核心的世界級城市群、區域整體協同發展改革引領區、全國創新驅動經濟增長新引擎、生態修復環境改善示範區」整體功能。這一世界級城市群的建設,將開創中國城市未來發展的新模式。

    制定瘦身政策

    過去,北京不僅承擔了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四大核心功能,還承擔了服務於這四個核心功能、關聯緊密的行政事業功能,以及服務於前兩個層次、與其需求相適應的城市一般功能,超負荷運轉導致規模和體量越來越大,患上嚴重的「肥胖症」。

    這次綱要明確提出對過去北京承擔的非首都功能進行調整。按照規劃,重點要疏解一般性產業特別是高消耗產業,區域性物流基地、區域性專業市場等部分第三產業,部分教育、醫療、培訓機構等社會公共服務功能,部分行政性、事業性服務機構和企業總部等四類非首都功能。

    據悉,目前北京有關方面正在制定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控增量、疏存量相關政策和配套措施。在目前北京經濟面臨較大下行壓力下,非首都功能的調整或將加大下行力度。尽管如此,北京市政府近日召開常務會議,研究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2015年-2017年工作要點和相關分工方案強調,北京作為協同發展的核心,抓好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這個關鍵環節和重中之重,抓好責任落實,形成工作合力,落實好協同發展各項任務。

    打造高質世界級城市群

    三省市「一盤棋」的一個宏大目標是,打造「以首都為核心的世界級城市群、區域整體協同發展改革引領區、全國創新驅動經濟增長新引擎、生態修復環境改善示範區」。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肖金成認為,京津冀僅僅停留在城市發展、都市圈發展、首都圈發展,顯然遠遠不夠。目前京津冀城市群正處於成型期到成熟期的過渡時期,由單向輻射到多向輻射的轉型時期,進入到了成熟的世界級城市群的發展階段。

    津:欲建京津冀科研服務聯盟

    天津的定位是:全國先進制造研發基地、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金融創新運營示範區、改革開放先行區。

    近日,天津市公布了2015年批准建設的38家市級企業重點實驗室,其中,依託濱海新區凱萊英醫藥集團、三安光電公司等企業的16家重點實驗室獲得批覆建設,占全市批覆建設企業重點實驗室總數近一半。截至目前,濱海新區已建立106家市級以上重點實驗室,其中國家級重點實驗室達17家。有效增強了濱海新區科技集聚輻射功能,提升共性技術開發能力和工程化水平,為新區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在做強重點實驗室的基礎上,據了解,下一步,濱海新區還將重點推動京津冀科研院所、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建立科研服務聯盟,對接京津冀100多家實驗室,并圍繞新區優勢產業發展和科技成果轉化的需求,支持北京大學(天津濱海)新一代信息技術研究院、清華大學天津電子信息研究院、浙江大學濱海產業技術研究院、國防科技大學軍民融合創新研究院等科技研發機構的建設,搭建科技型中小企業孵化平台,力爭推進100項國家重大科技成果實現產業化。

    冀:差別化發展廊坊最受益

    長期以來,京津冀區域發展不協調、不平衡是個「老大難」,其中河北是「塌陷區」。從塌陷到崛起,河北正按照《規劃綱要》提出的「產業轉型升級試驗區」定位,把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與推動自身發展緊密結合,提升發展質量和水平,精準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和產業轉移。

    產業轉移勢頭強勁

    《規劃綱要》將河北定位為「全國現代商貿物流重要基地」,離不開交通一體化。去年至今,河北省先后8次與京津對接,共繪「一張圖」規劃。從去年到今年6月, 投入1241.9億元對接京津,交通面貌煥然一新。

    另外,河北省在產業協同發展率先突破方面已經取得了階段性進展,北京現代汽車滄州工廠、渤海新區生物醫藥產業園等一批轉移承接重點項目正有序實施。根據工信部與河北省近日聯合制定的《2015京津冀產業轉移系列對接活動方案》,河北省在下半年將面向京津,組織生物醫藥、高端裝備制造暨新能源汽車、新一代信息技術、資源綜合利用新技術新產品、新材料、高分辨率對地觀測、輕紡食品、曹妃甸區和渤海新區等9場專項對接活動。

    廊坊如何打出優勢

    區域型中心城市是京津冀城市群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河北廊坊有望成為京津冀區域的一個中心城市。

    國家行政學院經濟部主任張占斌指出,京津冀協同發展是國家的大戰略,廊坊是這個大戰略里面最大的受益者,包括重大產業和人口的轉移以及第二新機場,都對廊坊作用巨大。

    廊坊處於京津中間,區位與東莞和嘉興比較類似。東莞位於廣州和深港之間,在不同階段進行了模式調整,始終維持城市的競爭力。嘉興位於上海和杭州之間,發展上把握差別化和特色化的原則,在長三角的發展過程中占據一席之地。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楊保軍指出,這類中間性城市的特點在於,由於會和周邊大城市產生緊密聯繫,因此外部的影響要高於其自身的發展力量的影響。

    它們往往進行差別化的發展定位,積極響應周邊中心城市的發展,走特色化的道路。在他看來,廊坊的區位比嘉興和東莞還要好,因為除了處在京津中間以外,廊坊還受益於新機場,將成為一個國際門戶,未來廊坊的定位是成為「中間加門戶」。

    張占斌指出,廊坊要思考的是,怎麼在人口的轉移當中爭奪一些高端人口,尤其是跟服務業大發展有關的人口。此外,還要突出創新驅動,廊坊的電子信息、航天、新材料等產業已經有很好的基礎,未來要進一步打出自己的優勢,比如成為一個很好的孵化基地,帶動更多人去創業。

    楊保軍進一步分析指出,廊坊要想辦法維持相對低成本的生活成本、商務成本和房價,這樣對北京將來的創業和創新的人群才有吸引力。

    专家把脉:

    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姚景源

    政府和市場應該分工明確,要打破一體化的行政障礙,在行政、制度、規章等束縛一體化的東西上做減法,讓生產要素能夠在京津冀自由流動,這是京津冀協同發展最根本的基礎。

    國家行政學院經濟部主任張占斌

    未來,如何能夠在推進當中,將市場手段和行政手段的矛盾進行化解很重要。比如三地產業轉移,包括今后央企、總部從北京遷出,將來會面臨著三地之間財稅怎麼分賬的問題,需要在大的格局下進行統籌研究。

    中國城規設計研究院副院長楊保軍

    空港帶動之下可以走輕型貿易的道路。京津冀城市群必須要跟國際產生密切的貿易,一是要依靠海港,海港在天津,是重型的;一是要依靠空港,主要在第二機場,是輕型的。機場建設將促進輕型貿易發展,培育出空港城,帶來非航空業務收入增長。

    中國區域經濟學會秘書長陳耀

    京津冀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不僅在於硬件,更在於軟件。三地協同發展表面上是資本、產業和人口的方向流動,目前,京津冀統一要素市場發展相對滯后,市場壁壘仍然存在,協同發展還存在諸多體制機制障礙。必須消除隱形壁壘、破解制約協同發展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把國家層面的重大舉措與京津冀地區實際情况結合起來,創造性地提出推動區域協同發展的改革措施。

    记者观察:

    一體化仍有許多關節需打通

    在「9.3」大閱兵前后半個月時間里,北京市民再一次感受到猶如APEC期間清新純净的空氣,這多少要歸功於京津冀三地聯動治霾機制運作愈加順暢。這也是京津冀協同發展大戰略下,最先得以落地,并收到實效的政策機制之一。

    短暫的「閱兵藍」過去后,很少會有人想到周邊省份為此付出的種種。記者走過許多與北京只是一山、一河之隔的河北村鎮,兩地落差之大,體現在基礎設施、人均收入和補貼等方面,不少差距要數以倍計。數十年來,為了保障首都從飲用水、蔬菜到如今的空氣質量等各個方面的需求,環繞北京的河北省總是扮演著犧牲者的角色,也形成了一條環繞北京數百公里的「環首都貧困帶」。

    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實現藍天說難不難,而協同發展說易不易。對河北人來說,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訴求恐怕是三地之中最為強烈的,然而各方訴求不同,令京津冀一體化背后仍然有著許多關節需要打通理順。不久之前,中國兩家電訊商宣布取消京津冀三地漫游費,在移動數據業務需求遠大於語音業務需求的今天,這個遲於時代的變革顯然不能滿足三地間奔走的用戶。

    一體化交通、通訊都是貼近民生的改革,也只是京津冀協同發展中率先起步的小小一環,上升到省級的改革舉措,在涉及利益分享的時候勢必會更加艱難。京津冀頂層設計已經步入實施階段,如何同時實現疏解北京非首都核心功能、改善生態環境、產業轉移、經濟增長的多重且有矛盾的目標,對三地政府智慧的考驗剛剛到來。敖雷

     

 
(來源: 深圳新闻网) 編輯: 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