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劉天華,就沒有現代國樂(或稱為中樂)。」從20年前,程秀榮就開始在港舉辦紀念劉天華音樂會,紀念這位對現代國樂發展開啟新道路的中樂人。程秀榮認為,國樂要發展不僅僅是傳承經典,更必須重視;否則就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更別說發揚光大。而劉天華正是現代國樂的根與源。
近代著名作曲家、演奏家和音樂教育家劉天華,對改進國樂作出很大貢獻,如改良記譜法讓傳統及民間音樂得以保存與傳承,效法西樂於作曲技巧及樂器制造等。他一生致力於國樂改進和國樂教育推廣,開拓性地為二胡、琵琶等民族樂器創作獨奏曲,并最早建立起系統的民族器樂教學規範,培養一批民族器樂演奏人才,可說是中國近代中樂的開拓者和奠基人。1995年,由程秀榮擔任藝術總監香港城市中樂團舉辦「劉天華誕生一百周年紀念音樂會」,紀念這位對近現代國樂發展開啟新道路的中樂人,這是香港開埠以來第一次全部演奏劉天華作品的音樂會,別具意義。
2005年,香港城市中樂團又舉辦「劉天華誕生一百一十五周年紀念音樂會」。
紀念劉天華誕生120周年
今年香港城市中樂團與五位著名演奏家攜手,將於9月19日(周六)晚上8時在沙田大會堂演奏廳舉行《紀念劉天華誕生一百二十周年》音樂會。在指揮胡炳旭的帶領下,樂團將聯同二胡演奏家程秀榮、金偉及高揚,琵琶演奏家印玉文及小提琴家劉育熙演奏多首被稱為「劉天華十大二胡名曲」的作品,包括《病中吟》、《獨弦操》和《燭影搖紅》等,其中《良宵》和《悲歌》兩首更改編成小提琴與樂隊合奏。
劉天華曾提出,音樂的重要目的,在於表達情感令聽者感動,并能夠普及大眾。「但現在的狀况,似乎中樂只是樂人炫技或譁眾取寵的工具,如何讓聽者感動?」程秀榮非常擔憂「經典」的去留,如果連圈內的中樂人都不再重視經典,那些為中樂譜寫名曲、為中樂傳承付出畢生精力的無數前輩留下曾經感動一代人的動人旋律,今后由誰演奏?程秀榮希望,通過音樂會,讓中樂人以及喜愛中樂的聽眾,能夠認識到經典的可貴,更通過經典認識中樂的魅力。香港商報記者 莊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