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期的股市動蕩及人民幣貶值引起了全世界的極大關注。有外媒稱,股市暴跌很可能會在至少數月內繼續產生影響,但與導致全球經濟放緩的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不同,中國經濟的基本面仍然穩固:中國GDP增長正在放緩,但似乎不太可能出現硬着陸。
除重工業 眾多行業仍具活力
真正重要的正是改革舉措。如果中國到2020年能實現本國經濟向消費和服務驅動型轉變,同時在此期間保持7%左右的年均增長,那中國官員何止將挽回自己在經濟管理能力方面的聲譽。使7%增速顯得可信的事實是:雖然中國經濟中的部分行業明顯已經舉步維艱(尤其那些產能嚴重過剩的行業,如鋼鐵、煤炭、鋁和水泥),但其他眾多行業仍保持巨大活力。
以智能手機為例,隨着小米取代蘋果和三星成為中國市場領導者,其非凡的成功激勵着越來越多企業不斷試圖闖入這一行業拼殺。中國電子商務行業也繼續保持着超高的發展速度。阿里巴巴的股價或許已經跌破發行價,但部分原因在於該公司在截至6月季度的同比收入增長從去年的45%下滑至34%。
強大中產需求谷企業謀增長
簡言之,尽管中國經濟或許不再是足以浮起所有船隻的不斷上漲的潮水,但它將繼續創造很多機會--其中一些可能具有重要意義。隨着中國從制造業和投資驅動型經濟向服務業和個人消費主導型經濟轉變,一個促成這些機會的關鍵因素將是富裕家庭的迅速增多。據康奈爾大學一項研究顯示,到2025年,中國中產階級人口數量將從目前的3億增加一倍。私人需求的持續上升,將鼓勵企業去追逐業務增長。
中國的經濟增長將不可避免地繼續經歷起起伏伏,一些周期性現象可能會比其他國家更加突出。中國已經培養了一批甘於冒險(常常是巨大風險)的企業家。他們及他們的企業滿懷渴望、行動迅速。經濟放緩將考驗他們的適應能力--可能會使很多企業陷入絕境。但是,其他企業將變得更加強大,并將最終成為推動中國前進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