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注重經濟與生計,少有時間停下來關照自己的內心感受。北京畫家王暉將40多幅以「兔子」為題材的團扇作品帶來香港展出,除了向港人展示中國傳統工筆畫藝術外,更加關注現實問題,指出都市人對欲望無止境的追逐問題,教人反思。文:Jane圖:Benson
王暉從小就對繪畫有着自己的理想,更直言自己做事有一股「蠻勁」,因此也就一直堅持繪畫到今日。大學時代她受西方繪畫影響,深入研究了西畫的技法和表現方式,為日后的創作打下良好基礎。2007年后轉而對傳統工筆畫進行探索,從中國傳統中汲取創作靈感。她的繪畫風格不拘泥於傳統的工筆技法,更融入西洋油畫的表現方式,此次展出的扇面小品中,大多數畫面少有留白,正是受西畫「滿構圖」的影響。同時她大膽在扇面上加入礦物質材料做點綴,令整個畫面更富層次感,色彩更為艷麗。
自我表達中見真性情
中國的傳統工筆畫,多以花鳥為創作題材,少有以兔子為表現對象。王暉在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她生肖非屬兔,畫中兔子代表的是另一個隱喻的自己,寓意超越常態,掌握自己人生和感情的願望,也承載着她個人的悲喜。「我喜愛它的特點:矯健、聰穎、謹慎、不易馴服且充滿野性,甚至有些邪惡的小脾氣。」王暉笑道。她筆下的兔子不同於傳統中溫順天真、恬靜乖巧的玉兔形象,反而更具動感與活力,更加自由,這些都與她的性格不謀而合。
於傳統中關注現實
好的作品不僅能夠體現作者自身的個性,同時也蘊含作者對現實世界的視角與態度,這是王暉的作品與傳統工筆畫之間最大的區別。在王暉的個展中,除展出她汲取了印度宗教「梵我」思想與中國傳統「天人合一」思想的作品外,更多的是具有反叛精神與現代意識的作品。「我從來都不是聽老師話的學生。之前很多人質疑我的作品誰都不像,但我堅持將這種新理念帶入畫中。」王暉坦言,畫中兔子打破傳統符號的美學語境,不再與蘿蔔白菜為伴,反而帶上時尚亮麗的項鏈,或是揶揄遠處的皇冠,表達出現代人對物質、欲望的渴求,具有時代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