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東北靠拼投資、拼能源、拼土地贏得了兩位數的高速增長,但產業結構的單一畸形、政府與市場界限不清晰、市場活力缺乏、人才外流等現象沒有根本的改觀,使得東北經濟表面繁榮但實則暗藏危機。隨著中國經濟因「三期疊加」步入新常態,經濟增速放緩,房地產市場降溫,外部需求驟降,東北存在的深層次矛盾和結構性問題集中顯現,造成目前的「寒冬現象」,而作為中國工業化最早的地區,東北的「淪陷」在某種程度上也為中國工業經濟的發展敲響了警鐘。香港商報記者張幸
一味依賴缺乏改變
產業結構性矛盾突出。東北三省是計劃經濟時期的重工業中心,改革開放以后,重工業這一支撐東北經濟社會發展的頂梁柱逐漸褪色,并變成沉重的負擔。根據國家統計局網站的資訊,自2004年以來十年間,東北三省的產業結構存在明顯的相似性,均為第二產業占比最高,且多數年份超過50%的高值,其中重工業占據絕對優勢地位。有專家指出,東北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使其產業結構偏向於資源型企業以及重化工業,其支柱產業包括裝備制造、汽車制造、鋼鐵、有色金屬冶煉、石油化工等行業。在產業鏈上的位置靠前,「原」字號、「初」字號產品居多,產業類別偏「重」。從產業結構來看,東北的經濟結構存在很大的問題,產業結構單一,甚至有些畸形。如吉林省,長期以來,汽車、石化、農產品加工三大產業,分別占吉林省GDP的10%、7%、9%左右,「一柱擎天」、「二人轉」、「三國演義」現象突出,這些重點產業對吉林省工業增長貢獻率高達近85%。因此,有「一汽打個『噴嚏』,吉林就會『感冒』」之說。中國社科院工業布局與區域經濟研究室主任陳耀對本報表示,東北產業畸形是歷史遺留問題。東北地區的煤炭、石油資源豐富,從「一五」時期就開始依靠豐富的自然資源發展重工業,慢慢形成了一種路徑依賴,一直缺乏改變。自2012年起,中國經濟步入新常態,增速開始持續回落,伴隨而來的是治理產能過剩和全國性投資大減速,這對東北的裝備制造業、冶金、鋼鐵等支柱產業沖擊巨大,加上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下跌,讓處在產業鏈上游的東北采掘業、初級產品制造業的利潤大幅下降。
「中國正處於經濟新常態的大環境,結構轉型升級正在進行,要提升產業層次邁向中高端,傳統依賴資源型產業慢慢會步入盡頭。而東北以重化工為主的資源約束型產業結構正是我們想通過結構調整解決的問題,所以在結構調整階段必然會使東北經濟滑坡。」陳耀說。接受本報采訪的吉林大學國際關系研究所特約研究員孫興杰認為,東北的產業結構極易遭受區域外需求變化、國際價格變化的沖擊,現在外部需求下降、產能過剩嚴重、資源枯竭,高度依賴重工業、初級產品的東北三省遭遇經濟下滑不足為奇。
國企獨大民企疲弱
東北是最先引進蘇聯計劃經
濟的地區,國企是東北三省經濟的主體,上世紀90年代國企改革,東北三省失血不斷的龐大國企被大量破產整頓,約750萬國企員工下崗。然而,2003年啟動的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計劃,讓大量政府投資救活了國企,東北經濟也重新回到國企顯赫的時代。據資料顯示,遼寧省的國有經濟占比超過30%,吉林省超過40%,黑龍江省超過50%,都高出全國30%的平均水平。另外,黑龍江省現有規模以上企業4113家,國有企業比重接近70%。數據顯示,長期的計劃經濟體制使得東北地區至今市場化程度不夠,民營經濟發展不足。在2015年8月25日全國工商聯發布的2015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中,遼寧省有6家企業上榜,黑龍江有3家上榜,吉林則無上榜企業。相比之下,浙江的上榜企業為138家,江蘇為91家。國有經濟比重過大抑制了東北經濟的微觀活力。孫興杰指出,國企普遍具有決策流程長、責任不明、互相推諉、創新意識弱的通病,科層式的管理模式大大增加了決策成本,有時更是屁股決定腦袋,本來是裝備制造業的基地,但很多企業不得不從南方或者國外進口機床設備,在技術水平上的差距越來越大,東北后續增長當然乏力。更為重要的是,東北國企的行業分布主要集中在資源型、重化工業和裝備制造業等領域,而這些領域恰恰是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后深度調整的領域,因此東北國企的這些行業和領域大多淪為重災區。
「激發社會活力,隻靠國企和地方政府不行,要激發整個社會的活力才行,東部沿海和南方為什麼經濟發達?是因為民營經濟發達。」東北石油大學教授趙俊平說。國有企業舉步維艱,大力發展民營經濟,是東北地區的不二選擇,但受制於國企的擠出效應,東北民營經濟發展較差。以遼寧為例,盡管民營經濟的總量達到了67%,但民營經濟沒有成為創新的主力軍,其民營企業在全國民營經濟500強中上榜的很少。并且,東北的民營企業更多是國有企業的「配套」和「龍套」,受到國企發展瓶頸的影響。一家化工制造行業的私營企業員工說,他們公司主要是給中石油、中石化這樣的大企業提供地下管道配套,近兩年國企的項目明顯比以前減少了,公司訂單減少,不得不裁掉接近一半的員工。陳耀認為,東北經濟失速與其國有經濟和民營經濟未能協調均衡發展有關,國企占據了絕大多數的資源,沒有提供給民營企業足夠的發展空間,使得很多民營企業家南下創業,如果不改變國有企業獨大的局面,東北的經濟結構失衡會一直存在,經濟也難言好轉。
政府手長市場腿短
政府主導作用強,國企發展強勢,而以民企為代表的市場弱小,東北地區是典型的大政府、小市場,這也是計劃經濟的后遺癥之一。在黑龍江省社科聯副主席、黑龍江省社會主義學院黨組書記祝福恩看來,東北三省由於計劃經濟比重大,比起沿海地區,向市場經濟轉軌相對艱難,并且落在后邊,形成獨特的東北經濟現象,以黑龍江省最為典型。祝福恩舉例道,有人認為從遼寧往北走,越走越黑,黑指的是黑龍江的黑,政府管得多、管得嚴,經濟發展環境不寬松,政府職能錯位、越位,政府之手成為镕不住的手,市場這隻看不見的手成為無用的手。為什麼東北出不了馬雲?很顯然,市場化程度不高、民營經濟發展不充分的背后,是政府管得太多太細,沒有提供給馬雲們成長壯大的土壤與水分。一位瀋陽當地的企業家表示,之前想在瀋陽註冊一家互聯網性質的公司,但註冊的名字換了幾次工商也不批,說根據規定,類似的名字不準註冊。無奈之下,以原來的名字到深圳註冊,順利完成,而公司亦落戶深圳。
「東北機制體制之僵化、思想之教條、服務意識和效率之低下、小權力之運用,變得越來越難以忍受。」該企業家說。孫興杰認為,東北的體制和機制性問題,相當程度上是政府仍沿用計劃經濟的管理手段。市場經濟秩序的建立,核心還是管住政府的手,尤其是各種行政性的審批,造成企業發展成本太高,發展環境欠寬松,并滋生了腐敗。東北長期以來缺少商業文明,大政府作用亦堪憂,許多企業家都以「癱瘓」來形容東北一些政府部門的工作狀態,東北的怠政之舉,亦受到李克強總理的公開批評。今年4月在長春召開的東北三省經濟形勢座談會上,李克強明確指出,去年以東北振興名義審批的139個重大項目,仍有70%沒有啟動,土地給了,一直镕著;錢下撥了,仍然「趴」在賬上;項目批了,遲遲未見開工。政策再好,也等於「白條」。遼寧省社科院副院長梁啟東表示,東北地區一些官員的「不作為」,在反腐大環境下的無利可圖、怕擔責任之外,就是對國家扶持政策依賴,缺乏找出路的緊迫感,這也是舊有體制造成的思想禁錮。
計劃思維根深蒂固
在長期計劃經濟主導下的國企氛圍中,官本位思維大於市場思維,政府機構及國有企業管理層思想僵化、創新意識不足、主動作為不夠,思維在某種程度上仍然停留在過去的計劃經濟時代。東北的市場經濟觀念并不發達,在經歷了上世紀九十年代末大規模的國企破產改革后,東北三省的一些官員依然認為他們需要中央提供資金來重建龐大的國有企業,很多人仍不理解或不相信市場的作用。大連海事大學教授時建人認為,長期的計劃經濟對東北產生了嚴重的文化后果,東北特別是各級政府思想保守,沒有真正解放,也沒有經過真正改革開放的洗禮和市場化的洗禮,一味指望中央,「等靠要」思想根深蒂固,意識上、理念上不思進取、不思改變。一個顯然例子,對於當下東北的困境,東北還有官員認為想要發展東北,國家要給政策給錢,而當地民眾也不願意出去闖蕩,遇事想到的是關系,而不是能力。中國企業聯合會副研究員馮立果表示,東北早已深陷對國家政策和投資的依賴中,同時自身的優越感也使得企業職工和領導長期深陷舊的管理體制與經營模式中,而漸漸脫離市場經濟的創新推動。「東北不應再伸手向國家要政策,從提出東北振興開始至今,國家對於東北的政策太多。」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東北亞研究所所長笪志剛說,全國共有約20個國家戰略部署區域,東北占約五分之一,無論從國家宏觀戰略還是具體到各領域的支持、扶持政策是應給盡給。李克強曾表示,振興東北不能「等靠要」,而要靠「闖改創」,要抓住關鍵問題,主動作為。這番話說得很明白,等於批評東北官員缺乏闖勁、缺乏改革勇氣、缺乏創新智慧。馮立果指出,對計劃經濟體制的依賴,對市場波動的不習慣,還有思想觀念上的束縛,需要潛移默化的改變和修正,不是靠給政策就解決得了的。
人才流失滯后瓶頸
由於沒有足夠的商業文明洗禮,加上東北舊有體制所造成的保守氛圍制約,當地政府對外招商引資,想的是雁過拔毛、關門打狗,本地居民也崇拜權力,官僚思想濃厚,辦事必須要靠關系。這樣造成的一個嚴重后果是外地資本對東北望而生畏,本地的精英也不願留在東北。很多就業者都表示,在東北除了公務員、國企等體制內的工作,其他市場化的單位比較少,薪資水平也比較低,如果沒人沒關系,要找到好工作并不容易,只能到經濟條件好、工資水平高的沿海或京津地區尋找機會。因為沒有良好的就業創業環境,東北正面臨畢業生外流的困擾。標準排名(中國)研究院發布的一項全國大學生畢業統計表明,遼寧兩所「高薪大學」有四成學生流向北上廣。有分析人士指出,東北最大的人才流失,其實在企業內部。過去50多年來,國有企業培養了很多技術骨干,他們本應該成為振興東北經濟的核心力量,但因為在本地無法發揮特長,很多人才外流,前往其他地區,現在長三角、珠三角的很多企業,將東北視為自己的人才儲備庫。孫興杰表示,走出去的多為年輕、有高學歷的或有高技術能力的人,東北現有高級人才總量偏低,需求缺口大,如此東北想要發展互聯網+、創新產業等新興產業,就面臨缺乏高端人才的困境,也更不利於民營經濟的發展。其實,東北的問題現在不止是人才外流,而是整個人口流失。「20歲到64歲勞動力是驅動經濟增長的引擎,日本、歐洲都是在20歲到64歲人口達到止漲回跌的拐點前夕就出現經濟危機。東北在2013年達到拐點,經濟也開始減速,遼寧、吉林、黑龍江經濟增長率從2011年的12.2%、13.8%、12.3%,逐年下降到2014年的位居全國倒數。」人口學專家易富賢說,東北后備勞動力資源嚴重不足,導致經濟發展的滯后。陳耀指出,東北的產業結構中資本密集型比重大,這種類型的企業用人本身就相對較少,加上人口流失嚴重,勞動力出現結構性短缺,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市場的發展,人口問題已成為制約東北地區經濟快速發展的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