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客户端 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陸良繭絲綢蝶變 品牌化發展
2015年 11月 02日 00:00    香港商报
 

    絲綢承載著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是底蘊豐厚的文化載體和富有生命力的寶貴遺產。作為集農工貿於一體的傳統產業,繭絲綢產業鏈長,涉及面廣,應用前景廣闊。多年來,陸良縣加大繭絲綢產業轉型升級,擴大蠶桑基地養殖種植規模,拓展產品精深加工,做強品牌,延伸產業鏈,著力把陸良打造成中國西南繭絲綢產業中心、中國新絲綢之路南方戰略基地和國際優質繭絲綢基地。香港商報記者金恆源

    

    蠶桑產業優勢凸顯

    

    陸良縣是雲南省第一大高原平壩,壩區面積達772平方公里,氣候溫和,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土地肥沃,適宜桑樹生長,與國內其它桑區在夏秋季節只能飼養夏秋品種相比,全年均可飼養多絲量蠶品種,且水質好,氣溫變化小,有利於生絲、綢緞等產品的加工,被許多專家譽為“蠶的天堂”,在發展蠶桑產業上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優勢。陸良縣是雲南省起步最早、發展最快、質量最優、面積最大的蠶桑生產基地,因蠶繭繭形大、繭色白、繭絲長、解舒率高,質量達到全國一流。經過多年發展,陸良縣蠶桑養殖種植產業鏈日趨完善,桑園面積、鮮蠶產量、蠶繭質量、綜合產值等多項指標均名列全省首位,已成為全省乃至全國重要的優質原料繭生產和高品位生絲加工基地。陸良縣蠶桑管理局局長黃春光介紹,除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陸良適合發展蠶桑產業的優勢還在於其悠久的養殖種植歷史文化傳統,以及充足廉價的勞動力。他稱,陸良養蠶種桑可追溯到兩千多年前,但直至上世紀70年代,陸良才真正按現代農業的模式發展蠶桑產業,至今也有40多年的歷史了,特別是2000年以來,陸良養蠶種桑規模不斷擴大,截止2014年底,陸良已發展桑園面積16萬畝,16萬人從事栽桑養蠶,產鮮繭11200餘噸,桑條產量1.3萬餘噸,蠶沙產量1.9萬噸。

    

    政策扶持產業穩定發展

    

    從2015年起,陸良每年縣級財政安排1000萬元專項資金扶持繭絲綢深加工產業,同時按照企業投產后形成稅收的縣級部分(包括增值稅、所得稅)實行減免政策,先由稅務部門徵收后再由財政專項補助給企業,用於基礎設施、科技創新、物流補助等;企業高管人員、主要技術人員自項目落地后前3年個人所得稅地方留成部分,由縣財政全額獎勵或補助給企業,用於企業人才引進和培養。對於通過招商引資引進的繅絲達到1000萬緒、綢緞600萬米、絲綢服裝100萬套、家紡30萬件套且土地每畝投資強度在300萬元及以上、年實現產值400萬元以上、年實現稅收20萬元的繭絲綢加工項目,陸良還將給予政策扶持。實行「一企一策」與「一事一議」政策,每畝工業用地價格不超過12萬元,執行西部大開發稅收優惠,行政事業性收費實行下限收費或「零收費」。同時,加大對企業的信貸投放力度,并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基準利率給予50%的財政貼息。黃春光補充道,近年來,隨著中國東部地區產業轉型升級的步伐加快,一些勞動密集型產業逐漸向西部地區轉移,其中就包括繭絲綢產業。鑒於陸良發展繭絲綢產業的獨特優勢,雲南省每年撥發5000萬資金,陸良縣每年撥發1000萬,扶持陸良繭絲綢產業做大做強。其中,撥發的扶持款項60%左右用於繭絲綢工業招商投資,40%左右用於蠶桑農業補助。

    

    機制創新推產值快增長

    為提升繭絲綢產值,陸良把繭絲綢產業作為特色支柱產業進行規劃,組建了陸良縣惠農蠶桑專業合作社,全縣各有桑村委會為分社,廣大蠶農為社員,初步構建了「公司(合作社)+村委會(分社)+基地+蠶農(社員)」多位一體的產業化經營體系,引進培育了雲南新千佛繭絲綢集團有限公司、東來絲綢有限公司、廣通葉綠素有限公司等繭絲綢產業相關的上下游規模加工企業,走上了工業牽引、龍頭帶動、技術支撐的發展模式。除了經營體制的創新,陸良還推行人性化的服務和管理體制,形成縣、鎮、村三級蠶桑科技服務體系,縣、鎮兩級設有公益性服務機構,縣級設蠶桑站,鄉鎮設蠶科站,基地村配有蠶桑輔導員,為企業和農戶提供蠶桑實用技術推廣和培訓;專門成立產業招商組和招商項目落地推進小組,實行項目推進落實工作責任追究制,建立健全領導聯系項目、領導與客商對話、部門聯動等招商引資工作機制,加強在項目審批和建設各環節上的聯動配合,形成工作合力,著力提高項目招商和項目落地工作實效。據統計,陸良繭絲綢工業鏈產值每年近3.3億元,年蠶桑工農業總產值6.8億元,稅利0.6億元。其中,新千佛繭絲綢有限公司每年生絲產量達700餘噸,實現產值2.9億元,稅收428萬元;東來絲綢有限公司年生產綢緞74萬米,產值4440萬元,稅收45萬元;廣通葉綠素有限公司年回收處理蠶沙1萬餘噸,生產糊狀葉綠素700噸,產值3650萬元,實現稅收220萬元。

    

    抓機遇延伸產業鏈

    以往,陸良縣的繭絲綢產業發展主要集中在產業鏈的上游端,主要進行種桑養蠶、生絲加工、蠶絲被生產等初中級產品生產;蠶絲綢產業下游產品開發和產業培育(絲綢印染、絲綢服裝設計加工、絲綢文化與旅游、蠶桑絲綢精深加工與資源綜合利用)方面遠遠落后。隨著國家「東桑西移」工程、國家面向東南亞南亞國家的「一路一帶」、雲南省實施「高原特色農業」三大發展戰略的深化實施,陸良蠶絲綢產展發展出現新的機遇。

    「東桑西移」工程,把種桑養蠶產業由東部向中西部轉移,同時也把東部現代農業生產理念、生產方式、生產技術轉移到西部,逐步改變了陸良傳統的千家萬戶分散種養的小農經營方式,使種桑養蠶向著規模化、產業化、規范化方向發展。同時,「一帶一路」提供的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這一平台,擴大了陸良縣繭絲綢產品對外出口創匯規模,提高出口創匯能力。此外,陸良的繭絲綢產業是雲南省高原特色農業和發展大生物產業的典型,產業帶動面大,社會、經濟、生態綜合效益好。目前,陸良抓住機遇,積極依託良好的區位優勢,形成了「栽桑養蠶-蠶種制售-桑條造紙-蠶沙提取葉綠素-蠶繭繅絲-蠶絲織綢-家紡生產-服裝制作」較為完整的一條龍繭絲綢產業體系。同時,陸良充分開發豐富的蠶桑資源,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在繭絲綢加工產業體系外,又拓展和延伸了果桑系列飲食品項目、蠶蛹萃取與蠶絲蛋白深加工項目、蠶沙提取果膠及葉蛋白項目、桑枝刨花板項目、桑葉保健品綜合利用項目等產業鏈。

    

    打造國際優質繭絲綢基地

    下一步,陸良力爭到2020年,建成高穩產區域化、規模化、標準化桑園20萬畝,鮮繭產量達3萬噸;生絲產量0.4萬噸,絲織品產量5000萬米,針織、印染、服裝等深加工產品有較大發展;蠶桑種養農業產值18億元,繭絲綢加工產值50億元,蠶桑資源綜合利用總產值30億元,旅游及服務產值2億元,行業總產值達到100億元,出口創匯4000萬美元;帶動農民20餘萬人,農戶現金收益10億元,將陸良打造成為中國西南繭絲綢產業中心、中國新絲綢之路南方戰略基地和國際優質繭絲綢基地。同時,陸良將大力培育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端絲綢制造業、生物產業、節能環保產業為重點的新興戰略產業,重點引進企業自建蠶桑基地、自動繅絲生產線、綢緞生產、蠶沙有機肥及葉綠素銅鈉鹽生產線、桑枝綜合開發利用、繭絲綢科研機構建設、繭絲綢電子商務交易平台建設等項目。為保障目標的實現,陸良還將加強文化及旅游市場建設,推進技術進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依託相關高等院校和研究所,強化良種、良法和繭絲綢加工等研發、創新和推廣應用,構建科技推廣服務體系,逐步實現對蠶桑的深度開發和綜合利用;加強品牌和營銷網絡建設,充分發揮陸良繭絲綢產業及產品比較效益顯著的優勢,爭創陸良蠶繭、絲綢品牌,靠質量、品牌取得市場,提高陸良繭絲綢產業的市場地位。

    

    記者觀察

    如何開拓消費市場?

    

    繭絲綢,蠶食桑葉結繭時所分泌絲液凝固而成的連續長纖維,經過繅絲處理后,蠶繭抽為蠶絲,再對蠶絲進行紡織加工,就形成了絲綢和綢緞。繭絲綢是中國的特產,從西漢起,中國的絲綢就不斷大批地運往國外,成為世界熱捧的奢侈品,更開啟了舉世聞名的“絲綢之路”,引領了世界文明古國間數千年的經濟文化交流。然而,自工業革命和科技革命以來,同為紡織原料的棉、麻等,早已實現了種植、采集、加工等過程的機械一體化,產品的產量和質量都得到了飛速提升。同時,紡織加工行業也變得集約化和全球化,各種化纖材料層出不窮,甚至成為了紡織工業的主流原料,幾乎可以取代棉、麻和絲綢,繭絲綢的消費市場變得多元化。縱觀近年的繭絲綢消費市場,中國生絲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70%以上,出口量占世界總貿易額的80%以上,國際市場成為中國繭絲綢消費的主導。這導致的負面影響也明顯,繭絲綢在國際市場的需求量和價格走勢就主要掌握在歐美等主要消費國的手里,繭絲綢行業面臨著市場控制能力不強,抗市場波動風險能力弱的形勢。為了扭轉這種局面,有的政府和企業也采用了延伸產業鏈的辦法,來拓寬繭絲綢產業的消費渠道,形成資源循環利用,緩解了行業的市場風險。但產業鏈延伸的副產品在特性和效益方面,均無法和主產品絲綢相比,要實現繭絲綢行業發展的穩定性和持續性,還需在拓展繭絲綢產品的消費市場上下工夫。如何拓展消費市場?一方面,隨著國內經濟的穩定快速發展,居民收入也不斷增長,國內對繭絲綢產品的消費需求也逐步擴大,擁有13億人口的絲綢內銷市場蘊藏著巨大的發展潜力;另一方面,服裝制造業、紡織加工業的日新月异,使人們對健康型、功能性、個性化織造產品的品味要求越來越高,絲綢纖維的底蘊正好兼具多樣化、個性化和時尚化的優勢。釋放內需市場的潜力和空間,實際上就是刺激大眾化消費,而大眾消費的主體為絲綢時尚服飾類產品。比如,以絲綢女裝、男士T恤、中老年家居服為突破口,引入國際先進設計理念,大力開發絲棉、絲毛、絲麻等混紡和交織產品,加快复合型、差別化、功能性等高檔繭絲綢產品和含絲紡織產品的開發,融入時尚化、生活化的理念,提升文化品味。總之,提高絲綢產品科技含量,開發新的絲綢產品,滿足新興消費者的消費需求是未來繭絲綢消費增長的必然趨勢。在這一過程中,繭絲綢產業在鞏固國際國內現有消費市場的同時,還應突破傳統固有思維,積極轉變生產、經營和流通方式,加快拓展建立新的營銷渠道,更好地與互聯網新經濟融合發展,實現繭絲綢從勞動密集型產業向制造服務型產業升級。金恆源

    

 
(來源: )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