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獨具優勢打造「海絲」核心區
【香港商報訊】記者伍敬斌報道:福建省發改委、外辦、商務廳前天聯合發布《福建省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建設方案》,明確提出了福建建設「海絲」核心區八項主要工作任務。根據方案,福建將支持泉州市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先行區,支持漳州發揮兩岸產業對接集中區優勢和莆田、寧德發揮深水港口等優勢,拓展與海絲沿線國家和地區加強合作交流。專家表示,選擇福建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核心區,是因為福建具有良好的先天優勢,但為實現戰略目標,福建要補齊不足。
溝通東南亞優勢明顯
《福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建設方案》明確了核心區的目標:加快設施互聯互通,推進產業對接合作,加強海洋合作,拓展經貿合作,密切人文交流合作,發揮華僑華人優勢,推動閩台攜手拓展國際合作,創新開放合作機制,強化政策措施保障。福建師範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黃茂興表示,福建在21世紀海上絲路建設中具備多重優勢:首先,福建曾是海上絲綢之路起點,在對外經貿文化交流史上發揮重要作用,如泉州刺桐港是元代東方第一大港,福州長樂太平港是鄭和七下西洋的重要基地。黃茂興說,21世紀海上絲路的合作重點是東南亞國家,而福建與東南亞國家的聯繫一直緊密,有着良好的經貿基礎。此外,福建有1000多萬華僑華人分布東南亞,推進海上絲路建設的人員優勢十分明顯。福建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開明認為,21世紀海上絲路建設的一大基礎是港口,而福建的港口條件十分優良,有多個天然深水港,現有的幾個港口都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利於大宗商品進出。另外,福建作為對台合作前沿,在對台經貿交流方面可以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須加快產業結構升級
不過,專家也指出了目前福建存在的諸多不足。如福建產業結構仍是以輕工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產業轉型方面存在較大瓶頸。而新興產業方面,教育和科技基礎薄弱的福建不僅落后於長三角和珠三角,甚至與某些內陸城市也有一定的差距。黃茂興認為,福建必須加快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拓寬服務業發展空間,提升產業的整體品質。而政府必須搭建好發展的平台,完善福建的營商環境,將自貿區的建設與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統籌推進、有機結合。他指出,福建要加強與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經貿往來,促進互聯互通,積極促進福建企業到東南亞、西亞、北非的互聯互通。同時,要發揮人員優勢,深化與沿線國家人員經貿往來;積極盤活福建內陸地區對接海上絲路建設,拓展福建港口的腹地。
促進兩岸經濟共同發展
今年年初,在福州舉行的首屆中國(福建)自貿區高端論壇上,商務部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楊正位曾表示,福建特色最核心的有三方面:首要是深化兩岸經濟合作;第二是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第三是藍色經濟,即海洋經濟,這也是中央給福建的定位。近年來,大量央企入閩,福建原來以紡織鞋帽為主的輕型產業結構得到調整,其經濟增速更在沿海地區位列前茅。數據顯示,2014年,福建全省實現GDP24055.76億元,比上年增長9.9%,增速繼續位居沿海省份第二。而海上絲路核心區的定位,使各界對福建未來更為看好。黃茂興認為,隨着政策疊加效應不斷顯現,福建經濟將保持較快增速,也將為全國經濟大局特別是兩岸經濟共同發展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