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資涌港全方位布局 10年后參與度超華資
剛過去的2015年,可謂中資涌港「元年」!光大證券41億元收新鴻基金融七成股權,恒大地產(3333)125億元買美國萬通大廈,阿里20.6億元購南華早報,中資企業正揮軍南下香港各行業,猶如黃河放閘,滔滔不絕永不回頭,更有學者預測,10年后中資企業在港參與度將超過本地華資,成為香港經濟的最重要參與者。香港商報記者 莊海源王理琪
2015年中資企業全方位進軍香港各行業,尤以證券行業與房地產業最為明顯。「滬港通」的開通、「一帶一路」的願景、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不斷加快等種種因素,促使中資企業在過去一年不斷加快在港投資與布局的腳步。
(一)證券業
中資企業向來積極參與本地證券業。2014年11月17日「滬港通」的開通,是香港資本市場的重要里程碑,亦成為中資企業併購香港券商的催化劑。這一年,國金證券以1.9億元收購香港粵海證券及粵海融資,西南證券及旗下西南證券國際以6.93億元收購敦沛金融(812)。2015年2月,光大證券以約41億元收購新鴻基金融70%的股權。新鴻基金融於1969年由三位香港業界大亨馮景禧、郭得勝、李兆基創立,是香港最大的券商經紀商之一。在港上市的中州證券(1375)也表示,打算收購香港本地持牌券商,并利用香港作為平台邁向國際。
「滬港通」令市場「蛋糕」越做越大,誰可獲益?無可否認,擁有內地背景、資金實力雄厚的中資券商具有明顯的優勢。
香港證券業協會永遠名譽會長張天生認為,即使「滬港通」和「深港通」使兩地市場流通,但是無論多少錢進來,本地經紀獲益不大,受惠最大的將是中資機構。前海通國際證券集團副主席及行政總裁黃紹開曾指出,中資機構手上以內地客戶為主,可通過「滬港通」和「深港通」連線來到香港。同時,這些客戶也會比較信任和熟悉中資機構,首選理所當然是他們,所以香港本地經紀業并沒有得到利好。不過,亦有證券界人士覺得,「餅」做大了,中資和外資投放的資源多了,可為本地證券從業人員帶來就業機會。
(二)上市公司
在股票市場方面,中資企業在主板的市值占有率不斷攀升。港交所(388)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11月底,在香港主板上市的中國內地股份的市值(H股與紅籌股之和)為102830.48億元,占主板總市值的42.35%;2000年,這個比重為26.87%,1993年則僅為4.78%。
2015年香港成為全球IPO募資冠軍,也與內地大型企業的發展密切相關。數據顯示,去年香港前10大IPO項目中,非商業銀行類金融機構更占據半壁江山,集資額占其前10大IPO集資額逾60%。單是華泰證券(6886)、廣發證券(1776)、中國華融(2799)、中國再保險(1508)和聯想控股(3396)合計集資1223億元,占去年IPO總額四成。截至2015年11月底,在香港主板上市的內地H股集資額達2833.96億元,較1993年81.41億元升了近35倍;紅籌股集資額1445.76億元,較1993年150億元升近10倍。
(三)房地產
在地產市場方面,中資企業更積極購買香港華資發展商的物業和發展項目,僅僅是許家印擔任主席的恒大地產在去年就以逾600億元人民幣(約720億港元)收購港資企業的15個大型項目。
恒大地產財大氣粗,單是在2015年12月,就以339億元人民幣收購新世界發展(017)在內地海南海口、湖北武漢、廣東惠州、四川成都、貴州貴陽、山東青島、上海、北京9個項目,總建築面積超過1200萬平米。加上恒大去年內收購華人置業(127)的美國萬通大廈、信和置地(083)及中渝置地(1224)等港資企業的大型項目,總建築面積超過1700萬平方米,涉及金額達602億元人民幣。
(四)土地招標
在市場普遍看淡本港今年樓價時,中資企業在去年毫不手軟參與香港土地招標,成為本港投地一股新勢力。
據地政總署資料統計,港府去年度以來成功招標賣出16幅土地,總收入約276.96億元。當中有4幅土地是由中資發展商中標,合計約140.41億元,占總額超過五成。最令人矚目的是世茂房地產(813)於去年9月29日以70.2億元天價奪得九龍大窩坪延坪道一幅住宅地皮。
(五)工程招標
此外,中資企業也頻頻出手競投香港的大型工程,所獲得的合約數以百億元計。以中國建築國際(3311)為例,截至2015年11月底,中國建築手上在港的工程合約達648.8億元,當中未完成的合約總值252.6億元。中國建築在港新奪得的工程合約金額達136.3億元。
中國建築在港承接的工程包括沙中線會展站及西面鐵路隧道建造工程、沙中線南北線過海鐵路隧道工程、中環灣仔繞道銅鑼灣隧道、港珠澳大橋香港接線——觀景山至香港口岸段等等。
中資券商悄然崛起
自從港交所(388)取消「最低經紀佣金」、銀行界加入經營證券業務的戰場、可在網上買賣股票后,香港本土經紀業仿如夕陽行業,一日不如一日。而中資企業卻在近年大舉進軍香港證券業,尤在「滬港通」后,中資企業收購本地證券公司的腳步迅速加快。
香港是中資與外資平台
隨着內地經濟和金融業的快速發展,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香港,一方面吸引世界各大券商紛紛來香港設立分部或總部,意圖通過香港這個門戶進入內地市場;另一方面,中資企業亦選擇香港作為邁向海外市場的第一站,或收購本港證券行,或在港設立分公司,意圖以香港作為跳板進軍國際市場。在面對外資和中資的雙重夾攻下,本地華資券商的生存空間和規模越來越小。
招商證券首來港設分支
2005年9月,招商證券完成收購招商局集團持有招商國通證券有限公司的所有股權,更名為招商證券(香港)有限公司,成為第一家經中國證監會批准的在境外設立分支機構的券商。2006年7月末,廣發證券獲准在香港設立廣發控股(香港)有限公司,廣發控股(香港)兩家子公司於2007年初獲得香港證監會頒發的證券經紀和投行業務牌照。其后,包括國泰君安、申銀萬國、南方證券、廣東證券、光大證券、中銀國際等10多家內地證券公司紛紛在香港設立分公司,國信證券、湘財證券等券商則開設國際業務部門,借此與香港券商開展業務合作。
借收購港券商加快取牌
相對於設立分公司和國際業務部門,與香港券商合作,或者向證監會申請各種不同的執業牌照,收購香港本地券商是中資企業進入香港證券界的另一快捷選擇。收購香港本地券商除了可即時擁有證券牌照,還可獲得本地券商所擁有的客戶群,以及一批經驗豐富的證券從業員。2009年11月,海通證券以18.22億元收購「彤叔」鄭裕彤旗下新創建(659)所持有的香港上市券商大福證券52.86%股權,新創建集團僅保留大福9%股權。海通成功入主大福證券后,將其更名為海通國際,揭開中資券商併購香港券商的序幕。2012年7月,中信國際以約97億元的總價收購里昂證券100%的股權。在「滬港通」開通前后,中資企業對香港市場更加重視,并加速併購香港華資券商的步伐。其實,中資企業借收購本地證券公司,從而加速國際化的步伐,這已成為共識。不少中資企業早已部署在香港物色合適的收購目標,更有中資券商計劃到香港收購有全牌照業務的券商。種種情况顯示,過往由外資券商獨占鰲頭的局面正在悄然變化,中資券商正在崛起,在香港證券業的市占率和影響力越來越大,如香港證券業協會去年換屆更由中資券商──中信建投國際董事總經理繆英源擔任主席;另外成立8周年的香港中資證券業協會已有75家機構加入等等。香港商報記者莊海源
英資華資中資
中資涌港氣勢如虹,既有政治上的原因,亦有經濟上的理由,香港中文大學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將此形容為「時代的必然」。
這是時代變遷的必然
眾所周知,自1842年香港被英國強占后,英資財團開始活躍,四大洋行——怡和、太古、和記及會德豐幾乎壟斷了香港的主要行業;直至20世紀40年代末50年代初,華資家族企業漸趨崛起,如李嘉誠家族、郭炳湘兄弟家族、李兆基家族、鄭裕彤家族等等。到了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這些華資家族財團相繼吞併了部分英資財團的重要上市公司,發展到可與英資財團平分天下。
莊太量表示,數香港領軍財團,先為英資,其后華資替代,當下中資崛起,這是時代變遷的必然結果,10年之后,中資或將超越華資,成為本港經濟的主要力量。至於原因,莊太量指,中資企業有國家做后盾,資金實力雄厚,例如中移動,依託強大資金基礎,可以無所畏懼地來港打價格戰,本地電訊商自然受到影響。他進一步指,除卻本港已成壟斷的公用事業及地產業,現在中資企業於其他行業都有機會介入并有望做到行業龍頭。
地產及百貨暫難撼動
對於中資企業步步緊逼,一眾華資企業是否到了「辭官歸故里」、華麗謝幕的時刻?對此,莊太量指,在關乎本港命脈的兩大行業——地產及百貨,中資企業暫難成氣候。「地產這塊,華資依然可以占據主導地位,因為進入香港地產業需要懂香港的很多規矩,拿地問題、成本問題。就算拿到了地,房子建好了,最后能不能賣出去還要畫個問號。」他并指出,金融及服務業方面,中資企業仍然處於取經階段,即便從表面上看,中資券商頻頻涌港,亦難在短時間內進占領導地位。還有,華資領軍人物李嘉誠現在已經將家族事業重心轉移到英國,由此可見,華商財團「歸故里」一說實在談不上,「向外走」倒可一說。
香港商報記者 王理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