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财经副刊】情繫高原 墨韻傳神 人物畫家古錦其
2016年 01月 11日 23:31    香港商报
 

    【财经副刊】情繫高原 墨韻傳神 人物畫家古錦其

    縱觀中國水墨畫,山水、花鳥等題材的畫作數量大,質量高。相比之下,人物畫則居於下風,且以工筆人物畫居多,寫意人物畫的佳作則寥寥無幾。古錦其卻是其中的異數,他潛心鑽研,苦練基本功,長期深入藏區生活,以數十年如一日的自我磨礪,創造出純熟的藝術作品。文:Jane

    中國水墨人物畫家大致分為兩類,一類以形寫形,只追求突出筆墨情趣;一類既講究筆墨,更追求形神兼備。以徐悲鴻和蔣兆和為代表的人物畫派,融中西方繪畫技法於一爐,極大地豐富了中國水墨人物畫的表現力和感染力。然而,檢索中國畫的歷史長河,卻不難發現中國水墨人物畫,大多停留在簡單的線條與平面的描驀上。即使是近現代的中國畫,表現大場面的人物畫作也十分鮮見。如果有明顯創新的人物畫出現,也僅僅是近10多年來才有的事。因此,選擇中國水墨畫作為人物畫創作目標的古錦其,其實選擇了一條十分難走的路。

    深入西部精於藏區題材

    從珠江三角洲水鄉走出來的古錦其,曾經苦苦尋覓,如何才能畫出好的水墨人物畫,直到他遇見了西藏。遙遠的山,迷茫的路,飄灑的雨和雪。曾經的多少個年頭,古錦其一如朝聖者般虔誠,向那片高海拔的極地,在追求藝術的道路上一步一攀登。至今,他跑到青藏高原已達33次,儘管有被三條藏獒撲倒、差點丟了性命的經歷,仍然癡心不改,壯烈地向前走。南人北相的他,只有到了雪域高原,才精神煥發,渾身來勁;只有身處藏族同胞之中,在純樸美麗的姑娘與粗獷雄健的漢子面前,才眼睛發亮。激動興奮伴隨創作靈感油然而生。正是這種沉浸在生活中而產生的強烈創作欲望,驅使他每次回來後立即投入創作,畫出一幅幅充滿激情,洋溢濃鬱藏區生活氣息的作品。

    從《遠方在呼喚》開始,到《轉經》、《信民》、《豐年》再到《央金拉姆的心願》等作品,畫面都以濃重飽滿的筆墨,構築畫面的主體造型,使薄薄的宣紙承載超常的沉重分量。它從形式上,對應青藏高原皚皚白雪覆蓋下,行走的群群石頭般的犛牛、靜臥的帳篷、勞作的壯漢、笨重的工具等,展現了西藏地區,遼闊、博大、神秘、原始的力量與風貌。

    宏大敘事意韻瀰漫

    然而以西藏題材為主的畫家不在少數,大多卻因走馬觀花,抓不到西藏最深刻本質的要素,流於膚淺。古錦其的畫作,將目光投放在草原牧場,並用長篇小說創作中宏大敘事的手法,表現草原的廣袤和牧民的生存現狀。經過不斷探索,已做到運思精微,構建獨到,既有中國傳統筆墨的浪漫,亦未缺少西畫的細膩刻畫。加之其不凡的書法技藝,畫面更顯意韻瀰漫,視覺衝擊力強。

    在幾十年的繪事中,古錦其善集百家之長。讀他的畫,能「見線條,感墨韻,達人心」。正如鄭績在《人物畫論·肖品》中所說的一樣,「寫其人不徒寫其貌,要肖其品」。古錦其也常說「畫人物的畫家不一定是個思想家,但畫出的人物一定得要有思想。」從古錦其的畫中不難看出,他走的是一條現實主義創作的路,一條東方唯心與西方唯物相結合的路,亦是從平面到立體,從傳統到現代,相互滲透,相互兼容,探新求異的路。

    個人簡介

    古錦其,廣東中山人。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畫學會理事,中國長城書畫院理事,李可染畫院研究員,廣東省中國畫學會副會長,廣東省美術家協會理事,廣東畫院簽約畫家,珠海市美術家協會主席,珠海畫院院長。

    其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大型美展,其中代表作品《遠方在呼喚》入選2004年文化部、中國美協主辦的第十屆全國美展,並被浙江美術館收藏。1995年至2012年,出版有《西部人物頭像》、《青藏記憶》、《當代美術經典——古錦其》、《塔什庫爾幹印象》、《當代中青年人物畫代表人物——古錦其》、《當代中國藝術經典——古錦其》等畫冊十多種。

    邦瀚斯現當代藝術品拍賣預展

    日期:即日起至1月15日

    時間:上午9:00至下午6:00

    地點:香港金鐘太古廣場一期2001室「香港邦瀚斯藝術廊」

    內容:香港邦瀚斯拍賣行首度以專場形式把倫敦拍賣會的現代及當代藝術精品帶來香港作公開展覽。是次展覽的焦點作品是估價高達7000萬港元的Andy Warhol名作《Fourteen Small Electric Chairs》。此作是安迪‧沃荷自1960年代起開始創作的電椅作品的一次「二次創作」,同時兼備了安迪‧沃荷的兩大創作系列Death & Disasters以及Reversals的藝術元素,驚為天人。除此之外,還有法國著名印象派藝術家Alfred Sisley於1874年完成的巴黎寫生作品《Le Petit Bougival》,估價三百五十萬至五百八十萬港幣。此畫多年來一直由私人藏家收藏,這將會是過去100多年來首次公開展出,值得期待。同樣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日本殿堂級藝術家白髮一雄於1964年創作的雕塑作品《Untitled (Red Fan)》,這也是首次白髮一雄的雕塑作品在拍賣場上出現,彌足珍貴。

    斯賓克珍罕郵票、錢幣、

    紙幣拍賣會

    日期:1月13至15日(預展)

    1月15至17日(拍賣)

    時間:上午10:00至下午6:00

    地點:香港皇后大道西101-113號華富商業大廈4樓

    內容:現時的香港,伴隨着八達通的廣泛使用,錢幣在人們生活中的地位逐漸退居二線。網絡通訊的發達,使得郵票成為了人們生活中泛黃的記憶。即使如此,偶爾見到女皇頭像的錢幣時,還是會令人小小激動。這些舊物不僅記載着一段歷史,更見證了這座城市的時光記憶。具有悠久歷史的斯賓克呈獻極具收藏價值的郵政瑰寶、珍罕錢幣、紙幣等。展覽特別呈獻一套1912年香港有利銀行樣票,總估價為42萬至52萬港元。此外的焦點拍品為錯色印刷的香港維多利亞女皇像96先時橄欖棕色四方連票,全球存世只此一件,此孤品更被譽為歷來最重要之香港郵品瑰寶。1862年,香港發行開埠以來的首批郵票,皆為棕灰色。印刷公司德拉羅(De la Rue)於1864年3月印製一批96先時郵票,共52全張,卻因印刷錯誤令票面變成橄欖棕色。因時間倉促,未能及時改印,遂於1865年2月推出市面,直至同年7月下旬,票色正確的新票印妥並付運抵港後,此橄欖棕色錯印色票方被停用,可謂曇花一現。

    「儲液箱」

    Valerie Snobeck個展

    日期:1月13日至2月11日

    時間:上午11:00至下午7:00

    地點:中環畢打街12號畢打行3樓304室Simon Lee 畫廊

    內容:不開車的人,相信一定不清楚儲液箱是什麼。這些用過的塑膠儲液箱,布滿了清洗液、被機器燙過、塵埃、油漬、行車等痕。它們是模製的玻璃雕塑,記錄了一呼一吸的循環。來自明尼蘇達的藝術家Valerie Snobeck就以汽車儲液箱為主題,展示出人造物與自然界的互存關係。水分自儲液箱內蒸發後投入大氣層,經過海洋和植物的吸收和排放,再回歸雕塑的模製空間,提醒我們兩者密不可分的關係。作品透過這種循環,旨在探討工業與生態過程的轉化與交流,從而模糊二者邊界。細細想來,即使是人造工業品的儲液箱,其實也是自然的一部分。

    《央金拉姆的心願》,69x138厘米。

    《看法事》,400x100厘米,2011年作。

    《祈福》,97x180厘米。

    《心誠則靈》,96x180厘米。

    《遠方在呼喚》,180x130厘米,1999年作。

    《聽經》,276x276厘米。

    Valerie Snobeck,作品《儲液箱》。

    錯色印刷的香港維多利亞女皇像96先時橄欖棕色四方連票,估價700萬至1000萬港幣。

    Georges Willaume的新印象派作品《Un thatre  Pao Ting Fu》,估價45萬至70萬港幣。

 
(來源: 香港商報) 編輯: 朱剑明